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83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所述的头端结构包括固定结构和可更换结构;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的内套管前端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的卡槽底部设有密封橡胶圈;所述的外套管前端管外侧壁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的可更换结构包括内吸管和外推管;所述的内吸管后端设有卡头;所述的外推管后端设有底座,前端设有三个推线桩;所述的底座嵌插在外套管前端的连接座上;所述的推线桩中央设有孔隙;所述的外推管前端的内吸管外侧壁上还同时放置有胶圈和线圈。其优点表现在:可同步释放胶圈和线圈,完成痔核套扎的同时,也完成痔核的结扎,且本头端结构设计容易拆卸,更换方便,便于术中快速操作。

A Head-end Structure of Hemorrhoid Lig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
技术介绍
痔结扎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痔的套扎法则是在传统结扎疗法基础上的发展,其通过胶圈套扎痔体本身使痔体萎缩、脱落,达到治愈目。虽然痔胶圈套扎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是一直不能成为治疗痔的最主要手术方式,在临床多作为其他手术方式的补充。2015年12月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套扎治疗专家组全体专家共同讨论并达成《痔套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认为胶圈滑脱和断裂可能发生在套扎操作的任何时候,选用高质量的胶圈可减少断裂及滑脱的风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即使选用高质量的胶圈,也无法避免出现胶圈的滑脱,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中国专利文献:CN201710905685.8,申请日2017.09.29,专利名称为:一种手术用结扎器及结扎钉。公开了一种手术用结扎器及结扎钉,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头罩、外管、抵钉座、钉仓、推钉片以及驱动装置;外管的后端定位在壳体的前端,头罩固定在外管的前端;抵钉座和钉仓在头罩内,推钉片在外管内,驱动装置在壳体内,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推钉片沿外管的轴向前后移动;在抵钉座的板体宽度方向的两侧上设有第一推钉导向槽和第二推钉导向槽,第一推钉导向槽的圆弧段和第二推钉导向槽的圆弧段在抵钉座的板体厚度方向上并列排布形成用于结扎钉成型的螺旋槽;推钉片的前端插与抵钉座滑动连接,钉仓抵靠在落钉口上;抵钉座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组织的第一操作口;头罩的侧部上设有第二操作口。中国专利文献:CN201420134073.5,申请日2014.03.18,专利名称为:痔核结扎治疗器。公开了一种痔核结扎治疗器,其包括同心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内筒的内腔为前端开放的活塞腔,活塞腔内设有活塞,活塞后侧设有拉杆,内筒与外筒之间的环形夹层为弹仓,弹仓的底部设有弹簧,弹簧的前侧设有顶套及若干结扎环;外筒前端设有螺纹连接的操作头,操作头内壁设有环形的凹槽,凹槽内固定有一环形气囊,环形气囊的内侧固定有三个径向滑块,环形气囊与一供气管相连;结扎环呈未闭合的螺旋圈状。上述专利文献CN201710905685.8中的一种手术用结扎器及结扎钉,对痔疮甚至其他管状组织的结扎可靠性高,能连续、多次进行结扎。而专利文献CN201420134073.5中的痔核结扎治疗器,则可连续性对多个痔核进行结扎,提高了手术操作效率,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其采用的结扎环可为金属材料制成,结扎力度大,适用于大小形状不同的痔核,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关于一种能够同步实现胶圈套扎、线圈结扎,从而克服胶圈脱落、断裂的不足,同时,更换方便,便于术中快速操作的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同步实现胶圈套扎、线圈结扎,从而克服胶圈脱落、断裂的不足,同时,更换方便,便于术中快速操作的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同步实现胶圈套扎、线圈结扎,从而克服胶圈脱落、断裂的不足,同时,更换方便,便于术中快速操作的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所述的头端结构包括固定结构和可更换结构;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的内套管前端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的卡槽底部设有密封橡胶圈;所述的外套管前端管外侧壁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的外套管设于内套管外侧,且外套管能沿内套管向前轴向移动;所述的可更换结构包括内吸管和外推管;所述的内吸管后端设有卡头;所述的卡头可旋转固定于内套管的卡槽中;所述的外推管后端设有底座,前端设有三个推线桩;所述的底座嵌插在外套管前端的连接座上;所述的推线桩中央设有孔隙;所述的内吸管设于外推管内侧;所述的外推管前端的内吸管外侧壁上还同时放置有胶圈和线圈。