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盘突出理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93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椎间盘突出理疗床,包括第一床架,所述第一床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端通过卡槽活动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右端通过第一铰链活动铰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上盖板的上端设有第一把手,所述上盖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传热垫,所述第一床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床架。该椎间盘突出理疗床通过第四锥齿轮和螺丝等部件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在理疗床上安装升降装置,通过电热丝垫和传热垫等部件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在理疗床上安装便于拆卸的发热装置。

A physiotherapy bed fo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椎间盘突出理疗床
本技术涉及理疗床
,具体为一种椎间盘突出理疗床。
技术介绍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个多发病,常见病,它主要因椎间盘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等,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群。目前,我国使用的理疗床没有可以缓解疼痛的发热装置,也没有针对椎间盘突出安装可以升降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间盘突出理疗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椎间盘突出理疗床,包括第一床架,所述第一床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端通过卡槽活动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右端通过第一铰链活动铰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上盖板的上端设有第一把手,所述上盖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传热垫;所述第一床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床架,所述第二床架的左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盘壳,所述转盘壳的内部通过第三限位槽活动卡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穿过第一穿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部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丝,所述螺丝的上端穿过第二穿孔接触连接有第三床架。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通过暗槽活动卡接有电热丝垫。优选的,所述第四锥齿轮的后部中央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表面活动卡接在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外表面活动卡接在第二限位槽。优选的,所述第二床架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床头,所述第二床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床架的右下端固定连接有床尾,所述第二床架的上端通过第二铰链活动铰接有第三床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椎间盘突出理疗床通过第四锥齿轮和螺丝等部件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在理疗床上安装升降装置,通过电热丝垫和传热垫等部件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在理疗床上安装便于拆卸的发热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B处放大图。图中:1第一床架、2第二床架、3床头、4第一铰链、5第二铰链、6转轴、7第一穿孔、8第一锥齿轮、9第一限位槽、10第三床架、11第二限位槽、12螺纹孔、13第二锥齿轮、14第一固定块、15第二穿孔、16螺丝、17床尾、18第一把手、19暗槽、20卡块、21卡槽、22第二固定块、23上盖板、24传热垫、25电热丝垫、26转盘壳、27第三锥齿轮、28第二把手、29第三固定块、30第三限位槽、31第四锥齿轮、32传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椎间盘突出理疗床,包括第一床架1,第一床架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2,第二固定块22的左端通过卡槽21活动卡接有卡块20,卡块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盖板23,上盖板23的右端通过第一铰链4活动铰接有第二固定块22,上盖板23的上端设有第一把手18,向右拉动第一把手18,通过第一铰链4带动上盖板23向右摆动,卡块20脱离卡槽21,上盖板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传热垫24;第一床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床架2,第二床架2的左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9,第三固定块2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盘壳26,转盘壳26的内部通过第三限位槽30活动卡接有第四锥齿轮31,第四锥齿轮31可以在第三限位槽30内转动,第四锥齿轮31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7,当第四锥齿轮31转动时,通过啮合作用带动第三锥齿轮27转动,第三锥齿轮2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右端穿过第一穿孔7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当第三锥齿轮27转动时,通过转轴6使得第一锥齿轮8同步转动,第一锥齿轮8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当第一锥齿轮8转动时,通过啮合作用使得第二锥齿轮13转动,第二锥齿轮13的中部通过螺纹孔12螺纹连接有螺丝16,螺丝16的上端穿过第二穿孔15接触连接有第三床架10,当第二锥齿轮13转动时带动内部螺纹孔12转动,螺纹孔12通过螺纹带动螺丝16向上或向下转动,当螺丝16向上转动时,螺丝16的上端推动第三床架10,第三床架10通过第二铰链5实现摆动。第二固定块22的内部通过暗槽19活动卡接有电热丝垫25,电热丝垫25的型号为JGD-34,通过开关与室内电源串联,电热丝垫25发热,经传热垫24将热量向上传递。第四锥齿轮31的后部中央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2,传动杆3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28,转动第二把手28,第二把手28通过传动杆32带动第四锥齿轮31转动。第一锥齿轮8的外表面活动卡接在第一限位槽9内,第一限位槽9限制第一锥齿轮8移动,第二锥齿轮13的外表面活动卡接在第二限位槽11,第二限位槽11限制第二锥齿轮13移动。第二床架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床头3,第二床架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4,第二床架2的右下端固定连接有床尾17,第二床架2的上端通过第二铰链5活动铰接有第三床架10,第二铰链5可以使第三床架10摆动。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在使用时,向右拉动第一把手18,通过第一铰链4带动上盖板23向右摆动,卡块20脱离卡槽21,将电热丝垫25放置在暗槽19内,向左摆动第一把手18,使得卡块20卡接在卡槽21内,平躺在床上,电热丝垫25发热,经传热垫24将热量向上传递,作用于椎部,缓解疼痛,这种做法实现了在理疗床的内部安置方便拆卸的发热装置,缓解椎部疼痛,趴在床上,摇动第二把手28,第二把手28通过传动杆32带动第四锥齿轮31转动,当第四锥齿轮31转动时,通过啮合作用带动第三锥齿轮27转动,第三锥齿轮27通过转轴6使得第一锥齿轮8同步转动,第一锥齿轮8通过啮合作用使得第二锥齿轮13转动,当第二锥齿轮13转动时带动内部螺纹孔12转动,螺纹孔12通过螺纹带动螺丝16向上或向下转动,当螺丝16向上转动时,螺丝16的上端推动第三床架10,使得尾部高度升高,通过这种做法将人体下半身抬高,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变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间盘突出理疗床,包括第一床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架(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2),所述第二固定块(22)的左端通过卡槽(21)活动卡接有卡块(20),所述卡块(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盖板(23),所述上盖板(23)的右端通过第一铰链(4)活动铰接有第二固定块(22),所述上盖板(23)的上端设有第一把手(18),所述上盖板(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传热垫(24);所述第一床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床架(2),所述第二床架(2)的左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9),所述第三固定块(2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盘壳(26),所述转盘壳(26)的内部通过第三限位槽(30)活动卡接有第四锥齿轮(31),所述第四锥齿轮(31)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7),所述第三锥齿轮(2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右端穿过第一穿孔(7)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所述第一锥齿轮(8)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所述第二锥齿轮(13)的中部通过螺纹孔(12)螺纹连接有螺丝(16),所述螺丝(16)的上端穿过第二穿孔(15)接触连接有第三床架(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盘突出理疗床,包括第一床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架(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2),所述第二固定块(22)的左端通过卡槽(21)活动卡接有卡块(20),所述卡块(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盖板(23),所述上盖板(23)的右端通过第一铰链(4)活动铰接有第二固定块(22),所述上盖板(23)的上端设有第一把手(18),所述上盖板(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传热垫(24);所述第一床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床架(2),所述第二床架(2)的左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9),所述第三固定块(2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盘壳(26),所述转盘壳(26)的内部通过第三限位槽(30)活动卡接有第四锥齿轮(31),所述第四锥齿轮(31)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7),所述第三锥齿轮(2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右端穿过第一穿孔(7)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所述第一锥齿轮(8)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所述第二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敬新冯俊熙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依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