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元震专利>正文

一种河流立式生态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42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流立式生态砖,属于生态砖技术领域,解决了生态砖的防泥土流失能力较弱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河流立式生态砖,包括砖体,砖体的中间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种植槽,所述砖体的周向上开设有环形的隔离腔,隔离腔位于砖体内部且环绕在种植槽的四周,且隔离腔内设置有多层隔板,砖体上开设有多个与种植槽以及隔离腔相连通的透孔,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和透孔相互错开,达到提高生态砖的防泥土流失能力的效果。

A River Vertical Ecological Br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流立式生态砖
本技术涉及生态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流立式生态砖。
技术介绍
河道生态砖在河道生态护理中可以改善局部气候,改善地质,能够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比例,对净化水资源、调节水质有较好的效果。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200910115835.0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圩堤生态护坡砖,包括长方形六面体框架,框架上、下两面是空的,中间设有隔板,前、后、左、右四个面板上设有许多通孔,使用时,空框内灌满泥土,再在上面种满小草。由于有护坡砖框架固定,加上草坡防水阻挡作用,这样能起到更好的护坡固堤作用。但是上述生态护坡砖在使用时,由于多个通孔的存在,护坡砖框架里面的泥土会有相当的一部分顺着通孔排出,导致该生态护坡砖的防泥土流失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流立式生态砖,达到提高生态砖的防泥土流失能力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河流立式生态砖,包括砖体,砖体的中间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种植槽,所述砖体的周向上开设有环形的隔离腔,隔离腔位于砖体内部且环绕在种植槽的四周,且隔离腔内设置有多层隔板,砖体上开设有多个与种植槽以及隔离腔相连通的透孔,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和透孔相互错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种植槽内可以种植植物以减轻水土流失,砖体的周向开设隔离腔,隔离腔内的多层隔板上的通孔与砖体上的透孔相互错开,因此种植槽内的水土通过通孔以及透孔流出时受到的流动阻力较大,导致水土流失的速度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生态砖的防泥土流失能力。较佳的,所述隔板包括两层,两层隔板上的通孔相互错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层隔板上的通孔也相互错开,因此种植槽内的水土从种植槽内流出后,首先经过两层隔板的阻拦作用,降低了水土流动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态砖的防水土流失能力。较佳的,所述种植槽内设置有分板,分板将种植槽一分为二,分板上开设有多个过渡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板的设置,使得种植槽一分为二,因此可以在种植槽内种植起码两株植物,且彼此之间不会过多干扰,而且分板上的过渡孔使得两个由分板分隔出来的种植槽内的水土可以相互流动。较佳的,所述砖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插接块,砖体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插接块相适配的插接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生态砖的高度较高时,可以将两块砖体在垂直方向上摞在一起,从而提高整体的高度以满足要求,并且将位于上方的砖体的插接块插入底部的砖体的插接槽内,从而将上下两个砖体之间进行限位固定,提高了砖体的稳定性。较佳的,所述砖体为长方体状,且砖体较长边的两个相对的竖直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卡接块以及与卡接块相适配的卡接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砖体铺设的面积较大时,可以将一个砖体的卡接块卡入相邻砖体的卡接槽中,从而使得相邻的砖体之间得到限位固定,防止相邻的砖体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从而提高各砖体之间的拼接稳定性。较佳的,所述砖体较短边的两个相对的竖直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凸块以及与凸块相输配的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一个砖体的凸块插入对应的凹槽内,从而进一步扩大由砖体铺设的面积,并且凸块和凹槽的配合较为圆滑,使得配合时阻力不大,便于插接配合。