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定位取栓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842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针定位取栓体系,包括罐本体,所述罐本体的顶部连接有负压控制气管,所述罐本体的下部设有排栓管,所述罐本体内壁设有螺旋设置的升降槽,所述罐本体内设有升降活塞,所述升降活塞的周侧设有与所述升降槽配合的螺旋凸起,所述罐本体的顶部还设有微针安装座,所述微针安装座内配合穿设有微针控制杆,所述微针控制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升降活塞连接有微针,所述微针控制杆的上端连接有位于所述罐本体外侧的拧动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升降活塞旋转式上升使得升降更加可靠,负压控制更加可靠,能够确保顺利吸出血栓,避免滑动过快,避免误差。

Microneedle positioning and thrombectom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针定位取栓体系
本技术涉及一种血栓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微针定位取栓体系。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优化,以及年龄的增加,受外界环境风、湿、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体的血液成分会发生变化,例如,脂酯代谢与磷脂比例失调,胆固醇、甘油酸脂、自由基增多,就会造成坏死的血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在血管壁上沉积,沉积物一旦形成会越聚越多,久而久之形成血栓。现有微针取栓系统能够通过较小地伤害,快速取出血栓,但是现有微针取栓负压控制不易操作,活塞运动过快,容易产生误差,不利于治疗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负压控制更加可靠,能够确保顺利吸出血栓,避免滑动过快,避免误差的微针定位取栓体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针定位取栓体系,包括罐本体,所述罐本体的顶部连接有负压控制气管,所述罐本体的下部设有排栓管,所述罐本体内壁设有螺旋设置的升降槽,所述罐本体内设有升降活塞,所述升降活塞的周侧设有与所述升降槽配合的螺旋凸起,所述罐本体的顶部还设有微针安装座,所述微针安装座内配合穿设有微针控制杆,所述微针控制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升降活塞连接有微针,所述微针控制杆的上端连接有位于所述罐本体外侧的拧动把手。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微针安装座与微针控制杆为螺纹配合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罐本体的下部内侧套设有下挡内套,所述下挡内套的上端向上连接有若干加强撑脚,所述下挡内套的下端连接有向外侧弯曲的延伸边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撑脚的上端部兼做所述升降活塞的下限位挡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拧动把手的外周侧为波浪形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罐本体为透明设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负压控制气管与气体抽吸装置连接,排栓管与收集罐连接,操作拧动把手将微针略微探出罐本体,便于与皮肤接触定位。操作拧动把手复位缩回到罐本体,使罐本体的下边部与皮肤紧密接触,通过气体抽吸装置将罐本体抽负压,使得升降活塞旋转式上升,使得罐本体下方呈负压,操作拧动把手将微针刺入血栓处,通过负压将血栓吸出由排栓管排出。本技术升降活塞旋转式上升使得升降更加可靠,负压控制更加可靠,能够确保顺利吸出血栓,避免滑动过快,避免误差。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本体;2-负压控制气管;3-排栓管;4-升降槽;5-升降活塞;6-螺旋凸起;7-微针安装座;8-微针控制杆;9-微针;10-拧动把手;11-下挡内套;12-加强撑脚;13-延伸边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微针定位取栓体系,包括罐本体1,罐本体1的顶部连接有负压控制气管2,罐本体1的下部设有排栓管3,罐本体1内壁设有螺旋设置的升降槽4,罐本体1内设有升降活塞5,升降活塞5的周侧设有与升降槽4配合的螺旋凸起6,罐本体1的顶部还设有微针安装座7,微针安装座7内配合穿设有微针控制杆8,微针控制杆8的下端穿过升降活塞5连接有微针9,微针控制杆8的上端连接有位于罐本体1外侧的拧动把手10。使用时,负压控制气管2与气体抽吸装置连接,排栓管3与收集罐连接,操作拧动把手10将微针9略微探出罐本体1,便于与皮肤接触定位。操作拧动把手10复位缩回到罐本体1,使罐本体1的下边部与皮肤紧密接触,通过气体抽吸装置将罐本体1抽负压,使得升降活塞5旋转式上升,使得罐本体1下方呈负压,操作拧动把手10将微针9刺入血栓处,通过负压将血栓吸出由排栓管3排出。微针安装座7与微针控制杆8为螺纹配合连接,上述结构便于控制微针9的移动。罐本体1的下部内侧套设有下挡内套11,下挡内套11的上端向上连接有若干加强撑脚12,下挡内套11的下端连接有向外侧弯曲的延伸边部13,上述结构能够起到很好地支撑作用,延伸边部13的设置,能够增加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便于罐本体1与皮肤的吸附,而且能够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加强撑脚12的上端部兼做升降活塞5的下限位挡块,上述结构能够防止升降活塞5下移过位,起到较好地限位作用。拧动把手10的外周侧为波浪形设置,上述结构便于拧动操作。罐本体1为透明设置,上述结构便于观察。本实施例升降活塞5旋转式上升使得升降更加可靠,负压控制更加可靠,能够确保顺利吸出血栓,避免滑动过快,避免误差。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针定位取栓体系,包括罐本体,所述罐本体的顶部连接有负压控制气管,所述罐本体的下部设有排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罐本体内壁设有螺旋设置的升降槽,所述罐本体内设有升降活塞,所述升降活塞的周侧设有与所述升降槽配合的螺旋凸起,所述罐本体的顶部还设有微针安装座,所述微针安装座内配合穿设有微针控制杆,所述微针控制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升降活塞连接有微针,所述微针控制杆的上端连接有位于所述罐本体外侧的拧动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针定位取栓体系,包括罐本体,所述罐本体的顶部连接有负压控制气管,所述罐本体的下部设有排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罐本体内壁设有螺旋设置的升降槽,所述罐本体内设有升降活塞,所述升降活塞的周侧设有与所述升降槽配合的螺旋凸起,所述罐本体的顶部还设有微针安装座,所述微针安装座内配合穿设有微针控制杆,所述微针控制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升降活塞连接有微针,所述微针控制杆的上端连接有位于所述罐本体外侧的拧动把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定位取栓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安装座与微针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润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