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外壳气密性智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0993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外壳气密性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体,检测箱体的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夹具下模,检测箱体的上部设有上下伸缩的气缸,气缸的推杆末端于检测箱体内固定连接有夹具上模,夹具上模与夹具下模相对设置,夹具上模和夹具下模上分别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与待检测的手机外壳的周缘轮廓配合设置;底板上于手机外壳的侧面设有堵头,堵头与手机外壳侧面的开孔密封配合设置,堵头上设有与手机外壳内部联通的气孔和检测孔,气孔经由气管与一气源连接,检测孔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一主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手机外壳气密性的智能检测,提高对手机外壳的检测效率。

An Intelligent Detection Device for Airtightness of Mobile Phon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外壳气密性智能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外壳气密性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市场陆续推出多款防水手机以满足各种环境下人们对于手机的需求性,为了达到手防水、防尘的效果,就要求手机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能,气密性能是指在对确定的被测密封件施加一定压力介质的情况下,允许介质泄露的极限量,通常,防水手机一般是在手机外壳之间相互配合的位置设置密封圈,从而实现手机的防水功能,然而,现有的大多针对手机外壳气密性的检测装置结构复杂,不易操作,且需要人工多次介入,从而造成检测效率低下,检测结果不准确等诸多问题。实有必要改进常用手机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简化装置的结构,提高检测的效率,减小检测结果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机外壳机密性智能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对手机外壳气密性的智能检测,提高对手机外壳的检测效率。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手机外壳气密性智能检测装置,其中,包括检测箱体,所述检测箱体的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夹具下模,所述检测箱体的上部设有上下伸缩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推杆末端于所述检测箱体内固定连接有夹具上模,所述夹具上模与夹具下模相对设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外壳气密性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箱体,所述检测箱体的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夹具下模,所述检测箱体的上部设有上下伸缩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推杆末端于所述检测箱体内固定连接有夹具上模,所述夹具上模与夹具下模相对设置,所述夹具上模和夹具下模上分别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与待检测的手机外壳的周缘轮廓配合设置;所述底板上于所述手机外壳的侧面设有堵头,所述堵头与所述手机外壳侧面的开孔密封配合设置,所述堵头上设有与所述手机外壳内部联通的气孔和检测孔,所述气孔经由气管与一气源连接,所述检测孔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一主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外壳气密性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箱体,所述检测箱体的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夹具下模,所述检测箱体的上部设有上下伸缩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推杆末端于所述检测箱体内固定连接有夹具上模,所述夹具上模与夹具下模相对设置,所述夹具上模和夹具下模上分别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与待检测的手机外壳的周缘轮廓配合设置;所述底板上于所述手机外壳的侧面设有堵头,所述堵头与所述手机外壳侧面的开孔密封配合设置,所述堵头上设有与所述手机外壳内部联通的气孔和检测孔,所述气孔经由气管与一气源连接,所述检测孔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一主控制系统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外壳气密性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体的底板上设有主控制模块,所述检测箱体的侧板上设有与所述气缸、堵头及气源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进自动化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