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9212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充电桩,包括内桩体,所述内桩体具有容置腔;外桩体;充电头,可拆卸的固定在外桩体上;交直流转换单元,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绕线机构,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驱动辊,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绕线机构的末端;电缆线,所述电缆线的一端连接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另一端穿过所述绕线机构和所述驱动辊后连接至所述充电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内桩体、绕线机构及驱动辊的设计,能够对所述电缆线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长度进行控制,避免电缆线被碾压,操作简单便捷,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An Embedded Charging Pil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入式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嵌入式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电动车)的必备的基础设施,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目前在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的利用,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日益扩大,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量的快速增加,充电桩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多成长方体状,树立于停车位的尾部,当电动车需要充电时,将电动车驶入该停车位内,然后将充电桩中的充电接头连接至电动车上的充电口,进而使充电桩对电动车执行充电操作。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至少具有如下技术问题:由于充电桩设置于停车位的尾部,如果电动车的驾驶人员出现误操作时,容易使电动车撞上该充电桩,进而使充电桩损坏,使充电桩无法对电动车进行充电,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充电桩的输出电流高达几十或者几百安培)。另外,充电桩本体与充电头之间附带的长长的电缆线杂乱的放置在地面上,容易被汽车碾压,虽然现在的电缆线能够抵抗一定程度的碾压,但是长期、反复的碾压仍然会对电缆线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嵌入式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致力于解决前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或者之一。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一种嵌入式充电桩,包括内桩体,所述内桩体嵌入式的安装在地面内,所述内桩体具有容置腔;外桩体,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上方;充电头,可拆卸的固定在外桩体上;交直流转换单元,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绕线机构,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驱动辊,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绕线机构的末端;电缆线,所述电缆线的一端连接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另一端穿过所述绕线机构和所述驱动辊后连接至所述充电头;其中,所述绕线机构与所述驱动辊保持同步正向或者反向运动,进而对所述电缆线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长度进行控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绕线机构包括上支架;至少一个上转动辊,至少一个所述上转动辊与所述上支架转动连接;下支架,设置于所述上支架的下方;至少一个下转动辊,至少一个下转动辊与所述下支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下转动辊的位置相对应;驱动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支架与所述内桩体之间和/或所述下支架与所述内桩体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所述绕线机构及所述驱动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卡紧爪,所述卡紧爪设置于所述外桩体上,所述卡紧爪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卡紧爪的卡紧与松开,以实现对充电头的可拆卸的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人机交互单元和刷卡单元,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及刷卡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外桩体上,且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和刷卡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固定端子,所述固定端子设置于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与所述电缆线的连接处,所述固定端子抓紧电缆线的端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嵌入式充电桩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刷卡单元获取用户信息并传递至控制器;通过人机交互单元进行充电时间或者充电量设置;控制器控制卡紧爪松开,使用户能够将充电头取下,同时绕线机构与驱动辊同步运动,将位于内桩体的容置腔内的电缆线部分送出;充电完毕后,将充电头放回卡紧爪处,控制器控制卡紧爪再次卡紧,绕线机构与驱动辊同步反向运动,将从内桩体的容置腔内送出的电缆线部分收回容置腔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内桩体、绕线机构及驱动辊的设计,能够将电缆线的主体部分容置于内桩体的容置腔中,需要进行充电操作的时候,绕线机构及驱动辊将部分位于容置腔内的电缆线放出容置腔外,使充电头的活动范围增大,不影响用户的充电操作,充电完成后,再收回该部分电缆线,避免电缆线被碾压,操作简单便捷,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另外,内桩体的设计,能够将重要的部件放置于其中,进而避免被汽车撞击损坏,具有更佳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绕线机构的局部详图。图中,1-内桩体,2-外桩体,3-控制器,4-交直流转换单元,5-电缆线,6-充电头,7-绕线机构,71-上支架,72-上转动辊,73-下支架,74-下转动辊,75-驱动气缸,8-人机交互单元,9-刷卡单元,10-卡紧爪,11-驱动辊,12-固定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嵌入式充电桩,包括内桩体,所述内桩体嵌入式的安装在地面内,所述内桩体具有容置腔;外桩体,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上方;充电头,可拆卸的固定在外桩体上;交直流转换单元,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绕线机构,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驱动辊,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绕线机构的末端;电缆线,所述电缆线的一端连接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另一端穿过所述绕线机构和所述驱动辊后连接至所述充电头;其中,所述绕线机构与所述驱动辊保持同步正向或者反向运动,进而对所述电缆线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长度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中,当需要使用充电头时,绕线机构与所述驱动辊同步正向运转,将位于容置腔内的电缆线的部分推出至容置腔的外部,进而使位于驱动辊与充电头之间的电缆线的长度增加,即增加了充电头的活动范围,使用户能够便捷的将充电头插入汽车的充电口进行充电操作,当用户充电完毕后,拔出所述充电头,然后将充电头复位归还后,驱动辊与绕线机构同步反向运转,将原先推出容置腔的部分电缆线在收回容置腔内,使暴露在容置腔外部的电缆线的长度有限,避免电缆线被汽车碾压。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内桩体、绕线机构及驱动辊的设计,能够将电缆线的主体部分容置于内桩体的容置腔中,需要进行充电操作的时候,绕线机构及驱动辊将部分位于容置腔内的电缆线放出容置腔外,使充电头的活动范围增大,不影响用户的充电操作,充电完成后,再收回该部分电缆线,避免电缆线被碾压,操作简单便捷,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嵌入式充电桩,包括内桩体1;具体的,所述内桩体1嵌入式的安装在地面内,所述内桩体1具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纳重要的元器件,将内桩体1设置于地面内,能够避免内桩体1以及容置于容置腔内的重要元器件被汽车碰撞的危险,相对于传统充电桩而言,具有更佳的安全性。具体的,所述内桩体1内设置有交直流转换单元4及控制器3,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4与所述控制器3电性连接。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4用于将交流市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而输出至电动车的电池中,实现为电动车充电操作,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4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市面上的常规产品,例如选用型号为UR50030系列充电模块,或者型号为UR75020系列充电模块。外桩体2;具体的,所述外桩体2设置于所述内桩体1的上方,外桩体2用于放置无法放置在内桩体1中的元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入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桩体,所述内桩体嵌入式的安装在地面内,所述内桩体具有容置腔;外桩体,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上方;充电头,可拆卸的固定在外桩体上;交直流转换单元,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绕线机构,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驱动辊,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绕线机构的末端;电缆线,所述电缆线的一端连接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另一端穿过所述绕线机构和所述驱动辊后连接至所述充电头;其中,所述绕线机构与所述驱动辊保持同步正向或者反向运动,进而对所述电缆线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长度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桩体,所述内桩体嵌入式的安装在地面内,所述内桩体具有容置腔;外桩体,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上方;充电头,可拆卸的固定在外桩体上;交直流转换单元,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绕线机构,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驱动辊,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绕线机构的末端;电缆线,所述电缆线的一端连接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另一端穿过所述绕线机构和所述驱动辊后连接至所述充电头;其中,所述绕线机构与所述驱动辊保持同步正向或者反向运动,进而对所述电缆线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长度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构包括上支架;至少一个上转动辊,至少一个所述上转动辊与所述上支架转动连接;下支架,设置于所述上支架的下方;至少一个下转动辊,至少一个下转动辊与所述下支架转动连接,且与所述下转动辊的位置相对应;驱动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支架与所述内桩体之间和/或所述下支架与所述内桩体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内桩体的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汪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创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