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垄竖栽的黄芪移栽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8445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垄竖栽的黄芪移栽种植方法,包括:营养钵制作、温室育苗、起垄、移栽定植、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直栽和配套的定植方法可以获得品质优良的黄芪全根,该黄芪全根根条粗、皱纹少、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甘,比横栽栽培模式黄芪甲苷含量高;减少了土地利用指数(只用一年土地,育苗过程中是在温室里面进行,密度大,占用土地少);减少了劳动强度;本申请的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普适性,易于规模化生产。

A method of transplanting and planting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y ridging and vertical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垄竖栽的黄芪移栽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黄芪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起垄竖栽的黄芪移栽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还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目前,黄芪的种植主要包括育苗、换床、田间管理等。移栽时将一年生苗根平放于7㎝左右的沟内,再复上土,整平即可(如图1所示)。平放苗根主要是便于起苗,不影响根茎的生长。否则,二年生苗根茎达80㎝长,起苗时就需挖80厘米深,增加起苗难度,费时、费工,起苗成本费用相应增加,会降低经济效益。所以平载比直载好,目前的黄芪种植也都采用平栽法。但专利技术人发现:传统的平载方法苗木的生长情况受到平放的影响,难以达到黄芪最优的生长状态。另外,一年生幼苗根起苗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运输成本高、损耗大,总体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室育苗起垄竖栽的黄芪移栽种植方法。利用直栽和配套的定植机械可以获得品质优良的黄芪全根,该黄芪全根根条粗、直根长、须根少、皱纹少、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甘,比横栽栽培黄芪甲苷含量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起垄竖栽的黄芪移栽种植方法,包括:营养钵制作、温室育苗、起垄、移栽定植、田间管理、收获。营养钵制作:由于黄芪产品是在根部,在育苗时需要根部足够长,满足了黄芪育苗的要求,采用黄芪育苗营养钵的长度为20cm,直径为35mm(如图2所示)。2、温室育苗将制作好的营养钵放到专用的箱子里,亦可先挖好苗床槽,床槽宽1~1.1米,长10~15米,深0.2米左右。无纺布切段后摆放在苗床内以备播种,把营养钵逐个紧挨、整齐排列在床槽内,畦四周覆土(如图3所示)。每钵放3~4粒种子,育苗钵苗有长势好、移栽不伤根、不受移栽时期的限制等优点。一般育苗期大约在30-40天,苗高15cm左右,即可定植(如图4所示)。黄芪育苗可以延长和提早了生育期,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育苗是在保护地中进行的,故不受晚霜期的限制,可以提早播种,从而延长了黄芪的生育期,也提早了成热期。集中育苗,有利于培育壮苗苗床内幼苗集中,占地面积较小,管理方便,有利于人为地控制小气候,调节温湿度,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对幼苗的生长十分有利。保证大田秧苗整齐一致因采取营养钵育苗等保护根系的措施,大田定植方便,成活率高,可以做到一次齐苗,瓜苗定植后生长快,无缓苗期,省去了大量的田间保苗管理。可以节省用种苗床内条件优越,种子成苗率高,可以节省大量的种子,保证苗齐苗壮。3、起垄整地一般于移栽前20天前后结合基肥施肥进行起垄,一般每亩施用有机厩肥1500~3000千克,磷肥25~40千克,腐殖酸硝基肥25-40千克,做基肥施入可使出苗迅速整齐而健壮。要求施肥均匀耙碎耙平,利用灭茬(旋耕)深松起垄机进行土壤深松起垄或小四轮悬挂凿式深松铲深起垄,可以根据行距(165cm)先开沟分土,再扶土成垄,尽量达到一次性成垄,垄体内部疏松,表土细碎均匀。垄体宽165cm,垄高35㎝以上,垄顶宽115cm,节约了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地上部分35cm,有利于机械化收获(如图5所示)。另一方面,研究中偶然发现:现有的多种树木枝条中,在基肥中添加一定量的柠条枝条粉末与腐殖酸硝基肥相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黄芪的黄芪甲苷含量,柠条具有的抗旱性与腐殖酸硝基肥蓄肥保肥的特性相配合使黄芪甲苷含量的提升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种类的枝条,且实现了我国拟西北荒漠化区域柠条的资源化利用。