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40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的围护结构安装麻烦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内壁的灌桩组件、横向抵接于灌桩组件内壁的预紧机构、纵向固定设置于基坑底面中心的中心柱、连接于中心柱且抵紧于预紧机构的抵紧机构,所述预紧机构底部支撑于基坑底面,预紧机构的侧壁抵接于灌桩组件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具有安装方便结构更稳定的优点。

Retaining structure of occlusive pile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
技术介绍
咬合桩是指平面布置的排桩间相邻桩相互咬合,桩圆周相嵌而形成的钢筋混凝土桩墙,它用作构筑物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咬合桩桩墙有别于圆形桩与异形桩组合的桩墙,咬合桩的混凝土终凝出现在桩的咬合以后,成为无缝的连续桩墙,之后通过在基坑内设置围护结构,将连续桩墙进行抵紧支撑,传统的支撑安装方式复杂,存在安装不方便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内壁的灌桩组件、横向抵接于灌桩组件内壁的预紧机构、纵向固定设置于基坑底面中心的中心柱、连接于中心柱且抵紧于预紧机构的抵紧机构,所述预紧机构底部支撑于基坑底面,预紧机构的侧壁抵接于灌桩组件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灌桩组件固定在基坑底面上,同时通过预紧机构对灌桩组件进行初步固定,之后向灌桩组件内注入混凝土,注满后等混凝土成型后,通过抵紧机构的施力端对预紧机构施力,并且将预紧机构朝向灌桩组件压紧,同时将灌桩组建内的混凝土压实成型,从而完成基坑的支护安装,安装程序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桩组件包括若干排列于基坑侧壁内部的钢板,所述钢板的横截面呈半圆弧设置,相邻的钢板之间通过设置挂接组件连接,所述钢板与基坑内壁之间留有用于浇筑水泥桩的浇筑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钢板排列好后,相邻的钢板之间通过挂接组件实现连接,之后向浇筑腔内浇筑水泥,完成水泥桩的浇筑,这样浇筑出来的水泥桩均为一体结构,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防止水泥桩之间产生缝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接组件包括设置于钢板一侧边的若干挂钩、开设于钢板另一侧边的挂槽,所述挂钩向外弯折并且与相邻钢板上的挂槽挂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相邻的钢板挂接时,通过将钢板的挂钩挂接在相邻钢板的挂槽内实现连接,并且所有钢板的外凸弧面均朝向基坑中心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基坑底面并沿基坑周缘分布的支撑柱,若干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之间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侧壁抵触于灌桩组件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柱对横板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横板水平排布,并对钢板实现初步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板朝向灌桩组件的侧壁呈与灌桩组件嵌合的弧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横板将钢板压紧固定时,横板对钢板的固定能够更加稳定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中心柱并与横板等高的连接台,所述连接台朝向每一个基坑侧面均设置有伸缩臂,所述横板侧壁设置有锁合组件,所述伸缩臂的自由端抵紧于锁合组件并实现锁紧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筑水泥时或安装前序结构时,伸缩臂呈收缩状态,当将前序结构安装完成并且浇筑腔内的水泥凝固后,伸缩臂伸长并抵紧在横板上,从而对钢板压紧固定,通过锁合组件可以将伸缩臂锁紧固定,提高结构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臂包括固定连接于连接台并呈中空管状设置的固定臂、滑动穿设于固定臂内的移动臂,所述固定臂的空腔内固定设置有用于推动移动臂伸出或收回的油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缸的缸体固定在固定臂靠近安装台的一端,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在移动臂的端部,从而通过油缸控制伸缩臂的伸长或缩短,当伸缩臂伸长时,伸缩臂的端部可以抵紧在横板上,从而将横板压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合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横板内壁的空心圆柱状锁盘,所述锁盘侧壁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边沿通过扭簧转动设置有呈L形设置的卡钩,并且卡钩在扭簧作用下始终有朝向锁盘中心转动的趋势,所述锁盘侧壁延伸有用于阻挡卡钩朝向中心过度转动的挡块,并且所述卡钩的钩部穿过窗口伸入锁盘内壁设置,所述移动臂能够伸入锁盘内并且在移动臂的侧壁开设有与卡钩对应的卡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