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20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其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安装于釜体上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搅拌轴以及固定于搅拌轴上的若干搅拌桨,所述搅拌轴上端贯穿釜体且釜体内部与搅拌轴同轴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壁与搅拌轴外壁抵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截面呈多边形的插轴,所述搅拌轴上端开设有供插轴插接的插槽;所述搅拌轴外壁还套设有仅能相对搅拌轴周向转动的连接套;所述釜体内还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上开设有沿转动杆轴线倾斜的环形槽,所述连接套外壁上固定有一端插接于环形槽且沿环形槽轨迹位移的插杆,所述套筒沿其轴向开设有供插杆上下位移的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增强对物料的搅拌混合效果。

Reaction ke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生产聚苯乙烯共聚物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现有中公开号为CN20570053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内外调节温度反应釜,包括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夹套、搅拌器和反应釜支架,搅拌器包括伺服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搅拌桨固定于搅拌轴上,搅拌轴上端与伺服电机连接,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搅拌桨转动,实现物料混合工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反应釜的搅拌装置仅能在恒定旋转范围内,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导致物料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层流,导致其物料搅拌混合得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釜,具有搅拌桨转动过程中,做上下位移运动,避免物料在搅拌过程中形成层流,增强对物料的搅拌混合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安装于釜体上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搅拌轴以及固定于搅拌轴上的若干搅拌桨,所述搅拌轴上端贯穿釜体且釜体内部与搅拌轴同轴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壁与搅拌轴外壁抵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截面呈多边形的插轴,所述搅拌轴上端开设有供插轴插接的插槽;所述搅拌轴外壁还套设有仅能相对搅拌轴周向转动的连接套;所述釜体内还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上开设有沿转动杆轴线倾斜的环形槽,所述连接套外壁上固定有一端插接于环形槽且沿环形槽轨迹位移的插杆,所述套筒沿其轴向开设有供插杆上下位移的滑槽;所述釜体上还设置有驱动转动杆自转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套筒给与搅拌轴上下位移的导向作用,再通过电机带动插轴转动,使其插轴与插槽的配合驱使搅拌轴转动,从而实现搅拌桨的转动工作;通过转动杆外壁的倾斜环形槽与插杆的滑动连接作用以及套筒上开设的滑槽仅供插杆上下位移工作,使其驱动件驱动转动杆转动过程中,倾斜环形槽驱使插杆做上下位移工作,带动搅拌轴的上下位移工作;从而搅拌桨周向转动的同时,驱使搅拌桨做上下位移,改变对物料的搅拌范围,避免物料搅拌过程中出现层流,增强对物料搅拌混合的效果;进而通过环形槽与插杆的插接配合工作,限制搅拌轴仅能在环形槽的高度范围间进行上下位移,防止搅拌轴掉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同轴固定于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一、以及与转动杆同轴固定且与齿轮一啮合的齿轮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轮一与齿轮二的啮合作用力,使其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过程中,同时可实现带动转动杆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的外径比为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轮一与齿轮二的外径比差,使其电机带动搅拌轴快速转动过程中,可低速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驱使搅拌轴更为稳定的上下位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轴包括处于同一轴线上的上轴和下轴,上轴与下轴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上轴通过支架同轴固定有齿圈,所述齿圈内沿其轴向均匀啮合有若干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转动连接于齿圈上,所述下轴同轴固定有同时与所有行星齿轮啮合的太阳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带动上轴自转,进而通过支架带动齿圈自转,齿圈自转过程中,带动行星齿轮随齿圈转动的同时,行星齿轮在同时与齿圈以及太阳齿轮的啮合作用下自转,从而带动太阳齿轮相对齿圈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下轴相对上轴反向转动,使其电机单向转动过程中,可实现上轴、下轴的反向转动,对物料起到充分搅拌混合的作用,从而减少其电机的损伤,能够有效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轴上端同轴固定有轴承一,所述上轴下端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同时紧固于上轴以及轴承一外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箍将轴承一固定于上轴上,实现上轴与下轴的轴向固定,使其下轴仅能相对上轴周向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箍内壁沿其上轴轴线方向设置有两组定位块,所述上轴与轴承一外壁分别开设有供定位块插接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箍内壁两组定位块分别与上轴、轴承一上的定位槽插接配合关系,增强对上轴与下轴之间的轴向固定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驱使搅拌桨自转的过程中,沿釜体竖直方向上下位移,改变搅拌桨对物料的搅拌范围,从而避免物料搅拌过程中产生层流,增强对物料的搅拌混合效果;2.