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370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其包括手机壳,所述手机壳内设置有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LED指示灯、光感应IC和接近传感器,所述手机壳内还设置有导光结构,所述手机壳上设置有通孔结构,所述导光结构的一端与所述PCB板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通孔结构内;所述导光结构用于将所述LED指示灯、所述接近传感器发出的光线输出至所述手机壳外,并将所述手机壳外的光线导入所述手机壳内。所述导光结构将所述手机壳内空间与所述手机壳外空间导通,通过所述导光结构、所述通孔结构与所述手机壳外进行光线导入和输出,而无需对每一个元件均在所述手机壳上设置通孔,从而减少了所述手机壳上通孔的数量。

A Mobile Phone with Light Guid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
本技术涉及手机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中越来越多的用到各种光学器件:用光感IC去感测外界的环境光去对屏幕的亮度进行调整,用接近传感器IC去判断人脸的接近,或者是输出手机主板上发光器件发出的光(LED指示灯、红外LED灯),对外部进行控制和指示。目前手机的设计中,这四种类型光学器件的设计处于分离状态,分别处于手机的不同的部位,则需要在手机壳上不同位置设置四个对应的透光孔,使得手机壳上开孔数量多,屏幕占比减小。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壳上开孔数量多,导致屏幕占比减小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其包括手机壳,所述手机壳内设置有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LED指示灯、光感应IC和接近传感器,其中,所述手机壳内还设置有导光结构,所述手机壳上设置有通孔结构,所述导光结构的一端与所述PCB板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通孔结构内;所述导光结构用于将所述LED指示灯、所述接近传感器发出的光线输出至所述手机壳外,并将所述手机壳外的光线导入所述手机壳内。所述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其中,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导光柱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光柱、所述PCB板连接,以将所述导光柱与所述PCB板隔离开。所述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环状胶套,所述导光柱、所述环状胶套以及所述PCB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LED指示灯、所述光感应IC和所述接近传感器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其中,所述环状胶套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设置有遮光层。所述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其中,所述手机壳包括用于安装显示屏的正面、用于安装摄像头的背面、以及连接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的顶面。所述具有道光结构的手机,其中,所述通孔结构设置在所述正面,所述导光柱背离所述支撑架一端插入所述通孔结构内。所述具有道光结构的手机,其中,所述通孔结构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正面,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顶面。所述具有道光结构的手机,其中,所述LED指示灯、所述光感应IC和所述接近传感器均位于所述导光柱与所述PCB板之间,并依次排列;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距离小于所述LED指示灯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所述具有道光结构的手机,其中,所述导光柱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和所述第三柱体构成Y字型;所述第一柱体的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柱体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三柱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柱体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具有道光结构的手机,其中,所述第一柱体插入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与所述正面的外表面平齐;所述第二柱体插入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顶面的外表面平齐。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所述导光结构将所述手机壳内空间与所述手机壳外空间导通,使得手机壳外的光线可以通过所述导光结构导入至所述手机壳内,所述手机壳内的光线可以通过所述导光结构输出至所述手机壳外;所述LED指示灯、所述光感应IC和所述接近传感器均集中设置在所述PCB板上对应所述导光结构位置处,通过所述导光结构、所述通孔结构与所述手机壳外进行光线导入和输出,而无需对每一个元件均在所述手机壳上设置通孔,从而减少了所述手机壳上通孔的数量,提升屏幕占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一中所述导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一中所述手机壳正面朝上时,所述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二中所述导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二中所述手机壳正面朝上时,所述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同时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如图2和图4所示,其包括手机壳1,所述手机壳1内设置有PCB板2以及与所述PCB板2电连接的LED指示灯3、光感应IC4和接近传感器5,所述手机壳1内还设置有导光结构6,所述手机壳1上设置有通孔结构7,所述导光结构6的一端与所述PCB板2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通孔结构7内;所述导光结构6用于将所述LED指示灯3、所述接近传感器5发出的光线输出至所述手机壳1外,并将所述手机壳1外的光线导入所述手机壳1内。所述导光结构6由透光材料制成,所述导光结构6将所述手机壳1内空间与所述手机壳1外空间导通,使得手机壳1外的光线可以通过所述导光结构6导入至所述手机壳1内,所述手机壳1内的光线可以通过所述导光结构6输出至所述手机壳1外;所述LED指示灯3、所述光感应IC4和所述接近传感器5均集中设置在所述PCB板2上对应所述导光结构6位置处,通过所述导光结构6、所述通孔结构7与所述手机壳1外进行光线导入和输出,而无需对每一个元件均在所述手机壳1上设置通孔,从而减少了所述手机壳1上通孔的数量,提升屏幕占比。所述接近传感器5包括红外光线LED灯,所述红外光线LED灯用于当用户拨打或接听电话时发射红外光线,从而判断人脸的接近,当人脸接近时熄灭屏幕,当人脸远离时点亮屏幕;所述红外光线LED灯还用于与当使用手机对电视等进行遥控时对电视等发射红外光线,实现遥控功能,从而省去现有技术中单独用作遥控的红外LED灯在所述手机壳1内的设置,节省所述手机壳1内部空间,节省生产成本。通过所述接近传感器5内的红外光线LED灯发射红外光线,进而实现判断人脸接近程度以关闭或点亮屏幕、实现对电视等电子设备进行遥控的功能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所述导光结构6包括导光柱61和支撑架62;所述支撑架6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光柱61、所述PCB板2连接,以将所述导光柱61与所述PCB板2隔离开。所述LED指示灯3、所述光感应IC4和所述接近传感器5均位于所述导光柱61与所述支撑架62之间,所述支撑架62用于将所述导光柱61支撑起来,使所述导光柱61远离所述PCB板2,所述导光柱61能够尽量多的覆盖所述LED指示灯3、所述接近传感器5发射光线的范围、所述光感应IC4接收光线的范围,从而更好对所述LED指示灯3、所述光感应IC4和所述接近传感器5进行导光,提升光线交互性能。所述支撑架62包括环状胶套,所述环状胶套上呈圆环状的一端与所述PCB板2连接,呈圆环状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光柱61连接,所述导光柱61、所述环状胶套以及所述PCB板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00,所述LED指示灯3、所述光感应IC4和所述接近传感器5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00内。所述环状胶套不仅可以支撑所述导光柱61,使所述导光柱61与所述PCB板2隔离开,还可以将所述LED指示灯3、所述光感应IC4和所述接近传感器5围绕在其圆周内,从而将所述LED指示灯3、所述光感应IC4和所述接近传感器5限制在所述环状胶套圆周所在区域内,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其包括手机壳,所述手机壳内设置有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LED指示灯、光感应IC和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内还设置有导光结构,所述手机壳上设置有通孔结构,所述导光结构的一端与所述PCB板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通孔结构内;所述导光结构用于将所述LED指示灯、所述接近传感器发出的光线输出至所述手机壳外,并将所述手机壳外的光线导入所述手机壳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其包括手机壳,所述手机壳内设置有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LED指示灯、光感应IC和接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内还设置有导光结构,所述手机壳上设置有通孔结构,所述导光结构的一端与所述PCB板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通孔结构内;所述导光结构用于将所述LED指示灯、所述接近传感器发出的光线输出至所述手机壳外,并将所述手机壳外的光线导入所述手机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导光柱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光柱、所述PCB板连接,以将所述导光柱与所述PCB板隔离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环状胶套,所述导光柱、所述环状胶套以及所述PCB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LED指示灯、所述光感应IC和所述接近传感器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胶套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设置有遮光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导光结构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包括用于安装显示屏的正面、用于安装摄像头的背面、以及连接所述正面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康佳智能终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