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草鸡的生态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8475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艾草鸡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育(2)按顺序给雏鸡喂食主饲料;再喂食混合饲料,期间内隔天喂食1次艾草水煮液;然后喂食混合饲料和营养剂,期间每天喂食2次艾草水煮液,养成90日龄雏鸡(3)将饲养场地划分S1、S2和S3区域,S1区域种植艾草、红景天和肉苁蓉,在S2区域种芦根、鸡血藤和余甘子,S3区域种植麦芽、杜仲和炙红芪作为放养鸡的青饲料(4)放养管理,春、秋季节在S1区域放养,夏季在S2区域放养,冬季在S3区域放养(5)常见鸡病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不同阶段不同的特制饲料喂食,配合干艾草熏养,可以起到增强鸡群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改善鸡的品质,肉质鲜美、口感好。

An Ecological Breeding Method of Mugwort Chick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草鸡的生态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禽类养殖
,具体是一种艾草鸡的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规模化养鸡大多数采用笼舍高密度饲养,在恶劣拥挤的饲养条件下,动物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侵害。同时,人工添加饲料喂养和生长素的应用,虽然能促进鸡的成长,但饲养出来的鸡肉肉质差,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现代化禽类养殖产业已进入了转型化阶段,即从普及发展转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阶段。在转型期常规的技术已暴露出明显的弱点,例如饲料的选取和常见鸡病的预防,对于饲料的选取,市场上所售饲料,难以满足鸡生长过程营养成分均衡的供给;而在常见鸡病预防方面,则是在饲养鸡的过程给鸡喂养抗生素、注射各类疫苗,而导致药物在鸡的体内残留有害物质,妨碍鸡的健康生长,还会影响鸡的吸钙性能;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会受到污染。现有技术关于鸡的绿色生态养殖方法,通常存在如下缺陷:(1)难以实现从源头上防病治病,鸡肉品质有待提高,汤味涩口;(2)肉鸡在临近出售阶段精神状态不佳,而且经常拉稀;(3)残留农药成分导致肉鸡检测出含有微量农药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发展,提供一种艾草鸡的生态养殖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艾草鸡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育,选生长发育良好,年龄在3~18个月内的待育鸡,按公母鸡比例1:(8~10)组成基础群放入艾草种植场地进行养殖,产蛋孵化后,选择符合品种特征、健康的雏鸡;(2)育雏,先将孵化出壳后的雏鸡用干艾草烟熏10~30min,再移至育雏室,并在雏鸡移至育雏室5h内控制育雏室的温度在33~35℃、湿度在63~65%;从第六小时开始,控制育雏室的温度在24~30℃、湿度在58~60%;待雏鸡开始饮水7~9h,再开始给雏鸡喂食主饲料10~20d,养成10~20日龄的雏鸡;给上述10~20日龄的雏鸡喂食混合饲料20~30d,在该期间内隔天喂食1次艾草水煮液,养成30~50日龄的雏鸡;给上述30~50日龄的雏鸡喂食混合饲料和营养剂,在该期间内每天喂食2次艾草水煮液,养成90日龄的雏鸡;(3)饲养场地划分,选具沙质的土坡作为饲养场地,并将饲养场地划分为S1、S2和S3区域,三个区域之间通过围栏或围网相隔,在S1区域种植艾草、红景天和肉苁蓉,在S2区域种植芦根、鸡血藤和余甘子,在S3区域种植麦芽、杜仲和炙红芪以作为放养鸡的青饲料;根据饲养量在饲养场地内搭建多个鸡舍,鸡舍的四周除门以外围上不透风的围墙,上盖避雨材料,下铺水泥,围墙上端与避雨材料之间留有空隙;(4)放养管理,对90日龄的雏鸡进行放养,春、秋季节在S1区域放养,夏季在S2区域放养,冬季在S3区域放养;(5)常见鸡病防治,将金龙胆草20~30份、金果榄15~25份、青叶胆10~20份和青葙子5~10份煮水,以每周3~5次的频率给放养鸡饮用,并且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对上述基础技术方案优选,所述待育鸡选自于鸡、乌骨鸡、野山鸡中的一种。对上述基础技术方案优选,所述主饲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粱20~30份、艾草15~25份、红薯丁12~20份、石斛8~14份、熟地黄6~10份、桂圆肉3~9份、炙甘草5~7份、虾壳粉3~5份、山药3~9份和豆粕2~5份。对上述基础技术方案优选,所述混合饲料由主饲料和副饲料混成,所述副饲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杠板归8~12份、谷芽6~10份和山楂1~2份。对上述基础技术方案优选,所述营养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颗粒剂:氯化钠10~15份、碳酸镁10~15份、硫酸亚铁5~8份、硫酸锌5~8份、硒蛋白3~6份和葡萄糖40~60份。对上述基础技术方案优选,所述主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主饲料用80~100℃的艾草水煮液浸泡处理10~20min,对主饲料进行滤干水分,并控制水分含量为5~8%。对上述基础技术方案优选,所述副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副饲料用80~100℃的艾草水煮液浸泡处理10~20min,对副饲料进行滤干水分,并控制水分含量为5~8%。对上述基础技术方案优选,所述饲养场地的坡度为0~15°,所述围栏或围网的高度为1.5~2米,所述鸡舍的高度为1.8~2.2米。对上述基础技术方案优选,S1区域艾草的种植密度为10000~30000株/亩。对上述基础技术方案优选,放养密度为100~500只/亩。艾草,栽培或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原植物生于荒地林缘,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荫,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最宜生长;艾草清香四溢,味苦辛,对身体保健特别有益处;艾的“本草”记载《名医别录》:味苦,微温,无毒。主炙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又,艾,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红景天,甘、苦,平。