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煮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70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煮面机构,属于厨房机械技术领域。外壳为圆筒结构的四分之一,俯视呈直角边扇形,直角边与外壳内侧的直角边通过螺栓固定,支撑板之间设有丝杠,电机垂直设置于下支撑板下方,其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下端联结,丝杠螺母通过螺纹与丝杠间隙配合,丝杠螺母的外径与三角板中心的通孔固结,三角板与上方的齿轮板之间通过支撑杆的两端固定,伺服电机二通过电机支座二与齿轮板固定,伺服电机二的输出轴设有与齿轮二啮合的齿轮一,端部通过深沟球轴承的外圈和齿轮板中心的通孔过盈配合,伺服电机三的输出轴设有与齿轮四啮合的齿轮三接,主动链轮通过轴和轴承与固定在支撑板前端的链轮支座连接,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环链连接。

A Noodle Cook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煮面机构
本技术属于厨房机械

技术介绍
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科技不断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用机器代替人去完成一些简单的重复劳动是很有价值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餐式的餐饮逐渐成为主流,通过创新提高餐饮的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目前传统面馆中的煮面方式对人力的耗费依然巨大,缺陷有以下几点:(1)换水麻烦,耗费人力,效率低。(2)厨师长期在高温环境工作,很闷热。(3)全人工操作,不符合物联网发展趋势。据检索,目前已有的自动煮面装置,如专利号为CN107550269A名称为“煮面机”的中国专利,该专利由壳体、内层锅和外层锅组成,内层锅有通孔,用于捞面,该专利代替了部分人工,但同时只能煮一种面食,兼容性和效率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煮面机构,它能有效地解决煮面机构提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煮面机,包括封闭式外壳,上方弧形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隔板,隔板下方为储水槽和加热管,隔板表面设有放置面斗的通孔;外壳为圆筒结构的四分之一,俯视呈直角边扇形,内部直角边侧分别设有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它们的直角边与外壳内侧的直角边通过螺栓固定,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之间设有丝杠,丝杠下部通过滚珠轴承的外圈与下支撑板中心的通孔过盈配合,丝杠上端通过深沟球轴承的外圈与上支撑板中心的通孔过盈配合;电机支座一垂直设置于下支撑板下方,伺服电机一通过螺栓与电机支座一固定,其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下端联结,滑杆的下端与下支撑板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呈正三角布置,滑杆的上端与外壳面板下部通过螺栓固定;丝杠螺母通过螺纹与丝杠间隙配合,丝杠螺母的外径与三角板中心的通孔固结,三角板与上方的齿轮板之间通过支撑杆的两端固定,伺服电机二通过电机支座二与齿轮板固定,伺服电机二的输出轴设有与齿轮二啮合的齿轮一,主轴的下部与齿轮二通过平键固定,端部通过深沟球轴承的外圈和齿轮板中心的通孔过盈配合,上端穿过外壳面板中部的通孔,端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板尾部连接,中部与固定在面板上的轴套间隙配合伺服电机三通过电机支座固定在支撑板上,伺服电机三的输出轴设有与齿轮四啮合的齿轮三,齿轮四与主动链轮同轴连接,主动链轮通过轴和轴承与固定在支撑板前端的链轮支座连接,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环链连接,机械手通过销钉固定于环链的下环。所述的面斗设有条形通孔的斗柄。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将水注入储水槽,加热管加热水至沸腾,伺服电机一带动丝杠旋转,推动螺母和与螺母相固定的齿轮板向上运动,齿轮板上的主轴及支撑板也向上运动,支撑板上的链轮链条和链条上的机械手向上运动,最后机械手勾住面斗向上运动,伺服电机二通过齿轮一和齿轮二的啮合,带动主轴旋转,主轴带动支撑板和机械手旋转;伺服电机三通过齿轮三和齿轮四的啮合带动主动链轮转动,主动链轮通过环链带动从动链轮转动,固定于环链上的机械手做前后运动,实现对机械手的柱面坐标系控制。通过控制三个电机,实现面斗提出加面、放下煮面和煮好捞面的动作,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精确控制煮面时间。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的扇形煮面机构采用的是丝杠螺母机构、齿轮机构和链轮机构实现了机械手的柱面坐标控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仿人化的工作过程,观赏性强。二、本技术的扇形煮面锅兼容性强,可同时操作多种面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图1去掉正面外壳后的轴测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Ⅰ。