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内套管后端与结扎器械的负压吸引系统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推线桩中央设有的孔隙直径为1m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内吸管和内套管、外推管和外套管之间均为可拆卸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的使用步骤:步骤1、将胶圈安装在内吸管壁外侧,外推管前端;步骤2、将设置活结的结扎线圈安装在内吸管壁外侧,外推管前端,同时将牵拉端从推线桩中央空隙穿过并收紧;步骤3、内套管后端接入负压吸引系统,将痔核组织自内吸管吸入;步骤4、通过外套管向前轴向移动,推动外推管沿内吸管向前轴向移动,将胶圈和线圈同时释放,维持五秒钟后,关闭负压系统,消除负压;步骤5、保持外套管释放胶圈和线圈状态下,牵拉结扎线圈的牵拉端,同时将外推管前端的推线桩推向痔核方向,收紧结扎线圈,撤去痔结扎器,打三个方结加固结扎线圈。本技术优点在于:1、可同步释放胶圈和线圈,完成痔核套扎的同时,也完成痔核的结扎,从而克服胶圈脱落、断裂的不足。2、头端结构设计容易拆卸,更换方便,便于术中快速操作。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外推管横截面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外推管立面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外推管和外套管连接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内套管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内吸管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内吸管和内套管连接示意图。附图8是本技术另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外推管和外套管连接示意图。附图9是本技术再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内吸管和内套管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内套管2.外套管3.卡槽4.密封橡胶圈5.连接座6.内吸管7.外推管8.卡头9.底座10.推线桩11.孔隙12.胶圈13.线圈131.牵拉端14.连接头15.垫圈16.鲁尔接头161.公接头162.母接头实施例1请参看附图1,图1是本技术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示意图。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所述的头端结构包括固定结构和可更换结构;所述的固定结构设于结扎器上;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内套管1和外套管2;所述的内套管1前端设置有连接头14,连接头14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槽3;所述的卡槽3底部设有密封橡胶圈4;所述的内套管1后端与结扎器械的负压吸引系统连接;所述的外套管2前端管外侧壁设置有连接座5;所述的外套管2设于内套管1外侧,且外套管2能沿内套管1向前轴向移动;所述的可更换结构包括内吸管6和外推管7;所述的内吸管6后端设有卡头8;所述的卡头8可旋转固定于内套管1的卡槽3中;所述的内吸管6与内套管1的间隙用密封橡胶圈4密封;所述的外推管7后端设有底座9,前端设有三个推线桩10;所述的底座9嵌插在外套管2前端的连接座5上;所述的推线桩10中央设有直径为1mm的孔隙11;所述的内吸管6设于外推管7内侧;所述的外推管7前端的内吸管6外侧壁上还同时放置有胶圈12和线圈1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内吸管6后端的卡头8与内套管1前端内壁的卡槽3之间可旋转固定,且利用卡槽3底部设有密封橡胶圈4从而保证密封性,内套管1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端结构包括固定结构和可更换结构;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的内套管前端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的卡槽底部设有密封橡胶圈;所述的外套管前端管外侧壁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的外套管设于内套管外侧,且外套管能沿内套管向前轴向移动;所述的可更换结构包括内吸管和外推管;所述的内吸管后端设有卡头;所述的卡头可旋转固定于内套管的卡槽中;所述的外推管后端设有底座,前端设有三个推线桩;所述的底座嵌插在外套管前端的连接座上;所述的推线桩中央设有孔隙;所述的内吸管设于外推管内侧;所述的外推管前端的内吸管外侧壁上还同时放置有胶圈和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痔结扎器的头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端结构包括固定结构和可更换结构;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的内套管前端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的卡槽底部设有密封橡胶圈;所述的外套管前端管外侧壁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的外套管设于内套管外侧,且外套管能沿内套管向前轴向移动;所述的可更换结构包括内吸管和外推管;所述的内吸管后端设有卡头;所述的卡头可旋转固定于内套管的卡槽中;所述的外推管后端设有底座,前端设有三个推线桩;所述的底座嵌插在外套管前端的连接座上;所述的推线桩中央设有孔隙;所述的内吸管设于外推管内侧;所述的外推管前端的内吸管外侧壁上还同时放置有胶圈和线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管后端与结扎器械的负压吸引系统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