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66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枕头,通过控制器输出合适的PWM信号,PWM信号为高电平时,MOS管导通,负母线B‑与USB取电端口的地线接通,USB取电端口与发热片形成回路,发热片得电并进行加热;PWM信号为低电平时,MOS管截止,负母线B‑与地线断开,发热片失电,发热片上的温度自然下降,如此,使得发热片不断在得电和失电这两种状态间交替,发热片的热量曲线像波浪一样有增有减,从而合理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实现发热片的温度控制,实现温度控制所需的硬件结构十分简单,成本低。

Fever pil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枕头
本技术涉及保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枕头。
技术介绍
发热片是专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片状电器元件,其具有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安装方便、无污染等特性,因而有人将发热片与普通鞋子结合起来,形成发热枕头。由于发热片只要一有电压就会加热并持续累积热量,因此发热枕头内需要设置温控装置来对发热片的温度进行控制,然而现有的温控装置在控制发热片温度时,一般是先给发热片上电,然后用一温度感应器采集发热片的温度,若发热片温度过高则暂时将发热片断电,使发热片温度回降后再给发热片上电,这种控制方式所需的硬件结构较为复杂,电路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发热枕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提供一种发热枕头,包括枕头主体,枕头主体上有发热片和温控装置,该温控装置包括控制器、按键开关和蓝牙部件,控制器通过蓝牙部件来与外部设备进行蓝牙通信,按键开关受触发则向控制器发送电平信号,枕头主体上设有USB取电端口,温控装置上设有脉冲输出端口和MOS管,控制器自USB取电端口中取电;所述脉冲输出端口中设有正母线B+和负母线B-,发热片串接在正母线B+和负母线B-之间,USB取电端口的供电线连接正母线B+;控制器输出PWM信号给MOS管的G极,MOS管的D极连接负母线B-,MOS管的S极连接USB取电端口的地线。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片位于枕头主体的贴近人体颈部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枕头主体设有贴住发热片表面的NTC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一端接USB取电端口的供电线,另一端电连接至控制器的AD端口。进一步地,所述温控装置被封装在密封的硅胶腔体内,硅胶腔体被缝于枕头主体的侧壁上,所述按键开关的触发部顶住硅胶腔体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温控装置还设有多个不同颜色的LED,各个LED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PWM信号驱动相应的LED发光。进一步地,所述硅胶腔体上设有透光窗口,LED的灯光通过透光窗口射出至硅胶腔体的腔外。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片是碳纤维发热片、石墨烯发热片、复合金属丝发热片或电阻丝发热片。进一步地,所述枕头主体的顶面内侧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监测人体的加速度数据并传输给控制器。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控制器输出合适的PWM信号,PWM信号为高电平时,MOS管导通,负母线B-与USB取电端口的地线接通,USB取电端口与发热片形成回路,发热片得电并进行加热;PWM信号为低电平时,MOS管截止,负母线B-与地线断开,发热片失电,发热片上的温度自然下降,如此,使得发热片不断在得电和失电这两种状态间交替,发热片的热量曲线像波浪一样有增有减,从而合理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实现发热片的温度控制,实现温度控制所需的硬件结构十分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发热枕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硅胶腔体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现发热片状态交替的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的发热枕头的系统框图。图5是SC8205芯片的外围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见图1和图2,发热枕头包括枕头主体1,枕头主体1上有发热片2和温控装置5,其中发热片2位于枕头主体1的贴近人体颈部位置,发热片2发热时,热气传递至人体,利用率高。