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OD客流的公交排班优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0715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OD客流的公交排班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OD客流数据;步骤2,根据OD客流数据与时间关系,划分客流高峰平峰时段,并得出高峰总客流;步骤3,确定最佳定向站点集合,步骤4,确定高峰定向公交的班次数;步骤5,确定两种类型班次的发车间隔,并输出新的排班结果。通过对OD客流数据规律的分析,准确掌握高峰时间段客流的基本走向,找出客流流向集中的两个或者多个站点称为定向站点集合;针对定向站点集合设置定向公交,使得排班更加贴合客流规律,均匀化了客流,缓解了拥堵不堪的现象,有效解决高峰时段上下班的定向客流运载问题,提升了公众公共出行的满意度。

A Bus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OD Passenger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OD客流的公交排班优化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交通研究领域,尤其是根据公交客流大数据进行智能排班优化,具体涉及一种基于OD客流的公交排班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各大城市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均在积极规划和优化公交排班,使其更加符合客流规律。但是上下班高峰公交拥堵问题一直困扰着公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存在通过ic卡或图像识别方式统计出客流和时间的分布规律,但是无法准确掌握高峰时段大众客流的流向规律,虽然在附件有地铁站口的公交站点存在客流流向集中的现象,但是依然不能准确得出相互站点间定向客流的数据,导致高峰时段发班车辆运载效率低下,无法有效的解决客流定向运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OD客流的公交排班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提高了客流高峰排班的合理性,有效解决高峰时段上下班的定向客流运载问题,提升了公众公共出行的满意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步骤1,获取OD客流数据步骤11,通过客流采集模块获取客流数据,所述客流数据包括乘客上下车时的GPS点信息、停站时间、上下车客流人数、上下车图像等;步骤12,根据所述GPS点信息和站点经纬度位置匹配所述客流数据的站点信息,所述站点信息包括站点名称、站点方向;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GPS点信息和站点经纬度位置匹配所述客流数据的站点信息,具体为:(1)先根据gps点匹配站点,判断某GPS点与某站点的距离是否小于10~500m,若存在与多个站点的距离都小于10~500m,则取距离最小的站点为所述某GPS点的站点名称;若不存在距离小于10~500m的站点,则认为gps发生漂移;(2)若某客流数据的gps漂移或丢失,则根据其停站时间和其前后已经匹配的站点名称推断该站点名称;步骤13,获取OD客流数据: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把同一人在两个GPS点或两个站点的上、下车图像关联起来,从而关联出乘客上、下车时所属的两条客流数据,即是OD客流;优选的,还包括对所述OD客流数据中有误数据进行更正,实际乘车时,OD客流数据中往往会存在某乘客在X站没能够下车,等车辆返回经过X站时再下车的情况,即若OD客流数据中存在某乘客上车站点方向和下车站点方向位于不同公交方向,则根据上车站点方向更正OD客流数据中的下车站点方向。优选的,还包括对所述OD客流数据中无效数据的去除,去除上下车站点距离为0的OD客流数据:实际乘车环境下,往往存在乘客上车问路后立即下车的情况,或者司机上下,车辆清洁人员、机务人员、保养人员等非正常乘客的上下车,通过去除上下车站点距离为0的OD客流数据,即可有效过滤掉无效乘客。进一步去除上下客站点未能匹配站点信息的OD客流数据;即所述OD客流数据中关联了乘客上下车位置的两条客流数数据中有一条或者两条客流数据未能匹配出站点信息。步骤2,根据OD客流数据与时间关系,划分客流高峰平峰时段,并根据高峰时段跨度选出高峰OD客流的集合,即高峰OD客流矩阵peakD(i,j),其中i,j∈线路上任一站点,根据高峰OD客流矩阵peakD得出高峰总客流FP优选的,所述根据高峰时段跨度选出高峰OD客流的集合,具体为:所述OD客流数据包含了乘客从上车到下车的一个时间段,只要OD客流数据的时间段中的任一点或任一段时间落入高峰时段即可算为高峰OD客流;步骤3,确定最佳定向站点集合,所述定向站点为客流流向集中的两个或者多个站点,具体如下:设置定向站点比例设置定向客流比例所述高峰时段的定向客流是定向站点相互之间的同一方向的OD客流总量;首先查找是否存在M≥M1=90%的定向站点集合,即在n站中查找任意2站的定向客流比例大于等于90%的定向站点集合,若不存在,则依次缩小M1的取值,直到查找到第一个符合条件的M1,记为P1(N1,M1),其对应的两个站点为定向站点集合,若直到M1取值时也没有符合条件,则P1为空。其次查找是否存在M≥M2=90%的定向站点集合,即在n站中查找任意3站的定向客流比例大于等于90%的定向站点集合,若不存在,则依次缩小M2的取值,直到查找到第一个符合条件的M2,记为P2(N2,M2),其对应的3个站点为定向站点集合,若直到M2取值时也没有符合条件,则P2为空。