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多点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44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雨水收集技术领域的一种雨水收集多点灌溉装置,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内壁位置套接有过滤网,所述集水槽的底部位置焊接有聚水管,所述聚水管的底部中间位置套接有空心支撑杆,所述空心支撑杆的外壁套接基层,所述运输管的右侧焊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左侧位置设置有水槽,所述水箱的内部右侧位置焊接有增压泵,所述水箱的上部左侧位置套接有水位计,且所述水位计贯穿基层,所述水箱的右侧焊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壁均匀套接有套圈,且所述套圈的上部套接有分水管,且所述分水管的底部均与出水管套接,通过装置上设有的水槽及设置的多个分水管,方便不同地区的灌溉,经济实用性较强。

A Rainwater Collection Multi-point Irrig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收集多点灌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
,具体为一种雨水收集多点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天然雨水具有硬度低,污染物少等优点,因此它在减少城市雨洪危害,开拓水源方面正日益成为重要主题。对于大型公用建筑、居住区、建筑群体等屋面及地面雨水,经收集和一定处理后,除用于浇灌农作物、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及一些其它非生活用水用途。现有的雨水收集装置在收集后对植物进行灌溉时,需要人工调节出水管的方向及距离,从而实现不同地区的灌溉,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且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多点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雨水收集装置不利于不同地区灌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水收集多点灌溉装置,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内壁位置镶嵌有过滤网,所述集水槽的底部位置焊接有聚水管,所述聚水管的底部中间位置套接有空心支撑杆,所述空心支撑杆的外壁套接基层,且所述空心支撑杆的底部套接有运输管,所述运输管的转角处焊接有缓流沉淀槽,所述运输管的右侧焊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水槽,所述水箱的内部右侧焊接有增压泵,所述水箱的上部左侧套接有水位计,且所述水位计贯穿基层,所述水箱的右侧焊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壁均匀套接有套圈,且所述套圈的上部均套接有分水管,且所述分水管的底部均与出水管套接,所述分水管的外壁均焊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和增压泵电性连接开关,所述开关的左侧电性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分水管的上部位于基层的上部。优选的,所述电磁阀之间并接。优选的,相邻所述分水管之间距离相等。优选的,所述水槽的底部两侧位置焊接有固定杆。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外壁两侧位置焊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底部与基层插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一种雨水收集多点灌溉装置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增压泵将水槽内的水通过出水管运输到分水管,通过开关控制不同分水管上的电磁阀的开关,从而达到不同地区灌溉的目的,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前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水槽、2过滤网、3加强杆、4聚水管、5空心支撑杆、6运输管、7水位计、8水槽、9固定杆、10水箱、11增压泵、12开关、13基层、14分水管、15出水管、16套圈、17电磁阀、18太阳能板、19缓流沉淀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水收集多点灌溉装置,包括集水槽1,所述集水槽1的内壁位置镶嵌有过滤网2,所述集水槽1的底部位置焊接有聚水管4,所述聚水管4的底部中间位置套接有空心支撑杆5,所述空心支撑杆5的外壁套接基层13,且所述空心支撑杆5的底部套接有运输管6,所述运输管6的转角处焊接有缓流沉淀槽19,所述运输管6的右侧焊接有水箱10,所述水箱10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水槽8,所述水箱10的内部右侧焊接有增压泵11,所述水箱10的上部左侧套接有水位计7,且所述水位计7贯穿基层13,所述水箱10的右侧焊接有出水管15,所述出水管15的外壁均匀套接有套圈16,且所述套圈16的上部均套接有分水管14,且所述分水管14的底部均与出水管15套接,所述分水管14的外壁均焊接有电磁阀17,所述电磁阀17和增压泵11电性连接开关12,所述开关12的左侧电性连接有太阳能板18,所述分水管14的上部位于基层13的上部。其中,所述电磁阀17之间并接,方便开关12控制电磁阀17的开关12,方便分水管14的出水灌溉,方便使用。其中,相邻所述分水管14之间距离相等,方便不同地区的灌溉,方便使用。其中,所述水槽8的底部两侧位置焊接有固定杆9,方便水箱10与基层13底部的固定,增加水箱10的稳定性,方便使用。其中,所述集水槽1的外壁两侧位置焊接有加强杆3,所述加强杆3的底部与基层13插接,增加集水槽1的稳定性,方便雨水的收集,方便使用。工作原理:雨水通过集水槽1流入到水槽8内,通过过滤网2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初级的过滤,通过缓流沉淀槽19对水流中的杂质进行沉淀,通过水位计7可以对水槽8内的水位线进行查看,太阳能板18发电并通过开关12控制增压泵11的转动及电磁阀17的开合,增压泵11将水槽8内的雨水通过出水管15排出到分水管14内,通过电磁阀17的开合从而使不同的分水管14开合,实现不同地区的灌溉,方便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收集多点灌溉装置,包括集水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1)的内壁位置镶嵌有过滤网(2),所述集水槽(1)的底部位置焊接有聚水管(4),所述聚水管(4)的底部中间位置套接有空心支撑杆(5),所述空心支撑杆(5)的外壁套接基层(13),且所述空心支撑杆(5)的底部套接有运输管(6),所述运输管(6)的转角处焊接有缓流沉淀槽(19),所述运输管(6)的右侧焊接有水箱(10),所述水箱(10)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水槽(8),所述水箱(10)的内部右侧焊接有增压泵(11),所述水箱(10)的上部左侧套接有水位计(7),且所述水位计(7)贯穿基层(13),所述水箱(10)的右侧焊接有出水管(15),所述出水管(15)的外壁均匀套接有套圈(16),且所述套圈(16)的上部套接有分水管(14),且所述分水管(14)的底部均与出水管(15)套接,所述分水管(14)的外壁均焊接有电磁阀(17),所述电磁阀(17)和增压泵(11)电性连接开关(12),所述开关(12)的左侧电性连接有太阳能板(18),所述分水管(14)的上部位于基层(13)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多点灌溉装置,包括集水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1)的内壁位置镶嵌有过滤网(2),所述集水槽(1)的底部位置焊接有聚水管(4),所述聚水管(4)的底部中间位置套接有空心支撑杆(5),所述空心支撑杆(5)的外壁套接基层(13),且所述空心支撑杆(5)的底部套接有运输管(6),所述运输管(6)的转角处焊接有缓流沉淀槽(19),所述运输管(6)的右侧焊接有水箱(10),所述水箱(10)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水槽(8),所述水箱(10)的内部右侧焊接有增压泵(11),所述水箱(10)的上部左侧套接有水位计(7),且所述水位计(7)贯穿基层(13),所述水箱(10)的右侧焊接有出水管(15),所述出水管(15)的外壁均匀套接有套圈(16),且所述套圈(16)的上部套接有分水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海李志坚王留红段学会王文胜邵明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元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