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联离子交换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子交换
,尤其涉及一种多联离子交换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当水在大气中凝聚时,会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弱酸碳酸。该酸最终随雨落到地上,然后流过土壤上部到达岩石层,碳酸溶解了石灰(碳酸钙和碳酸镁),中和,并同时变硬。硬水有暂时性及永久性之分,暂时性硬水通常关系到钙和镁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这类结晶可长期存在水中,直到气压或温度出现变化,使水分变成超饱和,造成沉淀物,附在热表面或粗糙表面上,如管道和热交换器内,即形成硬水垢;永久性硬水主要关系到硫酸钙及硫酸镁,是不会受到热和气压变化影响,但如水分被蒸发,依旧会留下并形成硬水垢。通常将含有微量或不含Ca2+、Mg2+等离子的水叫做软水,而将含有较多量的Ca2+、Mg2+等离子的水叫做硬水。水的总硬度是指水中所含的Ca2+、Mg2+等离子的总量。水中所含的Ca、Mg的酸式碳酸盐加热时易分解而析出沉淀,由这类盐所形成的硬度称为暂时硬度。而由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所形成的硬度称为永久硬度。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的总和称为总硬度。电子工程用水、实验室用水、工业用水、饮用水以及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联离子交换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瓶(1)、过滤器(2)、中空旋塞(3)、吸附包(4)、多孔挡板(5)、引流槽(6)、层析柱(7)、离子交换树脂(8)、砂板(9)、第一缓冲球(10)、三通阀(11)、一级出水口(12)、下级连接口(13)、第二缓冲球(14)、进气阀(15)、泵连接口(16)、蠕动泵(17)及软化水出口(18),所述层析柱(7)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级层析柱、第二级层析柱;第一级层析柱和第二级层析柱均顶部设置有中空旋塞(3),下部设置有砂板(9),内部填装有离子交换树脂(8),其中中空旋塞(3)为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中空旋塞(3)的空腔内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离子交换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瓶(1)、过滤器(2)、中空旋塞(3)、吸附包(4)、多孔挡板(5)、引流槽(6)、层析柱(7)、离子交换树脂(8)、砂板(9)、第一缓冲球(10)、三通阀(11)、一级出水口(12)、下级连接口(13)、第二缓冲球(14)、进气阀(15)、泵连接口(16)、蠕动泵(17)及软化水出口(18),所述层析柱(7)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级层析柱、第二级层析柱;第一级层析柱和第二级层析柱均顶部设置有中空旋塞(3),下部设置有砂板(9),内部填装有离子交换树脂(8),其中中空旋塞(3)为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中空旋塞(3)的空腔内设置有吸附包(4);吸附包(4)通过具有卡板(20)的多孔挡板(5)固定在中空旋塞(3)的空腔内;中空旋塞(3)的底部设置有引流槽(6),引流槽(6)呈倾斜布置;所述砂板(9)与层析柱(7)同轴,砂板(9)的外边缘与层析柱(7)内壁接触;所述过滤器(2)置于储液瓶(1)底部通过导管与设置在第一级层析柱上的中空旋塞(3)顶部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球(10)设置在第一级层析柱底部出口处,第一缓冲球(10)的出口与三通阀(11)的进口连接,三通阀(11)的第一出口与下级连接口(13)连通,三通阀(11)的第二出口与一级出水口(12)连接;所述下级连接口(13)通过导管与第二级层析柱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球(14)设置在第二级层析柱底部出口处,第二缓冲球(14)上设置有进气阀(15),第二缓冲球(14)的泵连接口(16)处接有蠕动泵(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娟,祝元源,杨焕欣,王为玲,高英,金婉琳,杨海斌,韦冬音,蓝小清,贺佳佳,刘观凤,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