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水循环反渗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018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浓水循环反渗透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进水总管路、产水总管路、浓水排放总管路、浓水循环管路以及PLC控制器;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总管路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产水总管路相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浓水排放总管路相连通;所述浓水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浓水排放总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水总管路连通;所述浓水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浓水循环反渗透系统,通过设置浓水循环管路,将反渗透装置产生的浓水循环至进水总管路中,与进水总管路中的进水混合后一起进行反渗透处理,可以提高产水率。

A Concentrated Water Circulating Reverse Osmosis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浓水循环反渗透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浓水循环反渗透系统。
技术介绍
水作为工业的“血液”,广泛参与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在石化生产中,主要作为热媒介、热载体及工艺用水,参与工艺生产、设备驱动和热量交换,随着用水效率的不断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升高,造成最终排入废水系统的盐含量呈现浓缩累积的情况;另外,随着原油及外购酸、碱等含有盐成份的原材料加入工艺生产,最终均造成废水系统的盐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在后续开展废水回用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回用水用户对各项盐指标的控制需求,对回用水进行脱盐处理成为必须考虑的一个工艺环节。而反渗透脱盐工艺随着膜产品成本价格的不断下降及其所具有的高效、稳定等特点,在废水回用脱盐工艺中得到大量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水循环反渗透系统,以实现对废水进行反渗透脱盐处理。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浓水循环反渗透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进水总管路、产水总管路、浓水排放总管路、浓水循环管路以及PLC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均设置有进水口、浓水口以及产水口;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总管路连通,所述进水总管路上设置有变频高压泵;所述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产水总管路相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浓水排放总管路相连通;所述浓水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浓水排放总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水总管路连通;所述浓水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在所述浓水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导率分析仪;在进水与浓水混合的进水总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导率分析仪;在所述浓水排放总管路的浓水出口处设置有浓水排放阀;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导率分析仪、第二电导率分析仪、所述变频高压泵、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浓水排放阀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反渗透装置。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反渗透装置包含有4-8个反渗透膜组件。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泵配置有高低压保护开关。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总管路上还设置有在线pH计。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总管路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总管路上还设置有流量计。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浓水排放总管路上还设置有流量计。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产水总管路上还设置有流量计。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浓水排放阀为气动蝶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浓水循环反渗透系统,通过设置浓水循环管路,将反渗透装置产生的浓水循环至进水总管路中,与进水总管路中的进水混合后一起进行反渗透处理,可以提高产水率;并根据反渗透浓水的循环时间,可以实现不同的产水率;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浓水循环反渗透系统,产水率最高可达90%。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浓水循环反渗透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浓水循环反渗透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1、进水总管路2、产水总管路3、浓水排放总管路4、浓水循环管路5以及PLC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1均设置有进水口11、浓水口12以及产水口13;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11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总管路2连通,所述进水总管路2上设置有变频高压泵6;所述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口13通过管路与所述产水总管路3相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口12通过管路与所述浓水排放总管路4相连通;所述浓水循环管路5的一端与所述浓水排放总管路4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水总管路2连通;所述浓水循环管路5上设置有循环泵7;在所述浓水循环管路5上设置有第一电导率分析仪8;在进水与浓水混合的进水总管路2上设置有第二电导率分析仪9;在所述浓水排放总管路4的浓水出口处设置有浓水排放阀10;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导率分析仪8、第二电导率分析仪9、所述变频高压泵6、所述循环泵7以及所述浓水排放阀10连接。本用新型提供的浓水循环反渗透系统,其将反渗透装置产出的浓水通过浓水循环管路与原水混合后重新进行反渗透处理,这使得进入反渗透装置的水的盐度越来越高,所需要的反渗透操作压力越来越大。本技术通过采用变频高压泵向反渗透装置提供压力,变频高压泵依据其变频特性,其压力输入可以随着反渗透装置所需要的操作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与操作压力相匹配;这样既能保证反渗透处理的正常进行,同时还能够降低能耗。由于浓水的回流使反渗透进水的电导率提高,增加了系统结垢的可能性,因此在所述浓水循环管路5上及所述进水总管路2上设置有第一电导率分析仪8及第二电导率分析仪9,可以监控进入反渗透装置以及循环浓水的电导率,从而确定浓水的排放时间,以防止反渗透装置结垢。具体地,通过将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导率分析仪8、第二电导率分析仪9、所述变频高压泵6、所述循环泵7以及所述浓水排放阀9连接;当浓水循环处理时,当第一电导率分析仪8测得电导率值达到预设值时(此值通过难溶盐饱和析出计算得出),PLC控制器控制循环泵7停止、变频高压泵6继续运行,控制浓水排放阀9开启,进行浓水排放。第二电导率分析仪9实时监测进水电导率,浓水排放一定时间后,当第二电导率分析仪9测得进水电导率恢复原值时,电动浓排阀关闭,循环泵7开启。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及限定,术语“连接”应作广泛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通信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其可以根据情况理解“连接”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例如,电导率分析仪与PLC控制器可以是通信连接;电导率分析仪将所测定的相关数据反馈给PLC控制器。而PLC控制器与变频高压泵、循环泵以及浓水排放阀等则可以是电连接;以使PLC控制器控帽变频高压泵、循环泵的启、停,以及浓水排放阀的开、关。本技术中所采用的PLC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可能包括的相关软件、硬件部分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来实现,本技术在此不进行限定。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浓水排放阀10为气动蝶阀。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浓水循环反渗透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反渗透装置1,例如可以包括3个、4个、6个等。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反渗透装置包含有4-8个反渗透膜组件。较佳地,每个反渗透装置包含有4个反渗透膜组件;相比于更多个的反渗透膜组件,每个反渗透装置包含有4个反渗透膜组件可降低反渗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浓水循环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进水总管路、产水总管路、浓水排放总管路、浓水循环管路以及PLC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均设置有进水口、浓水口以及产水口;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总管路连通,所述进水总管路上设置有变频高压泵;所述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产水总管路相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浓水排放总管路相连通;所述浓水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浓水排放总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水总管路连通;所述浓水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在所述浓水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导率分析仪;在进水与浓水混合的进水总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导率分析仪;在所述浓水排放总管路的浓水出口处设置有浓水排放阀;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导率分析仪、第二电导率分析仪、所述变频高压泵、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浓水排放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水循环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进水总管路、产水总管路、浓水排放总管路、浓水循环管路以及PLC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均设置有进水口、浓水口以及产水口;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总管路连通,所述进水总管路上设置有变频高压泵;所述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产水总管路相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浓水排放总管路相连通;所述浓水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浓水排放总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水总管路连通;所述浓水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在所述浓水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导率分析仪;在进水与浓水混合的进水总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导率分析仪;在所述浓水排放总管路的浓水出口处设置有浓水排放阀;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导率分析仪、第二电导率分析仪、所述变频高压泵、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浓水排放阀连接。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力伟乔瑞平王亚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稞之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知合环境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