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936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植株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周期长、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框体,栽培框体的顶部为种植开口,底部设有土体承载面,且栽培框体的侧面上部设有多个种植开口。利用一些植株的根系过滤作用,可将一些种类的重金属富集在植株根系表面及植株根系附近的土壤中,待栽培装置中的植株吸附能力达到饱和后,将整个栽培装置收起,栽培装置中的土壤连同植株一起收集处理,而不是单单收集植株,有利于充分去除重金属,而栽培装置可重复使用。各种植开口均可种植对重金属具有吸附作用的植株,提高了单位面积栽培植株的数量,可加快对中金属的净化速度。

Plant Cultivation Device for Purifying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染土壤修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进程的加快,导致土壤污染加速,其中,重金属污染是最主要的污染形式之一,我国有近20%的耕地存在镉、砷、汞、铅、镍、铜等重金属超标,这些重金属可通过农作物吸收进入食物链,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并危及人类健康。为此,对污染土壤的处理修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的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土壤重金属分离措施,植物修复技术成本低廉、能够净化和美化环境、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且能够从土壤中分离出重金属,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植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植物提取、吸收、分解、转化和固定土壤、沉积物、污泥、地表水及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可对不同的重金属产生不同的净化作用,有的植物可以将一些种类的重金属吸收进入根茎叶中,将植物收集后即可从土壤中分离出重金属,再将收集的植物集中处理;有的植物可以进行根系过滤,通过将一些种类的重金属吸收积累到根系表面或者使重金属富集在根系附近的土壤中,再收集吸附有重金属的植物以及表层土壤,可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分离出。虽然采用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能够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等诸多优点,但是一种植物一般只能修复某一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超富集植物个体矮小,生长缓慢,导致修复土壤周期较长、修复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快速修复污染土壤的要求。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提供一种效率高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植株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周期长、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框体,所述栽培框体的顶部为种植开口,底部设有土体承载面,且所述栽培框体的侧面上部设有多个种植开口。优选的,所述栽培框体内填充有适于植株生长的客土体。优选的,所述土体承载面为金属丝网。优选的,在所述栽培框体的侧面下边沿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金属丝网的固定孔,所述金属丝网的测边对应固定在所述固定孔中。优选的,所述金属丝网的边沿向外延伸有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对应穿过所述固定孔,且相邻两个金属丝绑扎在一起。优选的,在不同的所述种植开口中种植有不同种类的植株。优选的,在所述栽培框体的侧面下部设有多个通孔。优选的,所述栽培框体高为20-50cm。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利用一些植株的根系过滤作用,可将一些种类的重金属富集在植株根系表面及植株根系附近的土壤中,待栽培装置中的植株吸附能力达到饱和后,将整个栽培装置收起,栽培装置中的土壤连同植株一起收集处理,而不是单单收集植株,有利于充分去除重金属,而栽培装置还可以重复使用。2.本技术提供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中的栽培框体设有多个种植开口,各种植开口均可种植对重金属具有吸附作用的植株,提高了单位面积栽培植株的数量,可加快对中金属的净化速度。3.在栽培框体不同的种植开口中可种植对不同种类重金属具有吸附作用的不同植株,可同时净化污染土壤中的多种重金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的栽培框体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的仰视图;图4为图1中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的土体承载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埋设在污染土壤中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示意为:栽培框体11、种植开口111、通孔112、固定孔113、客土体12、植株13、金属丝网14、金属丝14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框体11,栽培框体11的顶部和侧面均设有种植开口111,其中,在四个侧面的上部各设有一个种植开口111,一共五个种植开口111均可以种植可直接吸收或吸附重金属的植株,种植的植株可为蜈蚣草、大叶井口边草、粉叶蕨、杂交狼尾草和/或龙葵等。本实施例的栽培装置不同种植开口111中种植有不同种类的植株13,为了保证植株能够存活生长,在栽培框体11内填充有适于植株生长的客土体12,待栽培框体11内的植株13生长到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后,将栽培框体11的下半部分埋入污染土壤中,栽培框体11高30cm左右,其中,在栽培框体11的侧面下部设有多个通孔112,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由通孔112进入客土体12内,植株不断长大会吸收重金属污染物。本实施例中的栽培框体11为方形,在其它实施例中,栽培框体也可为柱状、棱台状、圆台状等。在各种植开口111均可种植植株,增大了单位面积,加强对重金属的净化速度。另外,在不同的种植开口111中种植不同种类的植株,不同植株对不同重金属具有吸附作用的,因此可同时净化污染土壤中的多种重金属。栽培框体11的底部设有土体承载面,如图3所示,土体承载面为金属丝网14,在栽培框体11的前后侧面下边沿设有一排用于固定金属丝网14的固定孔113,金属丝网14的测边对应固定在固定孔113中。如图4所示,金属丝网14的边沿向外延伸有金属丝141,金属丝141对应穿过固定孔113后,相邻固定孔113中的两根金属丝141绑扎在一起即可将整个金属丝网14固定在栽培框体11的底部。金属丝网14一方面有利于污染土壤与客土体12进行养分交换,使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由金属丝网14的网孔进入客土体12内,另一方面便于后期收集富集有重金属的客土体12,当客土体12连同客土体12上生长的植株13被收集后,而本技术栽培装置可再次装入客土体并种植植株净化土壤。对于能够净化重金属的植株物种,一些植株具有根系过滤作用,即植株可将重金属吸附的根系表面或根系附近的土壤中,如图5所示,具体净化土壤时,在污染土壤层15上埋设多个本技术栽培装置,待植株长大后,植株根系附近的土壤中会富集高浓度重金属,待栽培装置中的植株吸附能力达到饱和后,将整个栽培装置收起,栽培装置中的土壤连同植株一起收集处理,而不是单单收集植株,有利于充分去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框体,所述栽培框体的顶部为种植开口,底部设有土体承载面,且所述栽培框体的侧面上部设有多个种植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框体,所述栽培框体的顶部为种植开口,底部设有土体承载面,且所述栽培框体的侧面上部设有多个种植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框体内填充有适于植株生长的客土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承载面为金属丝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植株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栽培框体的侧面下边沿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金属丝网的固定孔,所述金属丝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青龙武扬洋杨吉涛范似锦武敬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沃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