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传感器装置、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41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2:46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于外部电磁噪声的影响导致的检测精度的减小的传感器装置、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传感器装置包括电极基板和屏蔽层。所述电极基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多个第二电极线、以及分别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多个面对区域中形成的以矩阵图案排列的多个电容传感器。所述屏蔽层设置在所述电极基板上,所述屏蔽层包括导体膜,所述导体膜屏蔽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连通所述多个面对区域的配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传感器装置、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能够静电地检测输入操作的传感器装置、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电子设备的传感器装置,已知例如包含电容性元件且能够检测操作元件在输入操作表面上的操作位置和按压力的构造(例如参见专利文件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件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1-170659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近年来,已经执行通过使用手指移动的手势操作而具有高自由度的输入方法。此外,如果可以以高精度可靠地检测操作表面上的按压力,则期望执行各种输入操作。例如,在构成为静电地检测输入操作的传感器装置中,需要抑制由于外部电磁噪声的影响导致的检测精度的减小。考虑到如上所述的情形,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由于外部电磁噪声的影响导致的检测精度的减小的传感器装置、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传感器装置包括电极基板和屏蔽层。电极基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多个第二电极线、以及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多个面对区域中分别形成的以矩阵图案排列的多个电容传感器。屏蔽层设置在电极基板上,且包括导体膜,所述导体膜屏蔽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连通所述多个面对区域的配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在传感器装置中,屏蔽层用作覆盖配线区域的电磁屏蔽。因此,可以抑制由于外部电磁噪声的影响导致的每个电容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减小。多个第一电极线和多个第二电极线可以布置为在电极基板的厚度方向上彼此分隔开。在该情况下,所述多个电容传感器分别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交叉区域中形成。电极基板可以包括支撑多个第一电极线的第一绝缘层和支撑多个第二电极线的第二绝缘层。在该情况下,屏蔽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上。屏蔽层可以设置在与多个第一电极线相同的平面上。导体膜可以由与多个第一电极线相同的材料形成。导体膜可以包括在多个第一电极线之间分别布置的多个第三电极线。导体膜可以进一步包括使多个第三电极线彼此连接的配线部分。另一方面,可以在电极基板的面内方向上彼此面对的多个第一电极线和多个第二电极线的面对区域中形成多个电容传感器。在该情况下,屏蔽层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导体膜和配线区域之间布置的绝缘膜。电极基板可以包括在多个第一电极线和多个第二电极线的交叉部分中设置的多个跳线配线部分。导体膜可以设置在与多个配线部分相同的平面上。屏蔽层可以覆盖多个配线部分。导体膜可以由与多个配线部分相同的材料形成。屏蔽层可以进一步屏蔽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的连通所述多个面对区域的配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多个第二电极线可以包括在形成以矩阵图案的多个电容传感器的检测区域的外侧形成的外围配线部分。在该情况下,屏蔽层可以进一步屏蔽所述外围配线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传感器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可变形的第一导体层,该第一导体层布置为面对电极基板的一主表面,且第一支撑体包括使第一导体层和电极基板彼此连接的多个第一构造体。另外,传感器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布置为面对电极基板的另一主表面的第二导体层,且第二支撑体包括使第二导体层和电极基板彼此连接的多个第二构造体。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包括操作部件、电极基板和屏蔽层。操作部件包括输入操作表面。电极基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多个第二电极线、以及分别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多个面对区域中形成的以矩阵图案排列的多个电容传感器。屏蔽层设置在操作部件和电极基板之间,且所述屏蔽层包括导体膜,所述导体膜屏蔽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连通所述多个面对区域的配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元件、电极基板和屏蔽层。显示元件具有输入操作表面。电极基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多个第二电极线、以及分别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多个面对区域中形成的以矩阵图案排列的多个电容传感器。屏蔽层设置在显示元件和电极基板之间,且所述屏蔽层包括导体膜,所述导体膜屏蔽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连通所述多个面对区域的配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技术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可以抑制由于外部电磁噪声的影响导致的检测精度的减小。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效果不受限制,其可以是本技术中描述的任何一个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是输入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输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是使用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的框图。图5是示出了当由操作元件在Z轴方向上向下按压输入装置的第一表面上的点时施加到第一和第二构造体的力的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图6A是示出了当由操作元件操作第一表面的第一构造体上的点时输入装置的状态的示意性主要部分截面图。图6B是示出了在那时从检测单元输出的示例性输出信号的图。图7是输入装置中的电极基板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8是构成电极基板的第一配线基板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9是构成电极基板的第二布线基板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10A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整个第一配线基板的平面图。