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钢表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9811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5:57
一种304钢表面处理方法,涉及一种钢处理工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去除304钢件的表面油污或灰尘,去除方式为利用拉丝布或柔性材料进行擦拭;步骤二、发黑,对待加工的304钢件进行去除油污之后,对其进行发黑工艺处理;步骤三、涂抹表面处理剂,待步骤二中处理之后的将表面处理剂均匀涂抹在304钢件上;步骤四、加酸处理,将304钢件放置到容器A中,然后向容器A中添加酸,对304钢件进行加酸表面处理,处理时间为3‑5min,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其在使用过程中,槽液稳定、不易出现沉渣,组分安全环保,不影响不锈钢制品后期的各种再加工性能,适用于对304钢制品表面的处理,方便实用,适宜推广应用。

Surface treatment of 304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04钢表面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304钢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304钢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材料,防锈性能比200系列的不锈钢材料要强,耐1000-1200度高温。它具有优良的不锈耐腐蚀性能和较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对碱溶液及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亦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不锈钢(StainlessSteel)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无论是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不锈钢或是耐化学介质腐蚀的耐酸钢,其在出厂之前必须要经过表面处理工艺,主要是清除其表面的油污、清除其表面的焊接黄、手印,或者是在其表面镀上防护膜等等。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此类效果的表面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不太理想,且使用成本较高,因此,限制了此类表面处理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304钢表面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04钢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去除304钢件的表面油污或灰尘,去除方式为利用拉丝布或柔性材料进行擦拭;步骤二、发黑,对待加工的304钢件进行去除油污之后,对其进行发黑工艺处理;步骤三、涂抹表面处理剂,待步骤二中处理之后的将表面处理剂均匀涂抹在304钢件上;步骤四、加酸处理,将304钢件放置到容器A中,然后向容器A中添加酸,对304钢件进行加酸表面处理,处理时间为3-5min;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304钢件取出,利用步骤中的拉丝布或柔性材料进行擦干,此时304钢件表面出现白色竖条纹路;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304钢件放置到烘干装置中,对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0-70℃,烘干时间为3-5min;步骤七、将步骤六中得到的304钢件放置到容器B中,并通过喷漆装置对304钢件进行喷漆;步骤八、进行二次烘干,将304钢件放置到烘干箱中,进行二次烘干,此时烘干温度为100-180℃,烘干时间为3-5min;步骤九、得到成品,将成品进行包装。所述的表面处理剂的组份为强氧化性无机酸、抑雾剂、缓蚀剂、水玻璃化合物、锆化合物、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氮化物、成膜助剂及防锈剂;该处理剂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强氧化性无机酸10-30份、抑雾剂1-10份、缓蚀剂2.5-35份、水玻璃化合物10-50份、锆化合物1-5份、表面活性剂10-3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0-40份、氮化物50-150份、成膜助剂1-10份及防锈剂1-10份。所述的表面处理剂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强氧化性无机酸12份、抑雾剂3份、缓蚀剂10份、水玻璃化合物25.5份、锆化合物3份、表面活性剂15.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5.5份、氮化物55.5份、成膜助剂1.5份及防锈剂1.5份。所述的强氧化性无机酸的PH值控制在1-5之间。所述的抑雾剂由氨酸及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组成,氨酸及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重量份数为氨酸1.5-3份、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5-1.5份。所述的缓蚀剂由巯基苯并噻唑、苯并三氮唑及甲基苯并三氮唑组成,该缓蚀剂的重量份数为巯基苯并噻唑0.1-0.5份、苯并三氮唑0.1-0.3份及甲基苯并三氮唑0.1-0.5份。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由丁基一乙醇胺及有机羧酸组成,该表面活性剂的重量份数为丁基一乙醇胺1-3份及有机羧酸1-3份;所述的成膜助剂由N-甲基吡咯烷酮及二乙二醇丁醚组成,该成膜助剂重量份数为N-甲基吡咯烷酮0.5份及二乙二醇丁醚0.1份;所述的防锈剂由烷基苯甲酸、油酸酰胺、油酰基氨酸及苯并三氮唑组成,该防锈剂重量份数为烷基苯甲酸0.1份、油酸酰胺0.3份、油酰基氨酸0.3份及苯并三氮唑1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的304钢件用表面处理方法,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其在使用过程中,槽液稳定、不易出现沉渣,组分安全环保,不影响不锈钢制品后期的各种再加工性能,适用于对304钢制品表面的处理,方便实用,适宜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一种304钢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去除304钢件的表面油污或灰尘,去除方式为利用拉丝布或柔性材料进行擦拭;步骤二、发黑,对待加工的304钢件进行去除油污之后,对其进行发黑工艺处理;步骤三、涂抹表面处理剂,待步骤二中处理之后的将表面处理剂均匀涂抹在304钢件上;步骤四、加酸处理,将304钢件放置到容器A中,然后向容器A中添加酸,对304钢件进行加酸表面处理,处理时间为3min;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304钢件取出,利用步骤中的拉丝布或柔性材料进行擦干,此时304钢件表面出现白色竖条纹路;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304钢件放置到烘干装置中,对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0℃,烘干时间为3min;步骤七、将步骤六中得到的304钢件放置到容器B中,并通过喷漆装置对304钢件进行喷漆;步骤八、进行二次烘干,将304钢件放置到烘干箱中,进行二次烘干,此时烘干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3min;步骤九、得到成品,将成品进行包装。