一种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113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所述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包括电容降压电路和电源切换电路;电容降压电路接入两路交流电源,将交流信号降压整流成低压信号源为后级电源切换电路供电,电源切换电路用于对两路交流电进行无缝切换并设定优先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晶闸管双电源切换电路,采用晶闸管进行两路交流电的切换;晶闸管控制灵敏,导通和截止都是微秒级,切换速度快且电路损耗小;相比市场上利用继电器方案有着更好的切换速度和可靠性。

A Double Power Seamless Switching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自动化
,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配网行业中采用从柱上开关两侧取电的方式为装置供电,装置对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严苛。两路电源切换方法常采用继电器切换的方式,继电器线圈电阻约1KΩ左右,所以继电器切换方式功耗较大、切换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能够对两路交流电进行可靠无间隙的切换。技术方案: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包括电容降压电路和双电源切换电路;电容降压电路接入两路交流电源,将交流信号降压整流成低压信号源,为双电源切换电路供电;双电源切换电路用于对两路交流电进行无缝切换并设定优先级。进一步地,电容降压电路包括逻辑电路和低压稳压源电路;逻辑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路交流电通过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将交流电整流作为低压稳压源电路的输入;第二路交流电通过第二电容、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将交流电整流作为低压稳压源电路的输入;低压稳压源电路包括稳压管和电解电容,稳压管和电解电容并联串在逻辑电路中。进一步地,二极管的型号为IN4007,稳压管型号为1N5338B,电解电容型号为10VYXF1000UZ10。进一步地,双电源切换电路包括电源采集电路和晶闸管切换电路;电源采集电路包括第三电容、第五二极管、稳压电路单元,交流电经过第三电容、第五二极管、稳压电路单元后,输出稳定的低电平信号作为反相器的输入信号;晶闸管切换电路包括反相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双向光耦、第二双向光耦、第一双向晶闸管、第二双向晶闸管、压敏电阻;反相器的输出驱动双向光耦,双向光耦的输出接双向晶闸管的门极,控制双向晶闸管的导通,从而实现对两路交流电哪一路接入负载供电的选择控制。进一步地,反相器的型号为SN74AHC1G14DBVR,双向光耦的型号为MOC3061,双向晶闸管的型号为BTA24-800B。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的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采用晶闸管进行两路交流电的切换;晶闸管控制灵敏,导通和截止都是微秒级,切换速度快且电路损耗小;相比继电器进行切换具有更高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包括电容降压电路和双电源切换电路,电容降压电路接入两路交流电源,将交流信号降压整流成低压信号源,为后级双电源切换电路供电,双电源切换电路用于对两路交流电进行无缝切换并设定优先级。电容降压电路包括逻辑电路和低压稳压源电路,逻辑电路对两路交流电进行半波整流,为低压稳压源电路提供低压直流电。逻辑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路交流电(L1、N)通过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将交流电整流作为低压稳压源的输入级;第二路交流电(L2、N)通过第二电容C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将交流电整流作为低压稳压源的输入级。低压稳压源电路包括稳压管ZD1和电解电容,稳压管ZD1和电解电容并联串在逻辑电路中,为双电源切换电路中的反相器和双向光耦供电。其中,二极管D1、D2、D3、D4的型号均为IN4007,稳压管型号为1N5338B,电解电容型号为10VYXF1000UZ10。双电源切换电路包括电源采集电路和晶闸管切换电路。电源采集电路包括第三电容C3、第五二极管D5、稳压电路单元VSC1,交流电L、N经过第三电容C3、第五二极管D5、稳压电路单元VSC1后输出稳定的低电平信号作为反相器U1的输入信号U1-IN。晶闸管切换电路包括反相器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双向光耦O1、第二双向光耦O2、第一双向晶闸管KS1、第二双向晶闸管KS2、压敏电阻VDR1;反相器的输出驱动双向光耦O1或O2,双向光耦的输出端接双向晶闸管的门极,控制双向晶闸管的导通,从而实现对交流电L1、N和L2、N哪一路接入负载供电的选择控制。其中,反相器的型号为SN74AHC1G14DBVR,双向光耦的型号为MOC3061,双向晶闸管的型号为BTA24-800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降压电路和双电源切换电路;电容降压电路接入两路交流电源,将交流信号降压整流成低压信号源,为双电源切换电路供电;双电源切换电路用于对两路交流电进行无缝切换并设定优先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降压电路和双电源切换电路;电容降压电路接入两路交流电源,将交流信号降压整流成低压信号源,为双电源切换电路供电;双电源切换电路用于对两路交流电进行无缝切换并设定优先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电容降压电路包括逻辑电路和低压稳压源电路;逻辑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路交流电(L1、N)通过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将交流电整流作为低压稳压源电路的输入;第二路交流电(L2、N)通过第二电容(C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将交流电整流作为低压稳压源电路的输入;低压稳压源电路包括稳压管(ZD1)和电解电容,稳压管(ZD1)和电解电容并联串在逻辑电路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二极管的型号为IN4007,稳压管型号为1N5338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亮王丽杰吕鹏马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