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虹吸集成结构及包含其的洗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79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虹吸集成结构及包含其的洗碗机,防虹吸集成结构包括:下盖、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上;所述下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分隔筋,以分隔出:进水组件,排水组件,以及通气端;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入口、进水通道、进水出口、第一防虹吸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防虹吸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入口、排水通道、排水出口、第二防虹吸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第二防虹吸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防虹吸通道与所述第二防虹吸通道分别与所述通气端相连通。该结构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装配复杂难度小,占用空间小且生产成本低。

Anti-siphon integrated structure and dishwasher containing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虹吸集成结构及包含其的洗碗机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防虹吸集成结构及包含其的洗碗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洗碗机中,通常都设有防虹吸结构,但进水防虹吸与排水防虹吸是分开设置在进水水路与排水水路中。进水防虹吸通常为:进水端通过胶管与外部的流量计连接,防虹吸端与洗涤内腔直接连通,出水端与软水器或水杯通过胶管连接。因防虹吸端直接与洗涤内腔连通,当机器进水时,部分水会通过防虹吸端进入洗涤内腔,对于设置有软水器的机型而言,直接进入洗涤内腔的这部分水就没有经过软化水质处理,长时间使用会起水垢等对洗碗机性能造成影响,降低用户使用体验。排水防虹吸通常为:排水泵的出水口与进水端通过胶管连接,防虹吸端通过胶管与洗涤内腔顶部连通,出水端通过胶管与厨房的下水道连通。排水时,与防虹吸端相连的胶管需挂高到一定位置后,才能使大气压力产生作用,从而使污水顺利进入下水道中,排水完成后,出水端胶管中的水才继续向下水道流动。其连接管路复杂且占用大量的空间。对于如上的进水防虹吸和排水防虹吸,其使用的零件较多,造成各零件加工工序多以及连接用水管多,整体设置分散,占用较多内部空间,同时造成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防虹吸集成结构,其零件数量少、装配复杂难度小,占用空间小且生产成本低。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虹吸集成结构,包括:下盖、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上并固定连接;所述下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分隔筋,以分隔出:进水组件,排水组件,以及通气端;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入口、进水通道、进水出口、第一防虹吸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防虹吸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入口、排水通道、排水出口、第二防虹吸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第二防虹吸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防虹吸通道与所述第二防虹吸通道分别与所述通气端相连通。优选的,所述上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分隔筋,所述上盖上的分隔筋与所述下盖上的分隔筋一一对应,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热熔焊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第一防虹吸通道与所述第二防虹吸通道中设有防虹吸组件,所述防虹吸组件包括阻挡片,挂杆,防虹吸通气孔以及门槛;所述挂杆与所述防虹吸通气孔设置于所述门槛的一侧;且所述阻挡片的一侧挂设于所述挂杆上,另一侧垂直落设在所述门槛的一侧,所述阻挡片盖设于所述防虹吸通气孔上。进一步地优选,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定位环和支撑柱;所述定位环与所述挂杆相配合并套设在所述挂杆外围,所述支撑柱与所述防虹吸通气孔相对,并抵扣于所述阻挡片上。优选的,所述进水通道中集成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包括叶轮和流量计盖;所述叶轮的中心设置有叶轮轴;所述流量计盖上设置有叶轮轴固定孔、叶轮腔、流量计进水口和流量计出水口;所述叶轮轴固定孔与所述叶轮轴相配合,所述叶轮腔与所述叶轮相配合,所述流量计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入口相连通,所述流量计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出口相连通。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叶轮的中心,围绕所述叶轮轴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磁铁;所述下盖的外表面,对应所述叶轮凹槽的位置设置有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用于感应所述磁铁并产生脉冲信号。所述感应元件包括干簧管或霍尔元件。优选的,所述下盖上还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导流入口用于与洗碗机中的溢流口相连通,所述导流通道的导流出口与洗碗机中的底盘相连通。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洗碗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防虹吸集成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进水防虹吸和排水防虹吸集成在一个整体结构中,且进水防虹吸和排水防虹吸共用一个与大气相通的通气端,使得整体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装配复杂难度小,占用空间小且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洗碗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洗碗机的防虹吸集成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洗碗机的防虹吸集成结构背面示意图。图2c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洗碗机的防虹吸集成结构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下盖内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防虹吸组件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上盖内侧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下盖外表面示意图。图7a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流量计的叶轮示意图。图7b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流量计盖示意图。图8a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的俯视立体图。图8b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的另一视角立体图。洗碗机10;底座100,内侧溢流口101,外侧溢流口102,底盘报警装置103;内胆200;防虹吸集成结构300;上盖1,定位环11,支撑柱12,空腔13;下盖2,分隔筋3;进水入口211,进水阀进水入口2111,隔膜泵进水入口2112,进水通道212,进水出口213,第一防虹吸通道214,第一通气口215;排水入口221,排水通道222,排水出口223,第二防虹吸通道224,第二通气口225;防虹吸组件24,阻挡片241,挂杆242,防虹吸通气孔243,门槛244;通气端23,第一通气孔232,凸圈2321,密封件2322;流量计25,叶轮251,叶轮轴2511,凹槽2512;流量计盖252,叶轮轴固定孔2521,叶轮腔2522,流量计进水口2523,流量计出水口2524;磁铁26,感应元件27;导流通道28,导流入口281,导流出口28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洗碗机10,其洗碗机包括底座100,与底座100固定连接的内胆200,以及与内胆200和底座100固定连接的防虹吸集成结构300。如图2a-2c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防虹吸集成结构300包含上盖1和下盖2,下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多条分隔筋,上盖的内侧面上也设置有多条分隔筋,且上盖上的分隔筋与下盖上的分隔筋一一对应;分隔筋将上盖和下盖分别围合成半封闭空间,将上盖和下盖盖合在一起,通过一次热熔焊接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导流空间。如图3所示,下盖2的内侧面经所述分隔筋3分隔出多个组件,包括进水组件、排水组件和通气端。进水组件包括进水入口211、进水通道212、进水出口213、第一防虹吸通道214,进水通道212与第一防虹吸通道214通过第一通气口215连接。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虹吸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上并固定连接;所述下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分隔筋,以分隔出:进水组件,排水组件,以及通气端;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入口、进水通道、进水出口、第一防虹吸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防虹吸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入口、排水通道、排水出口、第二防虹吸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第二防虹吸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防虹吸通道与所述第二防虹吸通道分别与所述通气端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虹吸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盖上并固定连接;所述下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分隔筋,以分隔出:进水组件,排水组件,以及通气端;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入口、进水通道、进水出口、第一防虹吸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防虹吸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入口、排水通道、排水出口、第二防虹吸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第二防虹吸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防虹吸通道与所述第二防虹吸通道分别与所述通气端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虹吸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分隔筋,所述上盖上的分隔筋与所述下盖上的分隔筋一一对应,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热熔焊接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虹吸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虹吸通道与所述第二防虹吸通道中设有防虹吸组件,所述防虹吸组件包括阻挡片,挂杆,防虹吸通气孔以及门槛;所述挂杆与所述防虹吸通气孔设置于所述门槛的一侧;且所述阻挡片的一侧挂设于所述挂杆上,另一侧垂直落设在所述门槛的一侧,所述阻挡片盖设于所述防虹吸通气孔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虹吸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定位环和支撑柱;所述定位环与所述挂杆相配合并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洪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百斯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