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软壳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846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蟹软壳养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场地,选择周围无工农业生产废水、无有毒物质、无农药及生活污水污染的地方;步骤二,建设养殖池,建设一个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养殖池,并在养殖池内注入水源;步骤三,在养殖池内放置一个养殖装置,养殖装置由上体和下体构成,养殖装置下体为养殖室,养殖装置上体为投饵、观察室,且养殖装置四周分布直径为1cm的一个交换孔等。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为青蟹生长提供更贴近自然的生长环境,减少浮游物,提高青蟹成活率,提高青蟹的质量,提高成本收益,且能实现自然养殖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青蟹软壳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青蟹软壳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良种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现有的养殖方法存在一定问题,如养殖青蟹的成活率比较低、收益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青蟹软壳养殖方法,其能够为青蟹生长提供更贴近自然的生长环境,减少浮游物,提高青蟹成活率,提高青蟹的质量,提高成本收益,且能实现自然养殖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保护环境。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青蟹软壳养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场地,选择周围无工农业生产废水、无有毒物质、无农药及生活污水污染的地方;步骤二,建设养殖池,建设一个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养殖池,并在养殖池内注入水源;步骤三,在养殖池内放置一个养殖装置,养殖装置由上体和下体构成,养殖装置下体为养殖室,养殖装置上体为投饵、观察室,且养殖装置四周分布直径为1cm(厘米)的一个交换孔;步骤四,配备搁置养殖装置的多个养殖筏,每个养殖筏用3-4根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管做成一个框架;步骤五,在养殖池的中间位置搭建通向池两边的操作平台;步骤六,把养殖装置放入养殖池中,青蟹按每1万平方米的养殖池的养殖水面放6万只的比例投放,每个养殖装置的日投饵量与青蟹的比例按1/10投放,每日一次。优选地,所述养殖装置包括组合箱、隔板、庇护管、流水管、盖板,组合箱与盖板相连,隔板安装在组合箱内部,庇护管与隔板相连,组合箱、隔板都与流水管相连,流水管位于庇护管上侧。优选地,所述组合箱侧面上侧、隔板上侧都设有一个水管孔。优选地,所述组合箱、隔板的上侧都设有交换孔。优选地,所述隔板下侧上设有一个连接孔。优选地,所述组合箱上方设有一个开口。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能够为青蟹生长提供更贴近自然的生长环境,减少浮游物,提高青蟹成活率,提高青蟹的质量,提高成本收益,且能实现自然养殖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保护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青蟹软壳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场地,选择周围无工农业生产废水、无有毒物质、无农药及生活污水污染的地方;步骤二,建设养殖池,建设一个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养殖池,并在养殖池内注入水源;步骤三,在养殖池内放置一个养殖装置,养殖装置由上体和下体构成,养殖装置下体为养殖室,养殖装置上体为投饵、观察室,且养殖装置四周分布直径为1cm的一个交换孔;步骤四,配备搁置养殖装置的多个养殖筏,每个养殖筏用3-4根PVC管做成一个框架;步骤五,在养殖池的中间位置搭建通向池两边的操作平台;步骤六,把养殖装置放入养殖池中,青蟹按每1万平方米的养殖池的养殖水面放6万只的比例投放,每个养殖装置的日投饵量与青蟹的比例按1/10投放,每日一次,这样能减少浮游物,保护环境。如图1所示,所述养殖装置包括组合箱1、隔板2、庇护管3、流水管4、盖板7,组合箱1与盖板7相连,隔板2安装在组合箱1内部,庇护管3与隔板2相连,组合箱1、隔板2都与流水管4相连,流水管4位于庇护管3上侧,这样能使青蟹生长提供更贴近自然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青蟹成活率。所述组合箱1侧面上侧、隔板2上侧都设有一个水管孔5,这样方便使用。所述组合箱1、隔板2的上侧都设有交换孔6,这样方便排水。所述隔板2下侧上设有一个连接孔,这样方便庇护管3安装。所述组合箱1上方设有一个开口,这样方便使用。组合箱1通过隔板2隔出多个管理室,组合箱1上的开口并由盖板7覆盖,组合箱1、隔板2上都分布交换孔6,隔板2下侧设连接孔,通过连接孔连接庇护管3;组合箱1侧面上侧和隔板上侧都设有水管孔5,流水管4横穿组合箱1中各管理室,且养殖装置可设置在海边,为青蟹生长提供更贴近自然的生长环境,提高青蟹成活率,提高青蟹的质量,提高成本收益,实现自然养殖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够为青蟹生长提供更贴近自然的生长环境,减少浮游物,提高青蟹成活率,提高青蟹的质量,提高成本收益,且能实现自然养殖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保护环境。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蟹软壳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场地,选择周围无工农业生产废水、无有毒物质、无农药及生活污水污染的地方;步骤二,建设养殖池,建设一个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养殖池,并在养殖池内注入水源;步骤三,在养殖池内放置一个养殖装置,养殖装置由上体和下体构成,养殖装置下体为养殖室,养殖装置上体为投饵、观察室,且养殖装置四周分布直径为1cm的一个交换孔;步骤四,配备搁置养殖装置的多个养殖筏,每个养殖筏用3‑4根PVC管做成一个框架;步骤五,在养殖池的中间位置搭建通向池两边的操作平台;步骤六,把养殖装置放入养殖池中,青蟹按每1万平方米的养殖池的养殖水面放6万只的比例投放,每个养殖装置的日投饵量与青蟹的比例按1/10投放,每日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蟹软壳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场地,选择周围无工农业生产废水、无有毒物质、无农药及生活污水污染的地方;步骤二,建设养殖池,建设一个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养殖池,并在养殖池内注入水源;步骤三,在养殖池内放置一个养殖装置,养殖装置由上体和下体构成,养殖装置下体为养殖室,养殖装置上体为投饵、观察室,且养殖装置四周分布直径为1cm的一个交换孔;步骤四,配备搁置养殖装置的多个养殖筏,每个养殖筏用3-4根PVC管做成一个框架;步骤五,在养殖池的中间位置搭建通向池两边的操作平台;步骤六,把养殖装置放入养殖池中,青蟹按每1万平方米的养殖池的养殖水面放6万只的比例投放,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荣响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县绿洋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