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增加N的取值,直到N取值对第一个符合条件的结果记为PINT(n/2)-1(NINT(n/2)-1,MINT(n/2)-1),其对应的个站点为定向站点集合;否则PINT(n/2)-1为空;根据查找到的结果集合P(N,M)中N与M的取值以及结合实际情况,选出最佳结果Px(Nx,Mx)或不存在最佳结果,当存在最佳结果时,其对应Nx的x+1个站点即为最佳定向站点集合,其对应Mx的高峰时段定向客流为所述最佳定向站点组合对应的定向客流,当不存在最佳结果时,不进行排班优化;优选的,所述选出最佳结果Px(Nx,Mx)为取结果集合P(N,M)中值最大的一组为最佳结果;优选的,所述确定最佳定向站点集合时,结合实际情况包括站点附件是否有地铁站口的情况;步骤4,确定高峰定向公交的班次数优选的,可根据所述最佳定向站点集合和所述定向客流比例M,以及原有高峰总班次数,得出高峰定向公交的班次数和高峰非定向公交的班次数,进一步,高峰非定向公交的班次数=原有高峰总班次数-高峰定向公交的班次数;确定高峰定向公交的班次数并不限于上述方法,步骤5,确定两种类型班次的发车间隔并输出新的排班结果根据高峰非定向公交的班次数对高峰时段进行相对均匀排班,根据高峰定向公交的班次数对高峰时段内的超高峰时段均匀排班,两种班次可互不干扰;输出新的高峰排班结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OD客流的公交排班优化系统,该系统可以执行一种基于OD客流的公交排班优化方法的步骤,该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排班优化模块,上述模块依次电连接;所述数据获取模块执行一种基于OD客流的公交排班优化方法的步骤1的步骤,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依次执行一种基于OD客流的公交排班优化方法的步骤2、步骤3的步骤,所述排班优化模块依次执行一种基于OD客流的公交排班优化方法的步骤4、步骤5的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排班优化方法所依据的客流数据为连续多天相同环境条件下的客流数据的统计均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对OD客流数据规律的分析,准确掌握高峰时间段客流的基本走向,找出客流流向集中的两个或者多个站点称为定向站点集合;通过对部分原有高峰班次变更为针对定向站点集合的定向公交,使得排班更加贴合客流规律,同时缓解了高峰拥堵;对于定向站点集合内的客流而言,由于定向公交停靠站点少节省了时间;对于非定向站点集合内的客流而言,不再出现因车辆满载而不能上车的情形;对于整体高峰班次而言,均匀化了客流,缓解了拥堵不堪的现象,有效解决高峰时段上下班的定向客流运载问题,提升了公众公共出行的满意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目的是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排班优化方法所依据的客流数据为连续8个下雨天的周一的客流数据的统计均值。一种基于OD客流的公交排班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OD客流数据通过客流采集模块获取8天非下雨天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OD客流的公交排班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OD客流数据步骤11,通过客流采集模块获取客流数据,所述客流数据包括乘客上下车时的GPS点信息、停站时间、上下车客流人数、上下车图像;步骤12,根据所述GPS点信息和站点经纬度位置匹配所述客流数据的站点信息,所述站点信息包括站点名称、站点方向;步骤13,获取OD客流数据: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把同一人在两个GPS点或两个站点的上、下车图像关联起来,从而关联出乘客上、下车时所属的两条客流数据,即是OD客流数据;步骤2,根据OD客流数据与时间关系,划分客流高峰平峰时段,并根据高峰时段跨度选出高峰OD客流的集合,即高峰OD客流矩阵peakD(i,j),其中i,j∈线路上任一站点,根据高峰OD客流矩阵peakD得出高峰总客流FP;步骤3,确定最佳定向站点集合,所述定向站点为客流流向集中的两个或者多个站点,具体如下:设置定向站点比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OD客流的公交排班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OD客流数据步骤11,通过客流采集模块获取客流数据,所述客流数据包括乘客上下车时的GPS点信息、停站时间、上下车客流人数、上下车图像;步骤12,根据所述GPS点信息和站点经纬度位置匹配所述客流数据的站点信息,所述站点信息包括站点名称、站点方向;步骤13,获取OD客流数据: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把同一人在两个GPS点或两个站点的上、下车图像关联起来,从而关联出乘客上、下车时所属的两条客流数据,即是OD客流数据;步骤2,根据OD客流数据与时间关系,划分客流高峰平峰时段,并根据高峰时段跨度选出高峰OD客流的集合,即高峰OD客流矩阵peakD(i,j),其中i,j∈线路上任一站点,根据高峰OD客流矩阵peakD得出高峰总客流FP;步骤3,确定最佳定向站点集合,所述定向站点为客流流向集中的两个或者多个站点,具体如下:设置定向站点比例设置定向客流比例所述高峰时段的定向客流是定向站点相互之间的同一方向的OD客流总量;首先查找是否存在M≥M1=90%的定向站点集合,即在n站中查找任意2站的定向客流比例大于等于90%的定向站点集合,若不存在,则依次缩小M1的取值,直到查找到第一个符合条件的M1,记为P1(N1,M1),其对应的两个站点为定向站点集合,若直到M1取值时也没有符合条件,则P1为空;其次查找是否存在M≥M2=90%的定向站点集合,即在n站中查找任意3站的定向客流比例大于等于90%的定向站点集合,若不存在,则依次缩小M2的取值,直到查找到第一个符合条件的M2,记为P2(N2,M2),其对应的3个站点为定向站点集合,若直到M2取值时也没有符合条件,则P2为空;依次增加N的取值,直到N取值对第一个符合条件的结果记为PINT(n/2)-1(NINT(n/2)-1,MINT(n/2)-1),其对应的个站点为定向站点集合;否则PINT(n/2)-1为空;根据查找到的结果集合P(N,M)中N与M的取值以及结合实际情况,选出最佳结果Px(Nx,Mx)或不存在最佳结果,当存在最佳结果时,其对应Nx的x+1个站点即为最佳定向站点集合,其对应Mx的高峰时段定向客流为所述最佳定向站点组合对应的定向客流;当不存在最佳结果时,不进行排班优化;步骤4,确定高峰定向公交的班次数;步骤5,确定两种类型班次的发车间隔,并输出新的排班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OD客流的公交排班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所述根据所述GPS点信息和站点经纬度位置匹配所述客流数据的站点信息,具体为:(1)先根据gps点匹配站点,判断某GPS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雨聪周金明韩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行者易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