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849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0.01~30亿PIB/g,菊酯类农药0.1~30%,辅助剂2.5~28.5%,余量为去离子水。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农药悬浮剂的制备方法。该发明专利技术的农药悬浮剂采用菊酯类农药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试剂复配作为农药的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能够减少用药量,有利于延缓害虫对单一药剂的抗性,从而提高了农药杀虫速效性、延缓抗性,延长农药的使用周期,且对环境友好,安全性高。

A pesticide suspension for the control of Spodoptera litura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斜纹夜蛾俗称莲纹夜蛾、夜盗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危害寄主相当广泛的杂食性和暴食性害虫。除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危害包括瓜、茄、豆、葱、韭菜、菠菜以及粮食、经济作物等近100科、300多种植物。斜纹夜蛾在国内各地都有发生,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江西、江苏、湖南、湖北、浙江、安徽,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其世界性分布,中国除青海、新疆未明外,各省(自治区)都有发现。其危害特点:幼虫咬食叶片、花蕾、花及果实,初龄幼虫啮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呈透明斑;4龄以后进入暴食,咬食叶片,仅留主脉,其食性既杂又为害各器官,老龄时形成暴食,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害虫。目前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的方法主要是化学杀虫剂,由于该虫每年可发生的世代数多,发生量大,易暴发成灾,不少地区大量反复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效果较差,抗性提升明显,而且对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利用病毒防治害虫,不仅对人畜安全,有利于保护天敌和生态环境,而且害虫也不易产生抗性。此外,病毒可以在害虫种群中形成流行病而长期控制虫口密度,具有较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但是病毒防治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速效性不强、制剂不稳定等缺陷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防治斜纹夜蛾的化学农药成分单一、抗性高,而生物病毒制剂不稳定、速效性不强,导致防治效果差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0.01~30亿PIB/g,菊酯类农药0.1~30%,辅助剂2.5~28.5%,余量为去离子水。进一步的,所述菊酯类农药包括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联苯菊酯、溴氰菊酯、氟硅菊酯、炔丙菊酯和四氟醚菊酯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菊酯类农药包括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和防腐剂,且各组分占农药悬浮剂总质量的百分比含量如下:分散剂1.0~8.0%,润湿剂0.5~8.0%,增稠剂0.05~2.0%,防冻剂1.0~10.0%,消泡剂0.1~0.5%,防腐剂0.1~2.0%。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0.01~20亿PIB/g,菊酯类农药0.2~25%,苯甲酸钠0.2~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盐1.0~5.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1.0~5.0%,黄原胶0.05~2.0%,乙二醇3.0~10.0%,有机硅消泡剂0.1~0.5%,余量为去离子水。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0.02~10亿PIB/g,菊酯类农药0.5~20%,苯甲酸钠0.2~0.8%,聚羧酸盐1.0~5.0%,改性松香聚醚改性物0.5~4.0%,黄原胶0.05~2.0%,丙二醇3.0~10.0%,有机硅消泡剂0.1~0.5%,余量为去离子水。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0.02~5亿PIB/g,菊酯类农药0.5~15%,苯甲酸钠0.2~0.8%,磷酸酯1.0~3.0%,聚羧酸盐0.5~3.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0.5~4.0%,黄原胶0.05~2.0%,甘油3.0~10.0%,有机硅消泡剂0.1~0.5%,余量为去离子水。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0.02~4亿PIB/g,菊酯类农药0.8~12%,烷基乙基磺酸钠盐1.0~3.0%,聚羧酸盐1.0~4.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4.0%,黄原胶0.05~2.0%,丙二醇3.0~10.0%,有机硅消泡剂0.1~0.5%,余量为去离子水。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0.02~2亿PIB/g,菊酯类农药1.0~10%,丙烯酸接枝共聚物1.0~4.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0.5~4.0%,黄原胶0.05~2.0%,乙二醇3.0~10.0%,有机硅消泡剂0.1~0.5%,余量为去离子水。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菊酯类农药、辅助剂按设计用量投入到去离子水中,并在高速剪切机中剪切1h,得到混合液;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液通过两台砂磨机串联砂磨,使混合液中微粒粒径在5μm以下,将砂磨好的悬液通过气动隔膜泵抽入剪切均质釜中均质1h,即得所述的农药悬浮剂。在本专利技术中菊酯类农药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可通过与害虫(斜纹夜蛾)钠通道相互作用而破坏其神经系统的功能,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的特点,但是菊酯类农药大量使用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经口或伤口感染进入害虫体被胃液消化,游离出杆状病毒粒子,通过中肠上皮细胞进入体腔,侵入细胞,在细胞核内增殖,之后再侵入健康细胞,直到害虫致死,而且病虫粪便和死虫可再传染其他健康害虫,使病毒病在害虫种群中流行,同时病毒也可通过卵传到害虫子代,从而控制害虫危害,但是其杀虫谱窄、速效性不好、制剂不稳定,容易受到紫外线影响而失活。本专利技术将菊酯类农药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复配,两个成分用于防治害虫的作用机制不同,相互混配后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能够减少用药量,有利于延缓害虫对单一药剂的抗性,从而提高了农药杀虫速效性、延缓抗性,延长农药的使用周期,且对环境友好,安全性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采用化学和生物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试剂复配作为农药的主成分,有利于延缓害虫对单一药剂的抗性,从而提高了农药的药效,延长农药的使用周期。(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采用环保剂型的水悬浮剂形式,生产过程无粉尘污染,水基农药,相对与粉剂及颗粒剂生产过程来说对环境影响小,使用方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5亿PIB/g,高效氯氰菊酯10%,高效氯氟氰菊酯10%,苯甲酸钠0.8%,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盐3.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3.0%,黄原胶0.2%,乙二醇5.0%,有机硅消泡剂0.2%,余量为去离子水。该农药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菊酯类农药、辅助剂按设计用量投入到去离子水中,并在高速剪切机中剪切1h,得到混合液;(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液通过两台砂磨机串联砂磨,使混合液中微粒粒径在5μm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0.01~30亿PIB/g,菊酯类农药0.1~30%,辅助剂2.5~28.5%,余量为去离子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0.01~30亿PIB/g,菊酯类农药0.1~30%,辅助剂2.5~28.5%,余量为去离子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菊酯类农药包括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联苯菊酯、溴氰菊酯、氟硅菊酯、炔丙菊酯和四氟醚菊酯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菊酯类农药包括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和防腐剂,且各组分占农药悬浮剂总质量的百分比含量如下:分散剂1.0~8.0%,润湿剂0.5~8.0%,增稠剂0.05~2.0%,防冻剂1.0~10.0%,消泡剂0.1~0.5%,防腐剂0.1~2.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0.01~20亿PIB/g,菊酯类农药0.2~25%,苯甲酸钠0.2~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盐1.0~5.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1.0~5.0%,黄原胶0.05~2.0%,乙二醇3.0~10.0%,有机硅消泡剂0.1~0.5%,余量为去离子水。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斜纹夜蛾的农药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0.02~10亿PIB/g,菊酯类农药0.5~20%,苯甲酸钠0.2~0.8%,聚羧酸盐1.0~5.0%,改性松香聚醚改性物0.5~4.0%,黄原胶0.05~2.0%,丙二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密陈娇杨婷林春鸿贾军李娟尹宜农陶佩文胡家鑫刘取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楚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