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关节喙突骨块移位把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843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关节喙突骨块移位把持器,包括呈X形结构的夹持钳,夹持钳具有两根交叉设置且借助销轴铰接的调节臂,调节臂的一端设有钳柄,另一端设有钳咀,钳咀包括与调节臂呈夹角设置的夹持臂,夹持臂的自由端竖直设有夹持板,两夹持板的夹持面相对设置,夹持板的顶部水平设有与肩关盂弧度相匹配的定位压板,两定位压板相对设于夹持板的内侧,且凸出夹持板远离钳柄的一端,两夹持板靠近钳柄的一端之间设有能够随钳咀开合的大小而调整位于其之间长度的定位钉板,定位钉板上均布开设有多个能够使固定钉穿过的钉孔。该把持器操作方便、稳定,缩短了手术时间。

A shoulder coracoid process bone displacement hol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关节喙突骨块移位把持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肩关节喙突骨块移位把持器。
技术介绍
肩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疾病,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和青少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通常所讲的肩关节脱位是指盂肱关节的脱位,即肱骨头滑出了肩胛盂这个平台,二者的连接出现了脱位。致病原因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等。临床表现为肩部活动受限和疼痛,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会形成习惯性脱位。根据致病因不同,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微创关节镜手术、植骨手术及手法复位等。如图3所示,当由于暴力造成肩关盂01边缘损坏则需要植骨手术修复。将喙突03割下一部分,磨平一面后与肩关盂01边缘借助固定钉固定,然后再打磨喙突03外表面,使其与肩关盂01的弧度相同,从而形成新的肩关盂01与肱骨头02配合。现有的植骨手术中采用普通的手术钳进行夹持喙突,由于该手术中空间较小,手术钳只能竖直夹持,操作不便,平稳性差,从而间接延长了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稳定的一种肩关节喙突骨块移位把持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肩关节喙突骨块移位把持器,包括呈X形结构的夹持钳,所述夹持钳具有两根交叉设置且借助销轴铰接的调节臂,所述调节臂的一端设有钳柄,另一端设有钳咀,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咀包括与调节臂呈夹角设置的夹持臂,所述夹持臂的自由端竖直设有夹持板,两夹持板的夹持面相对设置,所述夹持板的顶部水平设有与肩关盂弧度相匹配的定位压板,两定位压板相对设于夹持板的内侧,且凸出夹持板远离钳柄的一端,两夹持板靠近钳柄的一端之间设有能够随钳咀开合的大小而调整位于其之间长度的定位钉板,所述定位钉板上均布开设有多个能够使固定钉穿过的钉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定位钉板包括布有钉孔的孔板,所述孔板的两端均水平延伸有连接臂,所述两夹持板靠近钳柄的一端水平开设有与连接臂配合的调节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孔板的顶部设有竖直向上的手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臂包括间隔设置的三根。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臂的长度为0.5~1.5cm。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夹持板的顶部设有能够插入肌肉内的定位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该把持器的钳咀一端与钳柄一端呈夹角设置,操作时能够在钳咀伸入手术部位后,钳柄仍保持水平,符合常规的操作习惯,使得操作更加稳定、控制精准;其次,该把持器具有与肩关盂弧度相匹配的定位压板,定位压板能够使切割下的喙突在放置到肩关盂边缘时,二者的表面尽量对齐,减少打磨时间;然后,定位钉板一方面与夹持钳的活动配合,能够适用于不同体态的患者,以及根据需求切割合适大小的喙突,操作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定位钉板对固定钉起到导向的最用,尽量使固定钉水平打入,保证喙突与肩关盂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夹持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