归肺、心经。益气活血,通脉平喘。用于气虛血瘀,胸痹心痛,中风偏瘫,倦怠气喘。肉苁蓉,甘、咸,温。归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亂,润肠通便。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虛,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胃热呕哕,热淋涩痛。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痰,虚虚萎黄。余甘子,甘、酸、湩,凉。归肺、胃经。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用于血热血搬,消化不良,腹胀,晐嗽,喉痛,口干。麦芽,甘,平。归脾、胃经。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虛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杜仲,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炙红芪,散寒燥湿,醒脾消食。用于脘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泄泻,饮酒过多。金龙胆草,苦,寒。归肺、肝经。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解毒利湿,凉血止血。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咽痛,口疮,湿热黄疸,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金果榄,苦,寒。归肺、大肠经。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痈疽疔毒,泄泻,痢疾,脘腹疼痛。青叶胆,苦、甘,寒。归肝、胆、膀胱经。清肝利胆,澝热利湿。用于肝胆湿热,黄疸尿赤,胆胀胁痛,热淋涩痛。青葙子,苦,微寒。归肝经。清肝泻火,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目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红薯,含有丰富而特殊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钾元素。其中维C能明显地增强人体对感冒等多种病毒的抵抗力;维E则能促进人的性欲、延缓衰老。钾元素能有效地防止高血压、中风和心血管病的发生。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薯块中含有一种不能从鸡、鸭、鱼肉类获得的胶原粘液蛋白,该物质能保持人体动脉血管壁的弹性,有效地防止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石斛,甘,微寒。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滋明,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虛,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艾草鸡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育,选生长发育良好,年龄在3~18个月内的待育鸡,按公母鸡比例1:(8~10)组成基础群放入艾草种植场地进行养殖,产蛋孵化后,选择符合品种特征、健康的雏鸡;(2)育雏,先将孵化出壳后的雏鸡用干艾草烟熏10~30min,再移至育雏室,并在雏鸡移至育雏室5h内控制育雏室的温度在33~35℃、湿度在63~65%;从第六小时开始,控制育雏室的温度在24~30℃、湿度在58~60%;待雏鸡开始饮水7~9h,再开始给雏鸡喂食主饲料10~20d,养成10~20日龄的雏鸡;给上述10~20日龄的雏鸡喂食混合饲料20~30d,在该期间内隔天喂食1次艾草水煮液,养成30~50日龄的雏鸡;给上述30~50日龄的雏鸡喂食混合饲料和营养剂,在该期间内每天喂食2次艾草水煮液,养成90日龄的雏鸡;(3)饲养场地划分,选具沙质的土坡作为饲养场地,并将饲养场地划分为S1、S2和S3区域,三个区域之间通过围栏或围网相隔,在S1区域种植艾草、红景天和肉苁蓉,在S2区域种植芦根、鸡血藤和余甘子,在S3区域种植麦芽、杜仲和炙红芪以作为放养鸡的青饲料;根据饲养量在饲养场地内搭建多个鸡舍,鸡舍的四周除门以外围上不透风的围墙,上盖避雨材料,下铺水泥,围墙上端与避雨材料之间留有空隙;(4)放养管理,对90日龄的雏鸡进行放养,春、秋季节在S1区域放养,夏季在S2区域放养,冬季在S3区域放养;(5)常见鸡病防治,将金龙胆草20~30份、金果榄15~25份、青叶胆10~20份和青葙子5~10份煮水,以每周3~5次的频率给放养鸡饮用,并且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草鸡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育,选生长发育良好,年龄在3~18个月内的待育鸡,按公母鸡比例1:(8~10)组成基础群放入艾草种植场地进行养殖,产蛋孵化后,选择符合品种特征、健康的雏鸡;(2)育雏,先将孵化出壳后的雏鸡用干艾草烟熏10~30min,再移至育雏室,并在雏鸡移至育雏室5h内控制育雏室的温度在33~35℃、湿度在63~65%;从第六小时开始,控制育雏室的温度在24~30℃、湿度在58~60%;待雏鸡开始饮水7~9h,再开始给雏鸡喂食主饲料10~20d,养成10~20日龄的雏鸡;给上述10~20日龄的雏鸡喂食混合饲料20~30d,在该期间内隔天喂食1次艾草水煮液,养成30~50日龄的雏鸡;给上述30~50日龄的雏鸡喂食混合饲料和营养剂,在该期间内每天喂食2次艾草水煮液,养成90日龄的雏鸡;(3)饲养场地划分,选具沙质的土坡作为饲养场地,并将饲养场地划分为S1、S2和S3区域,三个区域之间通过围栏或围网相隔,在S1区域种植艾草、红景天和肉苁蓉,在S2区域种植芦根、鸡血藤和余甘子,在S3区域种植麦芽、杜仲和炙红芪以作为放养鸡的青饲料;根据饲养量在饲养场地内搭建多个鸡舍,鸡舍的四周除门以外围上不透风的围墙,上盖避雨材料,下铺水泥,围墙上端与避雨材料之间留有空隙;(4)放养管理,对90日龄的雏鸡进行放养,春、秋季节在S1区域放养,夏季在S2区域放养,冬季在S3区域放养;(5)常见鸡病防治,将金龙胆草20~30份、金果榄15~25份、青叶胆10~20份和青葙子5~10份煮水,以每周3~5次的频率给放养鸡饮用,并且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草鸡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育鸡选自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成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至尊红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