通过上轴、下轴同步反向转动,使其釜体内上、下部分物料反向旋转,相互间形成对冲力,驱使物料间混合的更加充分,使其电机可保持同向转动,即可实现物料间的混合充分工作,减少对电机本身的损伤,有效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转动杆与连接套连接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图1中齿圈、行星齿轮、太阳齿轮连接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图1中上轴、下轴之间连接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釜体;2、套筒;3、搅拌装置;31、电机;32、搅拌轴;321、上轴;322、下轴;33、搅拌桨;4、转动杆;5、连接套;6、插杆;7、插轴;8、插槽;9、环形槽;10、齿轮一;11、齿轮二;12、滑槽;13、支架;14、齿圈;15、行星齿轮;16、太阳齿轮;17、卡箍;18、轴承一;19、连接柱;20、定位块;21、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搅拌装置3,搅拌装置3包括电机31、搅拌轴32以及搅拌桨33,电机31固定于釜体1上端,搅拌轴32与釜体1同轴线设置且伸入釜体1内部,搅拌轴32上端与电机3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搅拌桨33固定于搅拌轴32处于釜体1内的一段上;电机31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连通,通电时,带动搅拌轴32自转,对釜体1内物料进行搅拌。参照图1和2,上述釜体1内固定有一与搅拌轴32同轴线设置的套筒2,套筒2内径与搅拌轴32外径同等大小,搅拌轴32插接于套筒2内,且处于套筒2内的一段上套设有一连接套5,搅拌轴32外壁上开设有一圈凹槽,连接套5套接于凹槽内仅能相对搅拌轴32转动的同时外壁与搅拌轴32外壁齐平;电机31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截面为多边形的插轴7,搅拌轴32上供插轴7插接的插槽8;釜体1内还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杆4,转动杆4外壁上开设有一沿转动杆4轴线方向倾斜的环形槽9,连接套5外壁上固定有一一端插接于环形槽9内的插杆6,插杆6为圆柱;套筒2外壁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一宽度与插杆6直径同等的滑槽12,通过一驱动件带动转动杆4转动的同时,驱使插杆6带动连接套5上下位移,且连接套5上下位移过程中,插轴7始终插接于搅拌轴32的插槽8内。本实施例中,插杆6与插槽8的截面均呈正六边形;环形槽9的倾斜角度为45°-60°。上述驱动件包括齿轮一10、齿轮二11,齿轮一10与电机3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齿轮二11与转动杆4同轴固定且与齿轮一10啮合;齿轮一10与齿轮二11的外径比为1:5。电机31转动过程中,同时带动转动杆4以及搅拌轴32自转。本实施例中,齿轮二11、转动杆4以及插杆6沿搅拌轴32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齿轮二11同时与齿轮一10啮合。参照图1和,4,上述搅拌轴32包括由处于同一轴线的上轴321与下轴322构成,下轴3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安装于釜体(1)上的电机(31)、与电机(31)连接的搅拌轴(32)以及固定于搅拌轴(32)上的若干搅拌桨(3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32)上端贯穿釜体(1)且釜体(1)内部与搅拌轴(32)同轴设置有套筒(2),所述套筒(2)内壁与搅拌轴(32)外壁抵接,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截面呈多边形的插轴(7),所述搅拌轴(32)上端开设有供插轴(7)插接的插槽(8);所述搅拌轴(32)外壁还套设有仅能相对搅拌轴(32)周向转动的连接套(5);所述釜体(1)内还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外壁上开设有沿转动杆(4)轴线倾斜的环形槽(9),所述连接套(5)外壁上固定有一端插接于环形槽(9)且沿环形槽(9)轨迹位移的插杆(6),所述套筒(2)沿其轴向开设有供插杆(6)上下位移的滑槽(12);所述釜体(1)上还设置有驱动转动杆(4)自转的驱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安装于釜体(1)上的电机(31)、与电机(31)连接的搅拌轴(32)以及固定于搅拌轴(32)上的若干搅拌桨(3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32)上端贯穿釜体(1)且釜体(1)内部与搅拌轴(32)同轴设置有套筒(2),所述套筒(2)内壁与搅拌轴(32)外壁抵接,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截面呈多边形的插轴(7),所述搅拌轴(32)上端开设有供插轴(7)插接的插槽(8);所述搅拌轴(32)外壁还套设有仅能相对搅拌轴(32)周向转动的连接套(5);所述釜体(1)内还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外壁上开设有沿转动杆(4)轴线倾斜的环形槽(9),所述连接套(5)外壁上固定有一端插接于环形槽(9)且沿环形槽(9)轨迹位移的插杆(6),所述套筒(2)沿其轴向开设有供插杆(6)上下位移的滑槽(12);所述釜体(1)上还设置有驱动转动杆(4)自转的驱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同轴固定于电机(31)输出轴上的齿轮一(10)、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