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脚式拦石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9892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吊脚式拦石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于高陡边坡坡脚纵向设置一列下层新建柱体,柱顶之间设置下层水平纵梁,下层水平纵梁与对应山体之间设置有垂直于下层水平纵梁的下层水平横梁;下层水平纵梁上方对应下层新建柱体的位置纵向设置一列上层新建柱体,上层新建柱体柱顶之间设置上层水平纵梁,上层水平纵梁与对应山体之间设置有垂直于上层水平纵梁的上层水平横梁;上层水平纵梁上方设置竖直的纵向拦石墙面板,纵向拦石墙面板与对应山体之间设置有垂直于纵向拦石墙面板的横向拦石墙肋板,横向拦石墙肋板位于上层水平横梁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避免了修建多线棚洞造价高昂和陡坡上修建拦石结构防护高度低、落石可以跨越、且检修清理落石困难等问题。

The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uspended foot retaining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脚式拦石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吊脚式拦石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工程修建不可避免遇到高陡边坡危岩落石,高陡边坡地势险峻,危岩落石大量分布,对运营安全影响极大。铁路、公路、工民建等多领域危岩落石防护方法多采用刷坡、金属拦石网、隧道明洞、多线棚洞、重力式拦石墙、桩板拦石墙、钢轨栅栏等及其组合方法。新建铁路并行的8股道车站路基,落石轨迹计算后显示,落石会砸向新建并行多股道,对行车安全造成重大隐患,而常规拦石方法拦石高度很难达到20m以上或者造价高昂,急需一种方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脚式拦石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以解决现有拦石结构高度达不到20m以上,而多线棚洞结构造价高昂且防护范围不够导致的安全风险增大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吊脚式拦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于高陡边坡坡脚纵向设置一列下层新建柱体,下层新建柱体柱顶之间设置下层水平纵梁,下层水平纵梁与对应山体之间设置有垂直于下层水平纵梁的下层水平横梁;下层水平纵梁上方对应下层新建柱体的位置纵向设置一列上层新建柱体,上层新建柱体柱顶之间设置上层水平纵梁,上层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吊脚式拦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于高陡边坡坡脚纵向设置一列下层新建柱体(3),下层新建柱体(3)柱顶之间设置下层水平纵梁(5),下层水平纵梁(5)与对应山体之间设置有垂直于下层水平纵梁(5)的下层水平横梁(4);下层水平纵梁(5)上方对应下层新建柱体(3)的位置纵向设置一列上层新建柱体(6),上层新建柱体(6)柱顶之间设置上层水平纵梁(8),上层水平纵梁(8)与对应山体之间设置有垂直于上层水平纵梁(8)的上层水平横梁(7);上层水平纵梁(8)上方设置竖直的纵向拦石墙面板(10),纵向拦石墙面板(10)与对应山体之间设置有垂直于纵向拦石墙面板(10)的横向拦石墙肋板(11),横向拦石墙肋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吊脚式拦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于高陡边坡坡脚纵向设置一列下层新建柱体(3),下层新建柱体(3)柱顶之间设置下层水平纵梁(5),下层水平纵梁(5)与对应山体之间设置有垂直于下层水平纵梁(5)的下层水平横梁(4);下层水平纵梁(5)上方对应下层新建柱体(3)的位置纵向设置一列上层新建柱体(6),上层新建柱体(6)柱顶之间设置上层水平纵梁(8),上层水平纵梁(8)与对应山体之间设置有垂直于上层水平纵梁(8)的上层水平横梁(7);上层水平纵梁(8)上方设置竖直的纵向拦石墙面板(10),纵向拦石墙面板(10)与对应山体之间设置有垂直于纵向拦石墙面板(10)的横向拦石墙肋板(11),横向拦石墙肋板(11)位于上层水平横梁(7)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脚式拦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层水平横梁(7)顶部之间设置有水平的顶板(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脚式拦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横向拦石墙肋板(11)内设置锚入山体的锚索(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脚式拦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横向拦石墙肋板(11)上部和下部分别斜向下向山体内打设锚索(13),横向拦石墙肋板(11)内预留有锚索(13)的钢护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脚式拦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层水平横梁(7)和下层水平横梁(4)外侧埋入山体,端部向下设置扩大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脚式拦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横向拦石墙肋板(11)顶面为斜向下,底面为水平。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脚式拦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横向拦石墙肋板(11)开设有位于顶板(9)上方的检修通道(1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脚式拦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纵向拦石墙面板(10)上预设有垂直于上层水平纵梁(8)的伸缩缝(14)。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鹏刘为民王生仁冯威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