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Ⅱ。图5是链轮链条机构的局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煮面机构,包括封闭式外壳1,上方弧形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隔板25,隔板25下方为储水槽和加热管27,隔板25表面设有放置面斗26的通孔;其特征在于:外壳1为圆筒结构的四分之一,俯视呈直角边扇形,内部直角边侧分别设有下支撑板2和上支撑板8,它们的直角边与外壳内侧的直角边通过螺栓固定,下支撑板2和上支撑板8之间设有丝杠6,丝杠6下部通过滚珠轴承的外圈与下支撑板2中心的通孔过盈配合,丝杠6上端通过深沟球轴承的外圈与上支撑板8中心的通孔过盈配合;电机支座一4垂直设置于下支撑板2下方,伺服电机一3通过螺栓与电机支座一4固定,其轴通过联轴器28与丝杠6下端联结,滑杆7的下端与下支撑板2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呈正三角布置,滑杆7的上端与外壳1面板下部通过螺栓固定;丝杠螺母5通过螺纹与丝杠6间隙配合,丝杠螺母5的外径与三角板32中心的通孔固结,三角板32与上方的齿轮板10之间通过支撑杆9的两端固定,伺服电机二12通过电机支座二11与齿轮板10固定,伺服电机二12的输出轴设有与齿轮二31啮合的齿轮一30,主轴14的下部与齿轮二31通过平键固定,端部通过深沟球轴承的外圈和齿轮板10中心的通孔过盈配合,上端穿过外壳1面板中部的通孔,端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板15尾部连接,中部与固定在面板上的轴套13间隙配合伺服电机三18通过电机支座16固定在支撑板15上,伺服电机三18的输出轴设有与齿轮四19啮合的齿轮三17,齿轮四19与主动链轮20同轴连接,主动链轮20通过轴和轴承与固定在支撑板15前端的链轮支座23连接,主动链轮20与从动链轮22通过环链21连接,机械手24通过销钉29固定于环链21的下环。所述的面斗26设有条形通孔的斗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煮面机构,包括封闭式外壳(1),上方弧形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隔板(25),隔板(25)下方为储水槽和加热管(27),隔板(25)表面设有放置面斗(26)的通孔;其特征在于:外壳(1)为圆筒结构的四分之一,俯视呈直角边扇形,内部直角边侧分别设有下支撑板(2)和上支撑板(8),它们的直角边与外壳内侧的直角边通过螺栓固定,下支撑板(2)和上支撑板(8)之间设有丝杠(6),丝杠(6)下部通过滚珠轴承的外圈与下支撑板(2)中心的通孔过盈配合,丝杠(6)上端通过深沟球轴承的外圈与上支撑板(8)中心的通孔过盈配合;电机支座一(4)垂直设置于下支撑板(2)下方,伺服电机一(3)通过螺栓与电机支座一(4)固定,其轴通过联轴器(28)与丝杠(6)下端联结,滑杆(7)的下端与下支撑板(2)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呈正三角布置,滑杆(7)的上端与外壳(1)面板下部通过螺栓固定;丝杠螺母(5)通过螺纹与丝杠(6)间隙配合,丝杠螺母(5)的外径与三角板(32)中心的通孔固结,三角板(32)与上方的齿轮板(10)之间通过支撑杆(9)的两端固定,伺服电机二(12)通过电机支座二(11)与齿轮板(10)固定,伺服电机二(12)的输出轴设有与齿轮二(31)啮合的齿轮一(30),主轴(14)的下部与齿轮二(31)通过平键固定,端部通过深沟球轴承的外圈和齿轮板(10)中心的通孔过盈配合,上端穿过外壳(1)面板中部的通孔,端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板(15)尾部连接,中部与固定在面板上的轴套(13)间隙配合伺服电机三(18)通过电机支座(16)固定在支撑板(15)上,伺服电机三(18)的输出轴设有与齿轮四(19)啮合的齿轮三(17),齿轮四(19)与主动链轮(20)同轴连接,主动链轮(20)通过轴和轴承与固定在支撑板(15)前端的链轮支座(23)连接,主动链轮(20)与从动链轮(22)通过环链(21)连接,机械手(24)通过销钉(29)固定于环链(21)的下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煮面机构,包括封闭式外壳(1),上方弧形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隔板(25),隔板(25)下方为储水槽和加热管(27),隔板(25)表面设有放置面斗(26)的通孔;其特征在于:外壳(1)为圆筒结构的四分之一,俯视呈直角边扇形,内部直角边侧分别设有下支撑板(2)和上支撑板(8),它们的直角边与外壳内侧的直角边通过螺栓固定,下支撑板(2)和上支撑板(8)之间设有丝杠(6),丝杠(6)下部通过滚珠轴承的外圈与下支撑板(2)中心的通孔过盈配合,丝杠(6)上端通过深沟球轴承的外圈与上支撑板(8)中心的通孔过盈配合;电机支座一(4)垂直设置于下支撑板(2)下方,伺服电机一(3)通过螺栓与电机支座一(4)固定,其轴通过联轴器(28)与丝杠(6)下端联结,滑杆(7)的下端与下支撑板(2)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呈正三角布置,滑杆(7)的上端与外壳(1)面板下部通过螺栓固定;丝杠螺母(5)通过螺纹与丝杠(6)间隙配合,丝杠螺母(5)的外径与三角板(32)中心的通孔固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世德李兴坤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