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装的生态驳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039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拼装的生态驳岸装置,属于生态驳岸设施技术领域。一种可拼装的生态驳岸装置,包括框体,设于框体最上方的侧壁上的进水口,框体内部被PVC高低板分成若干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区,种植区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种植层、砾石透水层,所述的框体的下方设有透水砖,所述的进水口与提升泵的管道相连,用于将水注入框体内最高处的种植区,所述的框体的外壁上设有凹凸式可组装结构,用于将相邻的框体拼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水的含氧量,提高水质,过滤杂质,方便清洗拆卸,通过植物与水相结合的方式净化水质。

A Assemblable Eco-reve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拼装的生态驳岸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态驳岸设施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拼装的生态驳岸装置。
技术介绍
水生态修复就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将已经退化或损坏的水生态系统恢复、修复,基本达到原有水平或超过原有水平,并保持其长久稳定。水生态修复目的是修理恢复水体原有的生物多样性、连续性,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同时起到保护水环境的目的,使水生态系统转入良性循环,达到经济和生态同步发展。水生态修复主要作用是通过保护、种植、养殖、繁殖适宜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改善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消除或减轻水体污染;生态修复区域在城镇和风景区附近,应具有良好的景观作用,生态修复具有美学价值,可以创造城市优美的水生态景观。在现有技术中,自然驳岸大多以植物种植为主,忽略了对生态水体的修复、增加水流的含氧量以及对水生植物种植层的基质材料的选用。在生态驳岸在河道处理中,恢复为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流特点的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采取以生态为基础,安全为导向的工程方法,以减少对河流自然环境的破坏。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拼装的生态驳岸装置,该装置采用了分层的形式,通过曝氧提高水质;可组装的形式,方便拆卸与清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拼装的生态驳岸装置,包括框体,设于框体最上方的侧壁上的进水口,框体内部被PVC高低板分成若干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区,种植区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种植层、砾石透水层,所述的框体的下方设有透水砖,所述的进水口与提升泵的管道相连,用于将水注入框体内最高处的种植区,所述的框体的外壁上设有凹凸式可组装结构,用于将相邻的框体拼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框体呈直角三角形状,框体的两个直角边沿驳岸线设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框体的三个外壁上均设有凹凸式可组装结构,其中,框体相对两侧的凹凸式可组装结构用于相邻的框体间拼装,另一侧壁上的凹凸式可组装结构与L形PVC板拼接,加固生态驳岸装置,凹凸式可组装结构的设计方便了组装,结构牢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框体内部的PVC高低板从上至下,高度依次减小。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种植层的基质采用自然基质,包括草炭、芦苇沫。提升泵可将低处的水提升至此装置的最高处,与提升泵相结合,增加河水含氧量,提高水质。所述的凹凸式可组装结构方便拆卸及清洁,节约环保生态。所述的透水砖可以有效防止雨水过多河岸泥沙堆积,将多余的雨水渗透至河内。所述的植物种植层可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源。所述的砾石透水层可以将有大颗粒杂质的水过滤,将干净的水流放至河内,保证水质。所述的PVC高低板与提升泵相结合,形成曝氧装置,增加水的含氧量,净化水质。本生态驳岸装置增加了水的含氧量,提高水质,过滤杂质,方便清洗拆卸,通过植物与水相结合的方式净化水质。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可多个组合拆卸,使用方便。2、本技术依次将植物层、砾石层、透水砖相结合,既防止了雨水过多导致泥土冲刷至水中,又能将大颗粒杂质过滤,植物层的植物在净化水质的同时也能加固土壤。3、PVC高低板与提升泵的结合,产生瀑布的效果,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的含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个生态驳岸装置拼接后的整体效果图。图中标号:1、进水口,2、凹凸式可组装结构,3、透水砖,4、种植层,5、PVC高低板,6、种植区,7、砾石层,8、框体,9、L形PVC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可拼装的生态驳岸装置,包括框体8,设于框体8最上方的侧壁上的进水口1,框体8内部被PVC高低板5分成若干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区6,种植区6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种植层4、砾石透水层7,所述的框体8的下方设有透水砖3,所述的进水口1与提升泵的管道相连,用于将水注入框体8内最高处的种植区9,所述的框体8的外壁上设有凹凸式可组装结构2,用于将相邻的框体8拼接。所述的框体8呈直角三角形状,框体的两个直角边沿驳岸线设置。框体8内部的PVC高低板5从上至下,高度依次减小。所述的框体8的三个外壁上均设有凹凸式可组装结构2,其中,框体8相对两侧的凹凸式可组装结构用于相邻的框体8间拼装,另一侧壁上的凹凸式可组装结构2与L形PVC板9拼接,加固生态驳岸装置,方便组装,结构牢固。L形PVC板靠近河岸,一方面可以加固拼接后的生态驳岸装置,另一方面L形PVC板顶部的平台可固定提升泵。凹凸式可组装结构为可以相互配合的凸块和凹槽,相邻的框体拼接时,通过凸块和凹槽的配合固定。所述的种植层4的基质采用自然基质,包括草炭、芦苇沫。提升泵可将低处的水提升至此装置的最高处,与提升泵相结合,增加河水含氧量,提高水质。凹凸式可组装结构方便拆卸及清洁,节约环保生态。透水砖可以有效防止雨水过多河岸泥沙堆积,将多余的雨水渗透至河内。植物种植层可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源。砾石透水层可以将有大颗粒杂质的水过滤,将干净的水流放至河内,保证水质。PVC高低板与提升泵相结合,形成曝氧装置,增加水的含氧量,净化水质。本生态驳岸装置增加了水的含氧量,提高水质,过滤杂质,方便清洗拆卸,通过植物与水相结合的方式净化水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拼装的生态驳岸装置,包括框体,设于框体最上方的侧壁上的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框体内部被PVC高低板分成若干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区,种植区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种植层,砾石透水层,所述的框体的下方设有透水砖,所述的进水口与提升泵的管道相连,用于将水注入框体内最高处的种植区,所述的框体的外壁上设有凹凸式可组装结构,用于将相邻的框体拼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拼装的生态驳岸装置,包括框体,设于框体最上方的侧壁上的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框体内部被PVC高低板分成若干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区,种植区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种植层,砾石透水层,所述的框体的下方设有透水砖,所述的进水口与提升泵的管道相连,用于将水注入框体内最高处的种植区,所述的框体的外壁上设有凹凸式可组装结构,用于将相邻的框体拼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装的生态驳岸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龙陈晨祝遵崚陈丽莉陈伟伟祁守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珍珠泉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