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柠条枝条粉末、腐殖酸硝基肥复配后对黄芪甲苷的促进效果,所述柠条枝条粉末的添加量为5-10千克,粒径为1-3mm。4、移栽定植利用移栽机进行移栽,垄上在栽培8行,株行距为15cm×15cm,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如图5所示。5、收获地上部分35cm,地下部分35cm,总收获长度70cm,能够收获全根。如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1)有利于机械化收获;(2)恢复了植物的向地性生长的本性,有利于根系生长;(3)直根长度大;(4)成品率高;(5)黄芪甲苷含量高;(6)温室育苗,只占用一年的土地,节约了土地;(7)不用将一年生苗子人工起苗,减少了劳动强度,减少可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还在于:(1)本专利技术利用直载和配套的定植机械可以获得品质优良的黄芪全根,该黄芪全根根条粗、皱纹少、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甘,比横栽栽培黄芪甲苷含量高。(2)减少了土地利用指数(只用一年土地,育苗过程中是在温室里面进行,密度大,不占用土地)。(3)通过对基肥的改良提高了施肥的效率,提高了黄芪的收率和黄芪甲苷含量。(4)减少了劳动强度;(5)本申请的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普适性,易于规模化生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是黄芪传统移栽种植技术图;图2是实施例1的营养钵制作成型图;图3是实施例1的营养钵摆放图;图4是实施例1的待移栽的黄芪幼苗;图5是实施例1的黄芪起垄移栽种植图。图6是实施例1的黄芪垄上栽培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针对目前平载方法,黄芪苗木的生长情况受到平放的影响,难以达到黄芪最优的生长状态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起垄竖栽的黄芪移栽种植方法,包括:营养钵制作、温室育苗、起垄、移栽定植、收获。以下实施例中,柠条枝条粉末的制备方法为:将柠条枝条切成8-12厘米,投入粉碎机粉碎,过筛,保留粒径为1-3mm的柠条枝条粉末。腐殖酸硝基肥为“田园邦”腐殖酸控释肥(N-P-K比例为:26-6-8),鲁农肥(2017)准字0133号,可以从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购得。实施例1:一种起垄竖栽的黄芪移栽种植方法,包括:营养钵制作、温室育苗、起垄、移栽定植、收获。具体步骤如下:1、营养钵制作,由于黄芪产品是在根部,在育苗时需要根部足够长,满足了黄芪育苗的要求,采用营养钵的长度为20cm,直径为35mm(如图2所示)。2、温室育苗育苗钵放到专用的箱子里,亦可先挖好苗床槽,床槽宽1~1.1米,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垄竖栽的黄芪移栽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营养钵制作、温室育苗、起垄、移栽定植、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垄竖栽的黄芪移栽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营养钵制作、温室育苗、起垄、移栽定植、收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垄竖栽的黄芪移栽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定植采用直载法。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垄竖栽的黄芪移栽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苗营养钵的长度为18~20cm,直径为25~3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垄竖栽的黄芪移栽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苗的步骤为:育苗营养钵放到专用的箱子里或挖好苗床槽,床槽宽1~1.1米,长10~15米,深0.2~0.22米;无纺布切段后摆放在苗床内以备播种,把营养钵逐个紧挨、整齐排列在床槽内,畦四周覆土;每钵放3~4粒种子,一般育苗期在30-40天,苗高15~16,定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垄竖栽的黄芪移栽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整地于移栽前20天前后结合基肥施肥进行起垄,每亩施用有机厩肥1500~3000千克,磷肥25~40千克,草黄腐酸硝基肥25~40千克。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长勇张丽丽李艳梁凤臣张晓明张烨梁超邵龙邵希言唐欣石家兆刘雅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种子有限公司山东采育种子研究院山东先农种子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