筑腔内浇筑水泥并待水泥凝固后,油缸推动移动臂伸长并伸入锁盘内,当移动臂的端部伸入到锁盘内时,首先抵触到卡钩的钩部,并对卡钩施加向外的力,从而推动卡钩向外转动一定角度,使得卡钩向外张开,便于移动臂的伸入,当移动臂上的卡环与卡钩对齐时,在扭簧的复位作用下带动卡钩朝向卡环转动并卡入卡环内,实现卡紧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使得结构更牢固稳定,提高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钩的钩部朝向固定臂的一侧面呈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臂伸入锁盘内时,首先与卡钩的斜面抵触,从而移动臂对斜面施加沿锁盘径向的分力,从而能够将卡钩向外推出,因此此处的斜面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移动臂的伸入,并且便于卡钩的推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将灌桩组件固定在基坑底面上,同时通过预紧机构对灌桩组件进行初步固定,之后向灌桩组件内注入混凝土,注满后等混凝土成型后,通过抵紧机构的施力端对预紧机构施力,并且将预紧机构朝向灌桩组件压紧,同时将灌桩组建内的混凝土压实成型,从而完成基坑的支护安装,安装程序简单,操作方便;其二,油缸推动移动臂伸长并伸入锁盘内,当移动臂的端部伸入到锁盘内时,首先抵触到卡钩的钩部,并对卡钩施加向外的力,从而推动卡钩向外转动一定角度,使得卡钩向外张开,便于移动臂的伸入,当移动臂上的卡环与卡钩对齐时,在扭簧的复位作用下带动卡钩朝向卡环转动并卡入卡环内,实现卡紧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使得结构更牢固稳定,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钢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基坑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锁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伸缩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灌桩组件;2、预紧机构;3、中心柱;4、抵紧机构;5、钢板;6、挂接组件;7、挂钩;8、挂槽;9、浇筑腔;10、支撑柱;11、横板;12、连接台;13、伸缩臂;14、锁合组件;15、固定臂;16、移动臂;17、油缸;18、锁盘;19、窗口;20、卡钩;21、挡块;22、卡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灌桩组件1,灌桩组件1沿基坑的侧壁分布并呈竖直设置,好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预紧机构2,预紧机构2的侧壁抵触在灌桩组件1的内壁,从而对灌桩组件1实现预压紧,一定程度上对灌桩组件1实现固定,在基坑的中心处竖直固定设置有中心柱3,中心柱3插入地面以下并固定,在中心柱3上固定连接有抵紧机构4,抵紧机构4的施力端抵紧在预紧机构2上,从而将预紧机构2抵紧在灌桩组件1上,对灌桩组件1实现最终的压紧,使得灌桩组件1结构更牢固。在安装时,首先将灌桩组件1固定在基坑底面上,同时通过预紧机构2对灌桩组件1进行初步固定,之后向灌桩组件1内注入混凝土,注满后等混凝土成型后,通过抵紧机构4的施力端对预紧机构2施力,并且将预紧机构2朝向灌桩组件1压紧,同时将灌桩组建内的混凝土压实成型,从而完成基坑的支护安装,安装程序简单,操作方便。如图2所示,灌桩组件1包括若干个排列在基坑内的钢板5,钢板5整体呈半个圆管状设置,且其更截面呈半圆弧形设置,若干个钢板5排列在靠近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基坑内壁的灌桩组件(1)、横向抵接于灌桩组件(1)内壁的预紧机构(2)、纵向固定设置于基坑底面中心的中心柱(3)、连接于中心柱(3)且抵紧于预紧机构(2)的抵紧机构(4),所述预紧机构(2)底部支撑于基坑底面,预紧机构(2)的侧壁抵接于灌桩组件(1)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基坑内壁的灌桩组件(1)、横向抵接于灌桩组件(1)内壁的预紧机构(2)、纵向固定设置于基坑底面中心的中心柱(3)、连接于中心柱(3)且抵紧于预紧机构(2)的抵紧机构(4),所述预紧机构(2)底部支撑于基坑底面,预紧机构(2)的侧壁抵接于灌桩组件(1)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桩组件(1)包括若干排列于基坑侧壁内部的钢板(5),所述钢板(5)的横截面呈半圆弧设置,相邻的钢板(5)之间通过设置挂接组件(6)连接,所述钢板(5)与基坑内壁之间留有用于浇筑水泥桩的浇筑腔(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组件(6)包括设置于钢板(5)一侧边的若干挂钩(7)、开设于钢板(5)另一侧边的挂槽(8),所述挂钩(7)向外弯折并且与相邻钢板(5)上的挂槽(8)挂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于基坑底面并沿基坑周缘分布的支撑柱(10),若干所述支撑柱(10)的上端之间连接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侧壁抵触于灌桩组件(1)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1)朝向灌桩组件(1)的侧壁呈与灌桩组件(1)嵌合的弧形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玉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北勘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