定位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人体肩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仅仅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肩关节喙突骨块移位把持器,包括呈X形结构的夹持钳10,所述夹持钳10具有两根交叉设置且借助销轴12铰接的调节臂11,所述调节臂11的一端设有钳柄13,另一端设有钳咀,所述钳咀包括与调节臂11呈夹角设置的夹持臂14,所述夹持臂14的自由端竖直设有夹持板15,两夹持板15的夹持面相对设置,所述夹持板15的顶部水平设有与肩关盂01弧度相匹配的定位压板16,两定位压板16相对设于夹持板15的内侧,且凸出夹持板15远离钳柄13的一端,两夹持板15靠近钳柄13的一端之间设有能够随钳咀开合的大小而调整位于其之间长度的定位钉板20,所述定位钉板20上均布开设有多个能够使固定钉穿过的钉孔21。该把持器在使用时,将钳咀的夹持臂14伸入手术的切口内,钳柄13位于人体外,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切割下合适尺寸的喙突02后,调节夹持钳10使两夹持板15夹持住喙突02取出进行打磨,然后将打磨后的一面与肩关盂01的边缘贴合,再通过定位钉板20将固定钉打入,将喙突02外表面打磨,使其修复肩关盂01边缘的磨损部位,与肩关盂01形成新的弧形结合面与肱骨头02配合。该把持器的钳咀一端与钳柄13一端呈夹角设置,其夹角为90°~120°,操作时能够在钳咀伸入手术部位后,钳柄13仍保持水平,符合常规的操作习惯,使得操作更加稳定、控制精准。其次,该把持器具有与肩关盂01弧度相匹配的定位压板16,定位压板16能够使切割下的喙突03在放置到肩关盂01边缘时,二者的表面尽量对齐,减少打磨时间。然后,定位钉板20一方面与夹持钳10活动配合,能够适用于不同体态的患者,以及根据需求切割合适大小的喙突03,将喙突03夹持牢,操作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定位钉板20对固定钉起到导向的最用,尽量使固定钉水平打入,保证喙突03与肩关盂01的连接强度。具体的,定位钉板20包括布有钉孔21的孔板22,所述孔板22的两端均水平延伸有连接臂23,所述两夹持板15靠近钳柄13的一端水平开设有与连接臂23配合的调节槽151。将连接臂23置于对应的调节槽151内,钳咀在开合时,连接臂23能够在调节槽151内滑动,从而改变定位钉板20位于两夹持板15之间的长度,使其操作灵活,不受定位钉板20限制。连接臂23包括间隔设置的三根,使得定位钉板20与夹持钳10连接更加稳定。且连接臂23的长度为0.5~1.5cm,使得两夹持板15的调节范围与1~3cm,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手术所需,又避免连接臂23过长影响定位钉板20的介入。为了便于将定位钉板20与夹持钳10连接配合,在孔板22的顶部设有竖直向上的手柄24。进一步的在夹持板15的顶部设有能够插入肌肉内的定位部152,提高了把持器夹持的稳定性。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肩关节喙突骨块移位把持器,包括呈X形结构的夹持钳(10),所述夹持钳(10)具有两根交叉设置且借助销轴(12)铰接的调节臂(11),所述调节臂(11)的一端设有钳柄(13),另一端设有钳咀,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咀包括与调节臂(11)呈夹角设置的夹持臂(14),所述夹持臂(14)的自由端竖直设有夹持板(15),两夹持板(15)的夹持面相对设置,所述夹持板(15)的顶部水平设有与肩关盂(01)弧度相匹配的定位压板(16),两定位压板(16)相对设于夹持板(15)的内侧,且凸出夹持板(15)远离钳柄(13)的一端,两夹持板(15)靠近钳柄(13)的一端之间设有能够随钳咀开合的大小而调整位于其之间长度的定位钉板(20),所述定位钉板(20)上均布开设有多个能够使固定钉穿过的钉孔(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关节喙突骨块移位把持器,包括呈X形结构的夹持钳(10),所述夹持钳(10)具有两根交叉设置且借助销轴(12)铰接的调节臂(11),所述调节臂(11)的一端设有钳柄(13),另一端设有钳咀,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咀包括与调节臂(11)呈夹角设置的夹持臂(14),所述夹持臂(14)的自由端竖直设有夹持板(15),两夹持板(15)的夹持面相对设置,所述夹持板(15)的顶部水平设有与肩关盂(01)弧度相匹配的定位压板(16),两定位压板(16)相对设于夹持板(15)的内侧,且凸出夹持板(15)远离钳柄(13)的一端,两夹持板(15)靠近钳柄(13)的一端之间设有能够随钳咀开合的大小而调整位于其之间长度的定位钉板(20),所述定位钉板(20)上均布开设有多个能够使固定钉穿过的钉孔(21)。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玉斌陈伟侯志勇崔蕴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