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脂浸出车间用的尾气吸收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884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油脂浸出车间用的尾气吸收系统及工艺,尾气吸收系统包括尾气预处理单元,其将尾气中颗粒和水雾滤除;石蜡油吸收单元;活性炭吸附单元,其包括与石蜡油吸收塔的排气端部连通的活性炭吸附塔、能够对活性炭吸附塔进行溶剂脱附的脱附组件,其中活性炭吸附塔至少有两个,并分成两组,一组为工作组,另一组为备用组,当工作组处于吸附饱和状态时,备用组与石蜡油吸收塔连通,脱附组件自动对处于饱和状态下的工作组进行脱附。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将尾气的中溶剂实现95%~99.9%的回收率,而且排空时气体中的溶剂浓度控制在0.08~0.1g/m

A Tail Gas Absorption System and Technology for Oil Leaching Works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脂浸出车间用的尾气吸收系统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脂浸出车间用的尾气吸收系统,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油脂浸出车间用的尾气吸收工艺。
技术介绍
在食用油脂浸出车间生产过程中,浸出的油料是油料的预榨饼、油料的生坯或油料的膨化颗粒,由于这些油料有一定的空隙率,在进入浸出系统时总要带入一定量的空气;混合油汽提和湿粕脱溶时均有直接蒸汽喷入,同样要带入一部分空气进入浸出系统中;以及由于各个设备密封不好,特别是负压蒸发工艺,也有少量的空气进入。这些空气和溶剂接触,有挥发的溶剂气体分子,这类气体分子使空气饱和,形成含溶剂的空气,把这种气体称作自由气体,也称为尾气,对这种气体进行处理或回收的装置称为尾气吸收系统。由于这部份气体不能被冷凝器所冷凝,长期聚集会增加容器内的压力,若不及时排出,将会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引起危险事故的发生。同时,这部份气体中混有大量的溶剂,如直接排放,不但会增加溶耗,增加成本,而且会污染环境,所以,在尾气排空前一定要对其中的溶剂进行回收。由上述所知,在油脂浸出车间各个设备排出的空气中,始终含有一定数量的溶剂蒸汽。溶剂蒸汽在自身气体中的含量,取决于溶剂馏分的组成,以及取决于冷凝器的温度。通常这种自由气体中的溶剂是在回收装置即尾气吸收系统中进行回收的。目前国内外吸收的方法如下:采用冷冻剂冷冻回收方法;利用石蜡油或者植物油吸收回收方法(液体吸收);利用活性炭吸附回收方法(固体吸附)。这些方法的选择有限制,取决于溶剂蒸气在它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中的浓度,冷冻法回收应用于浓度170~250g/m3时;石蜡油或植物油回收应用于浓度140~170g/m3时;活性炭回收应用于浓度50~140g/m3时,如果溶剂浓度超过这些范围,则吸收溶剂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一般情况下,石蜡油吸收回收方法利用最多。具体的,采用冷冻剂冷冻回收方法分为低温水冷却回收和制冷剂冷冻回收两种。低温水采用温度为7~15℃的地下水,不循环使用,这种方法溶剂回收率较低,且大量使用地下水,故新建或改造的油脂加工厂不会采用。制冷剂主要用冷却温度为-20~-10℃的制冷剂,常用的有氨和氟里昂,存在对食用油的污染的风险,也不利于环保,操作时控制非常麻烦,最多能回收自由气体中所含溶剂的60%,效果并不理想。至于采用液体吸收方法,其以石蜡油为吸收剂,所采用的设备是吸收塔和解析塔,但是经过石蜡油吸收后,所排放的尾气溶剂含量,预计回收率为80%~90%左右,致使溶剂回收率偏低,这样一来,食用油脂浸出车间的溶剂消耗量控制在1.5~2.5kg/(t原料)之间,无法再进一步降低,同时所排放气体很难符合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这对油脂加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成本压力和环保压力。针对活性炭吸附回收方法,其具有很好的回收效果,但是它存在三个问题,即吸附热和解析热的产生,溶剂气体集聚达到爆炸极限,活性炭吸附和再生的操作是间歇操作的,因此它的运用因上述操作麻烦和不安全的因素而受到极大限制,实际上现在在工业上很少采用了。(活性炭的吸附热是相当大的,约每吸附1g溶剂就要产生347~695J的热量,这热量如不排除就会积聚在活性炭床上,使温度很快上升,遇空气会造成自燃。另外,自由气体进入活性炭床,它的组成就不断改变,不可避免达到爆炸极限。因此活性炭吸附虽然效果很好,但是存在局部过热和爆炸极限问题。)