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单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85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单车充电桩,包括壳体和控制单元,所述壳体包括有箱体和前门,所述前门通过铰链与箱体转动铰接,所述控制单元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腔后端面,所述箱体的内腔后端面右侧设有投币器,所述箱体的顶端面设有GPRS通讯模块,所述前门内嵌有显示单元和若干个上下均匀间隔分布且控制显示单元的按钮,所述前门的前端面上端设有二维码和读卡器,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有外接插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电单车集中放置点、车棚等电单车充电的问题,方便物业公司或充电运营公司管理,具有充满即停,过载即止、功率检测,异常则断,实时到帐、远程监控、远程管理,确保充电安全。

A charging pile for electric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单车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电单车集中放置充电应用
,具体为一种电单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电单车已经成为全民出行工具首选之一,但其产生的种种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所以电单车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用电不安全,充电过头没有提示导致电池燃烧引起火灾等消防安全隐患;高层住宅用户为充电把电池拆回家抬上抬下,使用不方便;经常拆卸电池影响电池及电动车寿命;小区内没有集中停车棚,电动车乱停乱放严重,导致车辆无法通行,小区现象受损,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进行维护;由于推车上楼充电和提着电瓶上楼充电非常麻烦,很多用户冒险私拉电线,很容易造成漏电、短路、火灾等事故;各地政府、消防、安监部门出台文件要求物业针对小区电单车进行集中安全管理,在户外停放如果没有安全充电设备则无法充电。所以这里设计生产了一种电单车充电桩,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单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单车充电桩,包括壳体和控制单元,所述壳体包括有箱体和前门,所述前门通过铰链与箱体转动铰接,所述控制单元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腔后端面,所述控制单元集成有计费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单车充电桩,包括壳体(1)和控制单元(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有箱体(3)和前门(2),所述前门(2)通过铰链与箱体(3)转动铰接,所述控制单元(9)固定安装在箱体(3)的内腔后端面,所述控制单元(9)集成有计费和监控系统,所述箱体(3)的内腔右上端设有与控制单元(9)连接的电源开关(8),所述箱体(3)的内腔后端面右侧设有投币器(5),所述箱体(3)的顶端面设有GPRS通讯模块(10),所述箱体(3)的内腔底端面左侧设有喇叭(4),所述前门(2)内嵌有显示单元(11)和若干个上下均匀间隔分布且控制显示单元(11)的按钮(15),所述前门(2)的前端面上端设有二维码(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单车充电桩,包括壳体(1)和控制单元(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有箱体(3)和前门(2),所述前门(2)通过铰链与箱体(3)转动铰接,所述控制单元(9)固定安装在箱体(3)的内腔后端面,所述控制单元(9)集成有计费和监控系统,所述箱体(3)的内腔右上端设有与控制单元(9)连接的电源开关(8),所述箱体(3)的内腔后端面右侧设有投币器(5),所述箱体(3)的顶端面设有GPRS通讯模块(10),所述箱体(3)的内腔底端面左侧设有喇叭(4),所述前门(2)内嵌有显示单元(11)和若干个上下均匀间隔分布且控制显示单元(11)的按钮(15),所述前门(2)的前端面上端设有二维码(13)和读卡器(14),所述投币器(5)、二维码(13)和读卡器(14)均与控制单元(9)连接,所述控制单元(9)通过导线与喇叭(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张宏坤杨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润诚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