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5849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微生物菌肥由枯草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按照(1~3)∶(1~3)复配而成;枯草芽胞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菌液浓度均为5x10

A Microbial Bacterial Fertiliz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生产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炭疽病是柿树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许多种植户由于此病害而造成严重的减产,甚至无果可收,受其危害会严重落叶、落果,新梢枯死,甚至整株死亡。果实染病,多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也可延续到采收期;初在果面产生针头大小深褐色至黑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外围呈黄褐色,直径5~25微米;中央密生灰色至黑色轮纹状排列的小粒点,遇雨或高湿时,溢出粉红色粘状物质;病斑常深入皮层以下,果内形成黑色硬块,一个病果上一般生1~2个病斑,多者数十个,常早期脱落。叶片染病,多发生于叶柄和叶脉,初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至黑色,长条状或不规则形。新梢染病,多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最初于表面产生黑色圆形小斑点,后变暗褐色,病斑扩大呈长椭圆形,中部稍凹陷并现褐色纵裂,其上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黑色病斑上涌出红色粘状物,即孢子团。病斑长10~20毫米,其下部木质部腐朽,病梢极易折断;当枝条上病斑大时,病斑以上枝条易枯死。目前,对于柿树炭疽病的防治,在加强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的基础上,仍以化学药剂为主,常用杀菌剂有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代森猛锌、甲基硫菌灵、百菌清、多菌灵、异菌脲、敌菌灵、多效唑等。然而,由于化学农药的连续、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了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也使病原菌产生了抗药性,降低了防治效果。因此,提供一种对柿树炭疽病防治效果好、无化学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生物菌肥对柿树炭疽病防治效果好、无化学残留且不易产生抗药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菌肥,由枯草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按照(1~3)∶(1~3)复配而成;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菌液浓度均为5x108cfu/ml。进一步,一种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枯草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液:a、菌种培养:将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分别转接在新鲜配制的固体培养基摆成的试管斜面上,于30~37℃培养15~20h,取此斜面菌种转接含有液体培养基的摇瓶培养,于30~37℃培养24~36h;b、种子罐培养:在种子罐中加入液体培养基,装液量为30%~60%,调节pH至6.6~7.8,121℃灭菌20~30min,开冷却水降温,并通无菌空气控制罐压为0.04~0.06MPa,当温度降至30~37℃时,将摇瓶中的菌体用100~200ml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接种至种子罐内的液体培养基中,保持30~37℃、罐压0.04~0.06MPa,进行深层通气搅拌培养16~24h;c、发酵罐培养:将种子罐中的培养液以5%~10%的接种量转入1m3发酵罐的液体培养基中,保持30~37℃、罐压0.04~0.06MPa,进行深层通气搅拌培养24~30h,使枯草芽胞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菌液浓度达到5x108cfu/ml;(2)枯草芽孢杆菌与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液混合:将步骤(1)制备的枯草芽孢杆菌与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液按体积比(1~3)∶(1~3)混合均匀,即得微生物菌肥。进一步,所述固体培养基的配方为:蛋白胨10g,牛肉膏7g,氯化钠7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调节pH7.2~7.4,加入18~20g琼脂。进一步,所述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蛋白胨20g,酵母膏5g,磷酸氢二钾0.2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0.1g,葡萄糖8g,碳酸钙1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所述微生物菌肥的使用方法,将枯草芽孢杆菌与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液按体积比(1~3)∶(1~3)混合均匀,用水稀释100~500倍,喷施于柿树。所述微生物菌肥在防治柿树炭疽病中的应用。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生物菌肥由枯草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按照(1~3)∶(1~3)复配而成,对柿树炭疽病防治效果好、无化学残留且不易产生抗药性,还能促进柿树增产20%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编号为ATCC21951;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cepacia)编号为ATCC25416;均为购买获得。实施例1一种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枯草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液:a、菌种培养:将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分别转接在新鲜配制的固体培养基摆成的试管斜面上,于30℃培养20h,取此斜面菌种转接含有液体培养基的摇瓶培养,于30℃培养36h;b、种子罐培养:在种子罐中加入液体培养基,装液量为30%,调节pH至6.6,121℃灭菌20min,开冷却水降温,并通无菌空气控制罐压为0.04MPa,当温度降至30℃时,将摇瓶中的菌体用100ml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接种至种子罐内的液体培养基中,保持30℃、罐压0.04MPa,进行深层通气搅拌培养24h;c、发酵罐培养:将种子罐中的培养液以10%的接种量转入1m3发酵罐的液体培养基中,保持30℃、罐压0.04MPa,进行深层通气搅拌培养30h,使枯草芽胞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菌液浓度达到5x108cfu/ml;(2)枯草芽孢杆菌与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液混合:将步骤(1)制备的枯草芽孢杆菌与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液按体积比1∶3混合均匀,即得微生物菌肥。实施例2一种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枯草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液:a、菌种培养:将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分别转接在新鲜配制的固体培养基摆成的试管斜面上,于37℃培养15h,取此斜面菌种转接含有液体培养基的摇瓶培养,于37℃培养24h;b、种子罐培养:在种子罐中加入液体培养基,装液量为40%,调节pH至7.8,121℃灭菌30min,开冷却水降温,并通无菌空气控制罐压为0.06MPa,当温度降至37℃时,将摇瓶中的菌体用200ml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接种至种子罐内的液体培养基中,保持37℃、罐压0.06MPa,进行深层通气搅拌培养16h;c、发酵罐培养:将种子罐中的培养液以5%的接种量转入1m3发酵罐的液体培养基中,保持37℃、罐压0.06MPa,进行深层通气搅拌培养24h,使枯草芽胞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菌液浓度达到5x108cfu/ml;(2)枯草芽孢杆菌与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液混合:将步骤(1)制备的枯草芽孢杆菌与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液按体积比1∶1混合均匀,即得微生物菌肥。实施例3一种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枯草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液:a、菌种培养:将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由枯草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按照(1~3)∶(1~3)复配而成;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菌液浓度均为5x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由枯草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按照(1~3)∶(1~3)复配而成;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菌液浓度均为5x108cfu/m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枯草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液:a、菌种培养:将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分别转接在新鲜配制的固体培养基摆成的试管斜面上,于30~37℃培养15~20h,取此斜面菌种转接含有液体培养基的摇瓶培养,于30~37℃培养24~36h;b、种子罐培养:在种子罐中加入液体培养基,装液量为30%~60%,调节pH至6.6~7.8,121℃灭菌20~30min,开冷却水降温,并通无菌空气控制罐压为0.04~0.06MPa,当温度降至30~37℃时,将摇瓶中的菌体用100~200ml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接种至种子罐内的液体培养基中,保持30~37℃、罐压0.04~0.06MPa,进行深层通气搅拌培养16~24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贤美艾呈祥张坤鹏王洁翟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