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贴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9738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贴膜装置,包括机架100、支撑板200、贴膜机构300,所述机架100的主体为钣金框架101,所述钣金框架101顶部四周设有透明玻璃102,所述钣金框架10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方形通孔103与第二方形通孔104,所述钣金框架101下部设有钣金档面105,所述钣金框架101底部四角均设有万向轮106与地脚107,所述支撑板200为长方形板,上表面为抛光面,所述支撑板200穿过第一方形通孔103与第二方形通孔104并设置在钣金框架101的中部,所述贴膜装置300跨在支撑板200上且贴膜装置300底部通过螺栓与机架100中部连接,所述玻璃贴膜装置结构简单,工作稳定,能够进行贴膜操作,克服现有人工贴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A Glass Fil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贴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贴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贴膜装置。
技术介绍
现行中,玻璃制品或者类玻璃面制品越来越多,一般通过切割形成物品的外壳,因此,玻璃制品或者类玻璃面制品的外面保护很重要,需要对玻璃等进行贴膜操作,现行中,对玻璃进行贴膜的设备很少,主要通过人工或者以人工为主简易装置进行贴膜,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贴膜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所述新型一种玻璃贴膜装置中,包括机架100、支撑板200、贴膜机构300,所述机架100的主体为钣金框架101,所述钣金框架101顶部四周设有透明玻璃102,所述钣金框架10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方形通孔103与第二方形通孔104,所述钣金框架101下部设有钣金档面105,所述钣金框架101底部四角均设有万向轮106与地脚107,所述支撑板200为长方形板,上表面为抛光面,所述支撑板200穿过第一方形通孔103与第二方形通孔104并设置在钣金框架101的中部,所述贴膜装置300跨在支撑板200上且贴膜装置300底部通过螺栓与机架100中部连接。在本技术所述新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支撑板200、贴膜机构300,所述机架100的主体为钣金框架101,所述钣金框架101顶部四周设有透明玻璃102,所述钣金框架10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方形通孔103与第二方形通孔104,所述钣金框架101下部设有钣金档面105,所述钣金框架101底部四角均设有万向轮106与地脚107,所述支撑板200为长方形板,上表面为抛光面,所述支撑板200穿过第一方形通孔103与第二方形通孔104并设置在钣金框架101的中部,所述贴膜装置300跨在支撑板200上且贴膜装置300底部通过螺栓与机架100中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支撑板200、贴膜机构300,所述机架100的主体为钣金框架101,所述钣金框架101顶部四周设有透明玻璃102,所述钣金框架10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方形通孔103与第二方形通孔104,所述钣金框架101下部设有钣金档面105,所述钣金框架101底部四角均设有万向轮106与地脚107,所述支撑板200为长方形板,上表面为抛光面,所述支撑板200穿过第一方形通孔103与第二方形通孔104并设置在钣金框架101的中部,所述贴膜装置300跨在支撑板200上且贴膜装置300底部通过螺栓与机架100中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机构300包括第一支板301、第二支板302、压膜滚轮303、底部压轮机构304、底部受压轮308、过渡轮305、顶部压轮机构307、顶部受压杆306、膜架机构309、驱动电机310、主同步轮311、从同步轮312、同步带313,所述压膜滚轮303两端均为阶梯轴状分别铰链连接在第一支板301与第二支板302上,所述过渡轮305两端分别铰链连接在第一支板301与第二支板302上,所述底部受压轮308两端分别铰链连接在第一支板301与第二支板302上,且一端穿过第二支板302后与从同步轮312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10设置在第二支板302内侧,且驱动电机310的主动轴穿过第二支板302与主同步轮311连接,所述从同步轮312与主同步轮311之间通过同步带31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玻璃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压轮机构304包括第一固定块3041、第二固定块3042、圆轴3043、转板3044、连接杆3045、转棒3046、连杆3047、紧定旋钮3048、轴承3049、卡簧30410,所述紧定旋钮3048设有两个第一卡簧槽30411与螺纹,所述转板3044中心设有通孔30412、所述第一固定块3041与第二固定块3042均设有固定连接孔30413与第一铰链孔30414,所述连杆3047两端均设有第二铰链孔30415且其中间设有螺纹孔30417,紧定旋钮3048穿过转板3044上的通孔30412后通过螺纹连接在连杆3047上的螺纹孔30417,且通过卡簧30410卡在转板3044两侧的紧定旋钮3048上的第一卡簧槽30411上,所述转棒3046中心为空心圆孔,且两端设有轴承槽30416,所述连接杆3045穿过转棒3046中心的空心圆孔且连接杆3045两端均穿过轴承3049后铰链连接在转板3044上,所述轴承3049设置在转棒3046两端的轴承槽30416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贤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鑫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