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所采用的三种吸收方法均存在严重的缺陷,在生产过程中为避免这些缺陷带来的麻烦甚至是事故,必须配置大量的配套设备进行控制,必须配备专门岗位人员进行监控和操作,并制订严格的管理措施,必须在浸出车间里为它设计专门的设备平台,等等,因此在投资、生产成本、吸收效果、环保、食品安全等方面,存在技术性问题和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油脂浸出车间用的尾气吸收系统。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油脂浸出车间用的尾气吸收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脂浸出车间用的尾气吸收系统,其包括:石蜡油吸收单元,其包括与油脂浸出车间排气端部连通的石蜡油吸收塔、解析塔、第一冷凝器、以及第一溶剂回收器,其中解析塔能够将石蜡油吸收塔内石蜡油中所含有的溶剂解析出来,第一冷凝器将解析塔所解析后的气体液化,第一溶剂回收器将液化后的溶剂与石蜡油分离并回收;尾气预处理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的石蜡油吸收塔与油脂浸出车间排气端部之间且能够将尾气中颗粒和水雾滤除;活性炭吸附单元,其包括与所述石蜡油吸收塔的排气端部连通的活性炭吸附塔、能够对活性炭吸附塔进行溶剂脱附的脱附组件,其中活性炭吸附塔至少有两个,并分成两组,一组为工作组,另一组为备用组,当工作组处于吸附饱和状态时,备用组与石蜡油吸收塔连通,脱附组件自动对处于饱和状态下的工作组进行脱附。优选地,活性炭吸附塔有两个,一个为工作组,一个为备用组;尾气吸收系统还包括用于将两个活性炭吸附塔与石蜡油吸收塔排气端部相连通的三通阀Ⅰ,当吸附时,三通阀Ⅰ将两个中的一个活性炭吸附塔与石蜡油吸收塔连通;当一个活性炭吸附塔吸附饱和状态时,处于饱和状态的活性炭吸附塔停止通入自石蜡油吸收塔排出的气体,三通阀Ⅰ切换将另一个活性炭吸附塔与石蜡油吸收塔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脱附组件包括设置在每个活性炭吸附塔的排尾气通道中且用于监控排出尾气流量的监控器、与监控器连通且能够对活性炭吸附塔进行脱附的脱附机构、以及与监控器和脱附机构相连通的PLC控制器,其中监控器具有设定模块,当所监测值小于或等于设定模块所设定值时,PLC控制器驱使三通阀Ⅰ切换,且脱附机构对处于饱和状态的活性炭吸附塔进行脱附。在此,申请人解释一下“设定值”,可以理解的活性炭吸附塔处于饱和状态下的“流量安全值”,只要等于或超过该限值,马上停止供尾气,进行脱附。优选地,脱附机构包括设置在气体管路上的三通阀Ⅱ、与三通阀Ⅱ连通的直接蒸汽加热部件、与每个活性炭吸附塔相连通的第二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的第二溶剂回收器、以及能够对活性炭吸附塔的活性炭吸附剂进行干燥和冷却以恢复活性炭吸附剂的吸附能力的辅助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每个活性炭吸附塔还具有一个溶剂回收通道,溶剂回收通道与第二冷凝器相连通,且在排尾气通道和溶剂回收通道上分别设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其中当活性炭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时,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二控制阀闭合;当处于脱附时,第二控制阀打开,第一控制阀闭合。优选地,辅助部件包括能够加入热或冷介质的交换器、用于将交换器所加热或冷却的气体送入待脱附活性炭吸附塔中的第一风机。具体的,热介质为蒸汽,冷介质为冷却水。优选地,活性炭吸附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活性炭吸附塔与石蜡油吸收塔连通管道上的第二风机。优选地,尾气预处理单元包括含有过滤组件的过滤器。此外,尾气吸收系统还包括阻火器、逆止阀、泄爆口、以及与石蜡油吸收单元和活性炭吸附单元相连通的氮气安全防护单元。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脂浸出车间用的尾气吸收工艺,该工艺采用了上述的油脂浸出车间用的尾气吸收系统,其步骤如下:1)、油脂浸出车间排出的尾气由所述尾气预处理单元将尾气中颗粒和水雾滤除,并通向所述石蜡油吸收单元;2)、由所述石蜡油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脂浸出车间用的尾气吸收系统,其包括:石蜡油吸收单元,其包括与油脂浸出车间排气端部连通的石蜡油吸收塔、解析塔、第一冷凝器、以及第一溶剂回收器,其中所述的解析塔能够将所述石蜡油吸收塔内石蜡油中所含有的溶剂解析出来,所述的第一冷凝器将所述解析塔所解析后的气体液化,所述第一溶剂回收器