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隔离腔内设置多层隔板,且隔板上的通孔与砖体上的透孔相互错开,提高了砖体的防水土流失能力;2、通过在两块隔板上设置多个相互错开的通孔,进一步提高砖体的防水土流失能力;3、通过设置相互适配的凸块和凹槽、卡接块和卡接槽,可以在扩大砖体铺设面积的同时,提高相邻的砖体之间的拼接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旨在强调插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水平拼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竖直方向的拼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砖体;11、分板;111、过渡孔;12、种植槽;13、透孔;2、隔离腔;21、隔板;211、通孔;3、插接块;31、插接槽;4、卡接块;41、卡接槽;5、凸块;51、凹槽;6、内板;61、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河流立式生态砖,结合图1和图3,包括长方体状的砖体1,砖体1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种植槽12,种植槽12内可以种植植物以防止水土流失,种植槽12的外侧周向上开设有环状的隔离腔2,隔离腔2位于砖体1内部,且隔离腔2内固定设置有多层隔板21,多层隔板21在环状的隔离腔2内平行排列。隔板2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11,砖体1上开设有多个透孔13,通孔211和透孔13之间相互错开,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大大降低了种植槽12内水土流失速度,提高了防水土流失能力。如图3所示,砖体1与隔离腔2之间形成内板6,隔离腔2与外界之间形成外板61,内板6和外板61均是砖体1的一部分。多个透孔13开设于内板6以及外板61的表面,多个通孔211开设于隔板21上,且以种植槽12为中心向砖体1的外表面延伸来看,相邻的内板6和隔板21之间的透孔13和通孔211相互错开、相邻的隔板21与隔板21之间的通孔211相互错开、相邻的隔板21与外板61之间的通孔211和透孔13也相互错开,因此种植槽12内的水土通过透孔13以及通孔211流出的速度被降低,从而提高了防水土流失能力。如图2所示,种植槽12的中间位置处插设有一块分板11,分板11与砖体1固定连接且将种植槽12一分为二,通过分板11的设置,可以在种植槽12内分种两种植物而不会相互干扰。分板11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过渡孔111,通过过渡孔111的设置使得种植槽12内的水土流动性较好,并且种植槽12内部之间的水土流动也可以减缓流出砖体1的水土量,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水土流失能力。结合图1和图2,砖体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插接块3,本技术优选地选择为四个卡接块4,且四个卡接块4沿着砖体1上表面的周向分布,卡接块4为矩形条状,砖体1的下表面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多个与插接块3相适配的插接槽31。当需要的砖体1高度不够时,可以用两块砖体1,并且将其中一块砖体1摞在另一块砖体1的上方(参见图5),且令插接块3插入插接槽31内,以防止砖体1发生滑动,提高了砖体1的堆砌稳定性。如图4所示,砖体1较长的两个边所在的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卡接块4以及卡接槽41,卡接块4为与卡接槽41相适配的半圆弧形。砖体1较短的两个边所在的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凸块5以及凹槽51,凸块5和凹槽51分别为两组,且凸块5和凹槽51为相互适配的半圆柱状。卡接块4和卡接槽41、凸块5和凹槽51竖直方向的长度与砖体1的厚度一致,且卡接块4和凸块5是与砖体1一体成型的。当需要扩大砖体1的铺设面积时,在长度方向上,将其中一块砖体1上的卡接块4插入相邻砖体1的卡接槽41中,在宽度方向上,将其中一块砖体1的凸块5插入相邻砖体1的凹槽51中,从而在扩大砖体1铺设面积的同时提高了砖体1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该砖体1拼接放置于河道两侧或者堤坝上时,在种植槽12内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流立式生态砖,包括砖体(1),砖体(1)的中间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种植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周向上开设有环形的隔离腔(2),隔离腔(2)位于砖体(1)内部且环绕在种植槽(12)的四周,且隔离腔(2)内设置有多层隔板(21),砖体(1)上开设有多个与种植槽(12)以及隔离腔(2)相连通的透孔(13),隔板(2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11),通孔(211)和透孔(13)相互错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立式生态砖,包括砖体(1),砖体(1)的中间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种植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周向上开设有环形的隔离腔(2),隔离腔(2)位于砖体(1)内部且环绕在种植槽(12)的四周,且隔离腔(2)内设置有多层隔板(21),砖体(1)上开设有多个与种植槽(12)以及隔离腔(2)相连通的透孔(13),隔板(2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11),通孔(211)和透孔(13)相互错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立式生态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1)包括两层,两层隔板(21)上的通孔(211)相互错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立式生态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12)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震
申请(专利权)人:张元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