该处理剂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强氧化性无机酸10份、抑雾剂1份、缓蚀剂2.5份、水玻璃化合物10份、锆化合物1份、表面活性剂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0份、氮化物50份、成膜助剂1份及防锈剂1份。所述的强氧化性无机酸的PH值控制在1-5之间。氨酸及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重量份数为氨酸1.5份、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5份。该缓蚀剂的重量份数为巯基苯并噻唑0.1份、苯并三氮唑0.1份及甲基苯并三氮唑0.1份。该表面活性剂的重量份数为丁基一乙醇胺1份及有机羧酸1份;该成膜助剂重量份数为N-甲基吡咯烷酮0.5份及二乙二醇丁醚0.1份;该防锈剂重量份数为烷基苯甲酸0.1份、油酸酰胺0.3份、油酰基氨酸0.3份及苯并三氮唑1份。实施例二:一种304钢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去除304钢件的表面油污或灰尘,去除方式为利用拉丝布或柔性材料进行擦拭;步骤二、发黑,对待加工的304钢件进行去除油污之后,对其进行发黑工艺处理;步骤三、涂抹表面处理剂,待步骤二中处理之后的将表面处理剂均匀涂抹在304钢件上;步骤四、加酸处理,将304钢件放置到容器A中,然后向容器A中添加酸,对304钢件进行加酸表面处理,处理时间为4min;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304钢件取出,利用步骤中的拉丝布或柔性材料进行擦干,此时304钢件表面出现白色竖条纹路;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304钢件放置到烘干装置中,对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4min;步骤七、将步骤六中得到的304钢件放置到容器B中,并通过喷漆装置对304钢件进行喷漆;步骤八、进行二次烘干,将304钢件放置到烘干箱中,进行二次烘干,此时烘干温度为130℃,烘干时间为4min;步骤九、得到成品,将成品进行包装。该处理剂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强氧化性无机酸20份、抑雾剂5份、缓蚀剂20份、水玻璃化合物30份、锆化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04钢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去除304钢件的表面油污或灰尘,去除方式为利用拉丝布或柔性材料进行擦拭;步骤二、发黑,对待加工的304钢件进行去除油污之后,对其进行发黑工艺处理;步骤三、涂抹表面处理剂,待步骤二中处理之后的将表面处理剂均匀涂抹在304钢件上;步骤四、加酸处理,将304钢件放置到容器A中,然后向容器A中添加酸,对304钢件进行加酸表面处理,处理时间为3‑5min;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304钢件取出,利用步骤中的拉丝布或柔性材料进行擦干,此时304钢件表面出现白色竖条纹路;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304钢件放置到烘干装置中,对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0‑70℃,烘干时间为3‑5min;步骤七、将步骤六中得到的304钢件放置到容器B中,并通过喷漆装置对304钢件进行喷漆;步骤八、进行二次烘干,将304钢件放置到烘干箱中,进行二次烘干,此时烘干温度为100‑180℃,烘干时间为3‑5min;步骤九、得到成品,将成品进行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04钢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去除304钢件的表面油污或灰尘,去除方式为利用拉丝布或柔性材料进行擦拭;步骤二、发黑,对待加工的304钢件进行去除油污之后,对其进行发黑工艺处理;步骤三、涂抹表面处理剂,待步骤二中处理之后的将表面处理剂均匀涂抹在304钢件上;步骤四、加酸处理,将304钢件放置到容器A中,然后向容器A中添加酸,对304钢件进行加酸表面处理,处理时间为3-5min;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304钢件取出,利用步骤中的拉丝布或柔性材料进行擦干,此时304钢件表面出现白色竖条纹路;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304钢件放置到烘干装置中,对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0-70℃,烘干时间为3-5min;步骤七、将步骤六中得到的304钢件放置到容器B中,并通过喷漆装置对304钢件进行喷漆;步骤八、进行二次烘干,将304钢件放置到烘干箱中,进行二次烘干,此时烘干温度为100-180℃,烘干时间为3-5min;步骤九、得到成品,将成品进行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04钢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处理剂的组份为强氧化性无机酸、抑雾剂、缓蚀剂、水玻璃化合物、锆化合物、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氮化物、成膜助剂及防锈剂;该处理剂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强氧化性无机酸10-30份、抑雾剂1-10份、缓蚀剂2.5-35份、水玻璃化合物10-50份、锆化合物1-5份、表面活性剂10-3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0-40份、氮化物50-150份、成膜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赫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