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弹射式助钓器
本技术涉及渔具
,具体为一种自动弹射式助钓器。
技术介绍
钓鱼是一种大众性的娱乐活动之一,传统的钓鱼方式的缺点是需要时时关注鱼漂的动静并及时提竿才能中鱼,一旦眼睛因不能时时关注鱼漂的动静或因距离太远看不清鱼漂的动静就会错过最佳的提竿时机,该方式的中鱼率低,且容易让眼睛疲劳。自动钓鱼器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是将鱼线的子线系在卡环上,因为在使用的过程中与活动的卡梢长期接触,所以容易伤断鱼线,弹射效果不佳,和在弹射过程中容易对鱼线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弹射式助钓器,具备弹射效果好和避免在弹射过程中对鱼线损伤的优点,解决了自动钓鱼器弹射效果不佳和在弹射过程中容易对鱼线造成损伤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弹射式助钓器,包括弹射机构,所述弹射机构的下方安装有卡环机构,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弹簧圈、左支杆、右支杆、固定块和第一固定环,所述弹簧圈的左右两端点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杆和右支杆,所述右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卡环机构包括连接杆、上拉线、锥形筒、底拉线、鱼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弹射式助钓器,包括弹射机构(1),所述弹射机构(1)的下方安装有卡环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1)包括弹簧圈(101)、左支杆(102)、右支杆(103)、固定块(104)和第一固定环(105),所述弹簧圈(101)的左右两端点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杆(102)和右支杆(103),所述右支杆(1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4),所述固定块(10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05);所述卡环机构(2)包括连接杆(201)、上拉线(202)、锥形筒(203)、底拉线(204)、鱼钩(205)、拉线环(206)、等距线(207)、底环(208)、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弹射式助钓器,包括弹射机构(1),所述弹射机构(1)的下方安装有卡环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1)包括弹簧圈(101)、左支杆(102)、右支杆(103)、固定块(104)和第一固定环(105),所述弹簧圈(101)的左右两端点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杆(102)和右支杆(103),所述右支杆(1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4),所述固定块(10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05);所述卡环机构(2)包括连接杆(201)、上拉线(202)、锥形筒(203)、底拉线(204)、鱼钩(205)、拉线环(206)、等距线(207)、底环(208)、连接块(209)、卡锁环(210)、第一固定绕线(211)、支撑杆(212)、第二固定绕线(213)、第二固定环(214)、卡位杆(215)、束线杆(216)、折杆(217)、第三固定绕线(218)、束线环(219)和拉动块(220),所述第一固定环(105)的内部套接有与第一固定环(105)相适配的第二固定环(214),所述第二固定环(214)的左端通过第二固定绕线(213)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12),所述支撑杆(212)的左侧面通过第一固定绕线(211)固定连接有卡锁环(210),所述卡锁环(210)远离支撑杆(212)的一端通过连接块(209)固定连接有拉线环(206),所述拉线环(20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列的等距线(207),所述拉线环(206)的下方放置有底环(208),且每个等距线(207)的底端均束缚在底环(208)的顶端,所述底环(208)的底端缠绕有上拉线(2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永,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