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式沥油及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9358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封闭式沥油及回收装置,包括一个带盖的柜体以及柜体内的集油装置。柜体由顶部可掀开的盖板,中部可打开的柜门,柜门上设有便于观察的透明观察窗,以及底部有用于柜体移动的万向轮组成。柜体内集油装置包括上部用于倒放样品瓶的滤油板,滤油板下的集油槽,以及集油槽下的储油桶。集油槽和储油桶之间通过出油通道连接,出油通道内部还设置有自封闭挡板。本装置提高了沥油的清洗质量,使后续样品测试的准确性得到了保障,也缩短单次清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清洗剂用量及用水量也大为减少,降低了清洗成本,也减少了环境的二次污染。

Fully enclosed oil leaching and reco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封闭式沥油及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验室绝缘油样品容器清洗前的全封闭式沥油及回收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同时回收残油的沥油及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电力绝缘油的各项检测时,需要使用专用玻璃磨口瓶进行样品采集。测试完成后,需要对样品瓶进行清洗、干燥以备再次使用;对测试完成后的剩余样品需要回收处理。由于绝缘油的粘度较大,样品瓶中的油品倒出后会留有大量的残油,增加了清洗难度,清洗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因此清洗前需要进行沥油处理。目前使用的通常是一种立式开放型挂架,样品瓶挂在架上使瓶内残油流净。该方式有许多不足:第一,样品瓶收口处有存油死角,沥油不净,上下层样品瓶互相污染,导致清洗剂用量大,清洗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第二,油液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沥油路径长,油液蒸发造成对实验室内空气严重污染;第三,挂架及储油罐都是开放式放置,单次放置样品瓶数量少,整个系统占用空间大;沥油过程中瓶盖也散乱的放置在挂架底部,易混,增加了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全封闭式沥油及回收装置,能够在封闭的柜体内部对残留的绝缘油进行有序地收集和回收,解决了样品瓶间的互相污染、清洗工作效率低、油液蒸发对于试验室的空气污染等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封闭式沥油及回收装置,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的集油装置。所述集油装置包括,位于上方的滤油板,设置在所述滤油板下方的集油槽,设置在所述集油槽下方的储油桶,以及连接所述集油槽和所述储油桶的出油通道;所述柜体包括位于顶部的盖板,位于所述柜体前方的柜门;所述盖板可关闭或打开,所述盖板关闭时可保证顶部的密封,所述盖板打开时可存取柜内的样品瓶;所述柜门中嵌设透明观察窗,以用于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所述储油桶的储油情况;所述柜体的底部四角处设有四个万向轮,有利于对柜体进行移动。所述滤油板上有两个独立的滤油网格,两个所述滤油网格的长度和宽度均为400mm;所述出油通道内部设置有自封闭挡板。自封闭挡板只能单向开启,只允许油液从所述集油槽流向所述储油桶,而不允许油液从所述储油桶流向所述集油槽,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油液的挥发。上述全封闭式沥油及回收装置,优选方式下,所述集油槽及所述储油桶均设置有两个,并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出油通道相连;上述全封闭式沥油及回收装置,优选方式下,所述集油槽为凹槽状,底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15度;上述全封闭式沥油及回收装置,优选方式下,所述柜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柜体的长度为900mm,宽度为500mm,高度为900m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多个样品瓶可以同时有序地倒扣在两个滤油网格上,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样品瓶间的互相污染,也提高了沥油效率;本专利技术将集油的过程封闭起来,能够有效防止油液蒸发对于试验室环境的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适用于在试验室内对样品瓶内的残油进行沥油和回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柜体盖上盖板后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柜体打开盖板后的正面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柜体盖板下的滤油板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瓶体放置示意图。图中,1、盖板,2、柜门,3、透明观察窗,4、万向轮,5、滤油板,51、滤油网格,6、集油槽,7、出油通道,8、自封闭挡板,9、储油桶,10、瓶盖,11、瓶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全封闭式沥油及回收装置,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的集油装置。所述集油装置包括,位于上方的滤油板5,设置在所述滤油板5下方的集油槽6,设置在所述集油槽6下方的储油桶,以及连接所述集油槽6和所述储油桶9的出油通道7;所述滤油板5上有两个独立的滤油网格51,两个所述滤油网格51的长度和宽度均为400mm;所述集油槽6被设计为凹槽状,底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15度;所述集油槽6及所述储油桶9均设置有两个,并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出油通道7相连;所述出油通道7内部设置有自封闭挡板8;所述自封闭挡板8只能单向开启,只允许油液从所述集油槽6流向所述储油桶9,而不允许油液从所述储油桶9流向所述集油槽6。所述柜体包括位于顶部的盖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柜体前方的柜门2;所述柜门2中嵌设透明观察窗3;所述柜体的底部四角处设有四个万向轮4;所述柜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柜体长度为900mm,宽度为500mm,高度为900mm。如图3和图4所示,使用时,打开盖板1,将样品瓶倒放在两个滤油网格51上(250ml样品瓶一次最多可放置72个),并将对应的瓶盖10放在样品瓶的底部。针对放置有不同类型绝缘油的样品,可将其放在不同的滤油网格51上,起到分类集油的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放好样品瓶,并通过打开柜门2或者直接透过柜门2上的透明观察窗3观察,确认储油桶9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后,即可盖上盖板1,关好柜门2,将柜体移至空闲的区域,残油即开始自动收集。通过透明观察窗3发现油量不再增加,或者打开盖板1后发现瓶体11内的残油已经基本回收完毕后,即可将瓶体11拿去清洗,并可通过关上盖板1,尽量减少残油的挥发。若通过透明观察窗3发现储油桶9已经基本存满油,可打开柜门2取出储油桶9,对储油桶9内的油进行回收,并将清空后的储油桶9放回原初,以便于下一次的沥油回收。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封闭式沥油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的集油装置;所述集油装置包括,位于上方的滤油板(5),设置在所述滤油板(5)下方的集油槽(6),设置在所述集油槽下方的储油桶(9),以及连接所述集油槽(6)和所述储油桶(9)的出油通道(7);所述柜体包括位于顶部的盖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柜体前方的柜门(2);所述柜门(2)中嵌设透明观察窗(3);所述柜体的底部四角处设有四个万向轮(4);所述滤油板(5)上有两个独立的滤油网格(51),两个所述滤油网格(51)的长度和宽度均为400mm;所述出油通道(7)内部设置有自封闭挡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封闭式沥油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的集油装置;所述集油装置包括,位于上方的滤油板(5),设置在所述滤油板(5)下方的集油槽(6),设置在所述集油槽下方的储油桶(9),以及连接所述集油槽(6)和所述储油桶(9)的出油通道(7);所述柜体包括位于顶部的盖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柜体前方的柜门(2);所述柜门(2)中嵌设透明观察窗(3);所述柜体的底部四角处设有四个万向轮(4);所述滤油板(5)上有两个独立的滤油网格(51),两个所述滤油网格(5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革庆戚壮袁彤白学磊张钺吴国辉杨超潘美艳李若斌由峻赵云明旭李增宁赵志浩杜英东姜腾飞周威吕军朱家锋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