图10B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整个第一配线基板的平面图。图11A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1B是示出了输入装置的放大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12A是示出了输入装置中第一电极线的构成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12B是示出了输入装置中第二电极线的构成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13A是输入装置中的电极基板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13B是沿着((图13A))的线A-A所取的截面图。图14是用于解释输入装置中检测单元的构成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5A是包括屏蔽层的电极基板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15B是沿着图15A的线B1-B1所取的截面图。图15C是沿着图15A的线C1-C1所取的截面图。图16A是包括屏蔽层的电极基板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16B是沿着图16A的线B2-B2所取的截面图。图16C是沿着图16A的线C2-C2所取的截面图。图17是示出了第一电极线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18是示出了第一电极线的另一构成实例的示意性平面图。图19A是示出了第二电极线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19B是示出了第二电极线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19C是示出了第二电极线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20是示出了输入装置的构成的变形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100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是输入装置100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输入装置100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是使用输入装置100的电子设备70的框图。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输入装置100的构成。应当注意,在图中,X轴和Y轴表示彼此垂直的方向(输入装置100的面内方向),Z轴表示与X轴和Y轴垂直的方向(输入装置100的厚度方向或者上下方向)。[输入装置]输入装置100包括接收用户操作的柔性显示器(显示元件)11,和检测用户操作的传感器装置1。输入装置100例如构成为柔性触摸板显示器,且完全整合到将在后面描述的电子设备70中。传感器装置1和柔性显示器11每个都具有在垂直于Z轴的方向上延伸的平板形状。柔性显示器11具有第一表面110、和与第一表面110相对的第二表面120。柔性显示器11兼具作为输入装置100中的输入操作单元和显示单元的功能。特别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器装置,包括:电极基板,所述电极基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多个第二电极线、以及分别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多个面对区域中形成的以矩阵图案排列的多个电容传感器;第一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是可变形的,所述第一导体层布置为面对所述电极基板的一主表面;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布置为面对所述电极基板的另一主表面;和屏蔽层,所述屏蔽层设置在所述电极基板上,所述屏蔽层包括导体膜,所述导体膜屏蔽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连通所述多个面对区域的配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连接到预定的基准电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9.11 JP 2013-1879461.一种传感器装置,包括:电极基板,所述电极基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多个第二电极线、以及分别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多个面对区域中形成的以矩阵图案排列的多个电容传感器;第一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是可变形的,所述第一导体层布置为面对所述电极基板的一主表面;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布置为面对所述电极基板的另一主表面;和屏蔽层,所述屏蔽层设置在所述电极基板上,所述屏蔽层包括导体膜,所述导体膜屏蔽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连通所述多个面对区域的配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连接到预定的基准电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布置为在所述电极基板的厚度方向上彼此分隔开,和所述多个电容传感器分别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交叉区域中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电极基板包括支撑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的第一绝缘层、和支撑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第二绝缘层,和所述屏蔽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屏蔽层设置在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相同的平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导体膜由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相同的材料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导体膜包括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之间分别布置的多个第三电极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导体膜进一步包括使所述多个第三电极线彼此连接的配线部分。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电容传感器分别在所述电极基板的面内方向上彼此面对的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面对区域中形成,和所述屏蔽层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导体膜和所述配线区域之间布置的绝缘膜。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电极基板包括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的交叉部分中设置的多个跳线配线部分。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导体膜设置在与所述多个跳线配线部分相同的平面上。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开章吾塚本圭长谷川隼人川口裕人饭田文彦胜原智子铃木知明田中隆之西村泰三水野裕阿部康之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