温控装置5被封装在密封的硅胶腔体3内,硅胶腔体3被缝于枕头主体1的侧壁上,硅胶腔体3由顶部的硅胶壳子31和底部的密封胶32构成,温控装置5被放置在硅胶壳子31中,再用密封胶32把温控装置5封装在硅胶壳子31里面,就形成上述硅胶腔体3。硅胶腔体3的侧壁上设有供电线41穿过的通孔,温控装置5可通过该通孔来与硅胶腔体3外的电器件电连接。硅胶壳子31采用透光性材料一体成型,然后通过喷漆工艺对硅胶壳子31进行遮光处理,再通过激光镭雕工艺把部分遮光漆镭雕掉,形成想要的透光图案(可为衣服生产商的商标)。硅胶壳子31留有车缝的边,用缝纫机车直接把硅胶壳子31缝在枕头主体1的侧壁上。枕头主体1的侧壁上设有标准5V的USB取电端口4。见图3,温控装置5的外壳上设有脉冲输出端口51,脉冲输出端口51中设有正母线B+和负母线B-,USB取电端口4的供电线41连接正母线B+,发热片2串接在正母线B+和负母线B-之间。见图4,温控装置5内设有控制器52和MOS管,控制器52自USB取电端口4中取电;控制器52输出PWM信号给MOS管的G极,MOS管的D极连接负母线B-,MOS管的S极连接USB取电端口4的地线42。PWM信号为高电平时,MOS管导通,负母线B-与USB取电端口4的地线42接通,USB取电端口4与发热片2形成回路,发热片2得电并进行加热;PWM信号为低电平时,MOS管截止,负母线B-与地线42断开,发热片2失电,发热片2上的温度自然下降。其中,调高PWM的占空比,使发热片2的得电时间延长,发热片2的温度变高;反之发热片2的温度变低。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提高MOS管的驱动功率和电流,MOS管选用为SC8205芯片,见图5,SC8205芯片的S1脚和S2脚接地,SC8205芯片的G1脚和G2脚接控制器52的PWM输出端,SC8205芯片的D脚电连接至发热片2,从而为发热片2供电。其中SC8205芯片的G1脚和G2脚上还外挂有下拉电阻R30,以将G1脚和G2脚上的不确定信号钳位成低电平,避免SC8205芯片因不确定信号而产生的误导通现象。其中,用两个MOS管并在一起以提高耐压能力。温控装置5中还设有蓝牙部件53和按键开关54,控制器52通过蓝牙部件53来与用户的手机进行蓝牙通信,以进行无线数据交互。控制器52事先在程序上设定三种发热片2的加热档位(高档、中档、低档),每种档位对应一种PWM信号的占空比,用户通过按键开关54来向控制器52发送切换档位的信号,控制器52收到该信号则输出另一种占空比的PWM信号,以调节发热片2的温度。其中按键开关54选用为常开型开关,其触发部顶住硅胶腔体3的顶部,由于硅胶腔体3是软性材料,用户可轻松压下硅胶腔体3从而触发按键开关54,用户的手指离开硅胶腔体3则按键开关54弹起以恢复常态。进一步地,温控装置5中设置三个LED,分别为红色LED、蓝色LED和绿色LED,各个LED分别与控制器52电连接。控制器52根据发热片2的当前加热档位来驱动相应的LED进行发光,其中LED所发出的光线从透光图案处射出。具体地,若发热片2工作于高温档,则亮红色LED;若发热片2工作于中温档,则亮蓝色LED;若发热片2工作于低温档,则亮绿色LED。优选地,在枕头主体1的顶面内侧设置一个加速度传感器55,加速度传感器55连续采集用户在睡觉时的动作数据给控制器52,控制器52根据动作数据统计用户的入睡时间、起床时间、深睡时长和翻身次数(这些数据简称为睡眠数据)。具体地,用户入睡时,其头部枕在枕头上,引起枕头主体1的顶面下降,此时加速度传感器55监测到下降时产生的加速度数据并传输给控制器52,控制器52据此得知用户的入睡时间。同理。用户起床时,其头部离开枕头,引起枕头主体1的顶面上升,加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发热枕头,包括枕头主体,枕头主体上有发热片和温控装置,该温控装置包括控制器、按键开关和蓝牙部件,控制器通过蓝牙部件来与外部设备进行蓝牙通信,按键开关受触发则向控制器发送电平信号,其特征在于:枕头主体上设有USB取电端口,温控装置上设有脉冲输出端口和MOS管,控制器自USB取电端口中取电;所述脉冲输出端口中设有正母线B+和负母线B‑,发热片串接在正母线B+和负母线B‑之间,USB取电端口的供电线连接正母线B+;控制器输出PWM信号给MOS管的G极,MOS管的D极连接负母线B‑,MOS管的S极连接USB取电端口的地线。

【技术特征摘要】
1.发热枕头,包括枕头主体,枕头主体上有发热片和温控装置,该温控装置包括控制器、按键开关和蓝牙部件,控制器通过蓝牙部件来与外部设备进行蓝牙通信,按键开关受触发则向控制器发送电平信号,其特征在于:枕头主体上设有USB取电端口,温控装置上设有脉冲输出端口和MOS管,控制器自USB取电端口中取电;所述脉冲输出端口中设有正母线B+和负母线B-,发热片串接在正母线B+和负母线B-之间,USB取电端口的供电线连接正母线B+;控制器输出PWM信号给MOS管的G极,MOS管的D极连接负母线B-,MOS管的S极连接USB取电端口的地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片位于枕头主体的贴近人体颈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主体设有贴住发热片表面的NTC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一端接USB取电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端生
申请(专利权)人:共青城市超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