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汐自调节万向登船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927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潮汐自调节万向登船梯,用于连接码头与船舶,包括:滑轨、下转盘滑车、梯道、上转盘和登高梯座,滑轨设于码头地面上,登高梯座设于船舶甲板上;下转盘滑车,包括:滑车本体、行走车轮、侧向减摩轮、下转盘本体、下转盘转子和下转盘耳板,梯道,包括:梯道本体、保险链条和拱形管架,所述上转盘,包括:上转盘底座、上转盘本体、上转盘转子、上转盘下挂平台和上转盘耳板,登高梯座,包括:梯座本体,及设于梯座本体上的配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登高梯相对码头产生六个方向的位移,提高了登高梯运转灵活度,从而降低登高梯损坏风险。

A Tidal Self-regulating Universal Boarding Lad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潮汐自调节万向登船梯
本技术涉及登船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潮汐自调节万向登船梯。
技术介绍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需在船舶下水后进行码头舾装、调试,需要使用登船梯进行人员的上下船,因此登船梯是码头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但是,由于受到潮汐影响,船舶缆桩与码头缆桩之间的缆绳需留有足够的余量保证船舶上下自由起、浮,由于缆绳留有余量,导致船舶相对于码头会产生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的位移。现有的登船梯只能满足左、右、上、下四个方向的位移,导致登船梯与码头的地面发生摩擦,致使登船梯易损坏,且在涨潮时,登船梯的梯道角随之变大,在较高潮位时,登船梯角度过大,极大了影响了人员行走的舒适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潮汐自调节万向登船梯,使得登高梯相对码头产生六个方向的位移,提高了登高梯运转灵活度,从而降低登高梯损坏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潮汐自调节万向登船梯,用于连接码头与船舶,包括:滑轨、下转盘滑车、梯道、上转盘和登高梯座,滑轨设于码头地面上,登高梯座设于船舶甲板上;所述下转盘滑车,包括:滑车本体、行走车轮、侧向减摩轮、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潮汐自调节万向登船梯,用于连接码头与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下转盘滑车、梯道、上转盘和登高梯座,滑轨设于码头地面上,登高梯座设于船舶甲板上;所述下转盘滑车,包括:滑车本体、行走车轮、侧向减摩轮、下转盘本体、下转盘转子和下转盘耳板,行走车轮连于滑车本体上,滑车本体设于滑轨上,并通过行走车轮使滑车本体沿滑轨移动,侧向减摩轮设于滑车本体的两侧边部,侧向减摩轮与滑轨两侧滚动摩擦,下转盘本体通过旋转轴限制于滑车本体上,下转盘转子分布于下转盘本体四周,通过下转盘转子使下转盘本体在转动时产生滚动摩擦,下转盘耳板连于下转盘本体上表面上;所述梯道,包括:梯道本体、保险链条和拱形管架,保险链条设于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汐自调节万向登船梯,用于连接码头与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下转盘滑车、梯道、上转盘和登高梯座,滑轨设于码头地面上,登高梯座设于船舶甲板上;所述下转盘滑车,包括:滑车本体、行走车轮、侧向减摩轮、下转盘本体、下转盘转子和下转盘耳板,行走车轮连于滑车本体上,滑车本体设于滑轨上,并通过行走车轮使滑车本体沿滑轨移动,侧向减摩轮设于滑车本体的两侧边部,侧向减摩轮与滑轨两侧滚动摩擦,下转盘本体通过旋转轴限制于滑车本体上,下转盘转子分布于下转盘本体四周,通过下转盘转子使下转盘本体在转动时产生滚动摩擦,下转盘耳板连于下转盘本体上表面上;所述梯道,包括:梯道本体、保险链条和拱形管架,保险链条设于梯道本体的上端,拱形管架设于梯道本体上,梯道本体的下端与下转盘耳板相连;所述上转盘,包括:上转盘底座、上转盘本体、上转盘转子、上转盘下挂平台和上转盘耳板,上转盘底座连于连于登高梯座上,上转盘本体通过旋转轴限制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卫国陈银钢顾晓晨袁伟高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