将液化后的溶剂与石蜡油分离并回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气吸收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石蜡油吸收塔与所述油脂浸出车间排气端部之间的尾气预处理单元、与所述石蜡油吸收塔排气端部连通的活性炭吸附单元,其中所述的尾气预处理单元能够将尾气中颗粒和水雾滤除,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单元包括与所述石蜡油吸收塔的排气端部连通的活性炭吸附塔、能够对所述活性炭吸附塔进行溶剂脱附的脱附组件,其中所述活性炭吸附塔至少有两个,并分成两组,一组为工作组,另一组为备用组,当所述工作组处于吸附饱和状态时,所述的备用组与所述石蜡油吸收塔连通,所述的脱附组件自动对处于饱和状态下的所述工作组进行脱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脂浸出车间用的尾气吸收系统,其包括:石蜡油吸收单元,其包括与油脂浸出车间排气端部连通的石蜡油吸收塔、解析塔、第一冷凝器、以及第一溶剂回收器,其中所述的解析塔能够将所述石蜡油吸收塔内石蜡油中所含有的溶剂解析出来,所述的第一冷凝器将所述解析塔所解析后的气体液化,所述第一溶剂回收器将液化后的溶剂与石蜡油分离并回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气吸收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石蜡油吸收塔与所述油脂浸出车间排气端部之间的尾气预处理单元、与所述石蜡油吸收塔排气端部连通的活性炭吸附单元,其中所述的尾气预处理单元能够将尾气中颗粒和水雾滤除,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单元包括与所述石蜡油吸收塔的排气端部连通的活性炭吸附塔、能够对所述活性炭吸附塔进行溶剂脱附的脱附组件,其中所述活性炭吸附塔至少有两个,并分成两组,一组为工作组,另一组为备用组,当所述工作组处于吸附饱和状态时,所述的备用组与所述石蜡油吸收塔连通,所述的脱附组件自动对处于饱和状态下的所述工作组进行脱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浸出车间用的尾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塔有两个,一个为所述工作组,一个为所述备用组;所述的尾气吸收系统还包括用于将两个所述活性炭吸附塔与所述石蜡油吸收塔排气端部相连通的三通阀Ⅰ,当吸附时,所述的三通阀Ⅰ将两个中的一个所述活性炭吸附塔与所述石蜡油吸收塔连通;当一个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塔吸附饱和状态时,处于饱和状态的所述活性炭吸附塔停止通入自所述石蜡油吸收塔排出的气体,所述的三通阀Ⅰ切换将另一个所述活性炭吸附塔与所述石蜡油吸收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脂浸出车间用的尾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附组件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排尾气通道中且用于监控排出尾气流量的监控器、与所述的监控器连通且能够对所述活性炭吸附塔进行脱附的脱附机构、以及与所述监控器和所述脱附机构相连通的PLC控制器,其中所述的监控器具有设定模块,当所监测值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模块所设定值时,所述的PLC控制器驱使所述的三通阀Ⅰ切换,且所述的脱附机构对处于饱和状态的所述活性炭吸附塔进行脱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脂浸出车间用的尾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附机构包括设置在气体管路上的三通阀Ⅱ、与所述三通阀Ⅱ连通的直接蒸汽加热部件、与每个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相连通的第二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连通的第二溶剂回收器、以及能够对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活性炭吸附剂进行干燥和冷却以恢复活性炭吸附剂的吸附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中马志强倪迅雷高建锋袁秋红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宝马油脂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