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34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其主要围绕散热组件进行布局,散热组件通过散热器与散热器支架构成;电路组件中的发热器件通过安装于散热器上实现散热。电路组件与散热器组件构成变频器机芯,所构成的机芯为发热器件提供封闭空间以保护发热器件不受风道中污染物的影响。箱体底座设有固定结构,机芯通过固定结构安装于箱体底座,为散热器提供独立风道结构,以提高其散热效果的同时,还提升变频器整体的防护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构建特殊独立的风道结构,减少风道中的污染物与发热器件的直接接触,在不增加额外的部件的情况下,有效保证变频器的散热效果,且提升了变频器的防护性及稳定性。

A Frequency Co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变频器。
技术介绍
变频器一般都处在环境较为恶劣的使用场景中,环境中粉尘、水汽一旦进入变频器内部,就会影响其工作稳定性。为了使变频器性能更加稳定,散热效果更好,通常会将散热结构与变频器中的发热器件相连,然而这样就会带来一些问题:散热结构与发热器件是否相互独立;如整流桥模块、IGBT模块等发热器件所处的环境是否稳定;增加额外辅件会相应地增加产品成本,该如何对部件进行布局以降低成本。综上所述,在不增加额外的辅件的情况下,如何提供一种具有较高防护性能和散热效果的变频器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器,旨在解决现有变频器的散热效果和防护等级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的变频器,其包括电路组件、散热组件以及箱体组件,其中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组及发热器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与散热器支架,所述散热器为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至少两个外侧面为散热接触面;所述散热器支架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且与所述散热接触面紧密贴合,所述散热器支架上与所述散热接触面对应的侧面开设有开口以供所述发热器件直接固定于所述散热接触面上,所述电路板组与所述散热器支架紧密连接以使固定于所述散热接触面上的发热器件处于封闭空间之内;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底座,所述箱体底座内部设有固定装置以固定由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电路组件所构成的机芯,所述箱体底座设有两个通风口,两所述通风口与所述散热器两端的开口相对应而使所述散热器内部形成第一风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的顶侧和左右两侧均为散热接触面;所述发热器件包括一整流桥模块及两组IGBT模块,所述整流桥模块固定于所述散热器的顶侧,两组所述IGBT模块分别固定于所述散热器的左右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组包括一驱动板及两电路板,所述驱动板固定于所述散热器支架的顶侧以使所述整流桥模块处于封闭空间之内,两所述电路板分别设于所述散热器支架的左右两侧以分别使得所对应的IGBT模块处于封闭空间之内。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包括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向下延伸出来的延伸部,所述主体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所述散热器支架的侧面紧密连接,所述延伸部上设有电容组件,两所述电路板上的电容组件错位分布且并排位于所述散热器的底侧,所述散热器的底部与所述箱体底座之间形成第二风道结构,所述电容组件置于所述第二风道结构中。进一步地,所述电容组件中的电容通过加设电容套或点胶方式与所述电路板的延伸部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卡槽结构,两所述卡槽结构分别与两所述电路板的下边缘形状相对应,借由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卡槽结构的配合,所述机芯安装于所述箱体底座内部且所述机芯与所述箱体底座之间形成迷宫式连接以将所述发热器件与所述第一风道结构和第二风道结构相隔离。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支架的两端设有限位筋以限制所述散热器所安装的位置,所述散热器支架通过所述限位筋与所述散热器两端的开口边缘紧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支架的底部两侧均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与所述电路板的下端贴合接触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一起而形成阶梯结构,以加强所述迷宫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的内壁上设有散热齿。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支架为塑胶支架。本技术围绕散热器对变频器部件进行布局,在不增加新部件的情况下,利用了一般变频器已有部件:散热器与散热器支架构成散热组件,电路组件中的发热器件通过安装于散热器上实现散热,同时电路板与散热器组件所构成变频器机芯,为发热器件提供封闭空间以保护发热器件不受风道中污染物的影响;箱体底座设有固定结构,所述机芯通过固定结构安装于箱体底座,为散热器提供独立风道结构,以提高其散热效果的同时,还提升变频器整体的防护性能。本技术通过构建特殊独立的风道结构,减少污染物与发热器件的直接接触,在不增加额外的部件的情况下,有效保证不增加变频器的生产成本,且提升了变频器的防护性及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路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散热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箱体组件某一视角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箱体组件另一视角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路组件与散热组件所构成机芯的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散热支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变频器的截面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风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理解,在此本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技术。如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请参考图1至图9,展示了本技术所提供的变频器的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变频器包括电路组件10、散热组件20及箱体组件30。具体地,如图1所示,电路组件10包括电路板组101及发热器件102。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组件20包括散热器201与散热器支架202,所述散热器201为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左右侧面与顶侧面三个侧面为散热接触面;所述散热器支架202安装在所述散热器201上且与所述散热接触面紧密贴合,所述散热器支架202上与所述散热接触面对应的侧面开设有开口以供所述发热器件102直接固定于所述散热接触面上,所述电路板组101与所述散热器支架202紧密连接以使固定于所述散热接触面上的发热器件102处于封闭空间之内。请参考图3与图9,如图3所示,所述箱体组件30包括箱体底座301,所述箱体底座301内部设有固定装置以固定由所述散热组件20与所述电路组件10所构成的机芯,所述箱体底座301设有通风口302,所述通风口302与所述散热器201两端的开口相对应而使所述散热器201内部形成如图9所示的第一风道结构304a。请参考图1、图2与图5,如图1、图2与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201的顶侧和左右两侧均为散热接触面;所述发热器件102包括一整流桥模块1021及IGBT模块组1022,其中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组件、散热组件以及箱体组件,其中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组及发热器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与散热器支架,所述散热器为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至少两个外侧面为散热接触面;所述散热器支架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且与所述散热接触面紧密贴合,所述散热器支架上与所述散热接触面对应的侧面开设有开口以供所述发热器件直接固定于所述散热接触面上,所述电路板组与所述散热器支架紧密连接以使固定于所述散热接触面上的发热器件处于封闭空间之内;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底座,所述箱体底座内部设有固定装置以固定由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电路组件所构成的机芯,所述箱体底座设有两个通风口,两所述通风口与所述散热器两端的开口相对应而使所述散热器内部形成第一风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组件、散热组件以及箱体组件,其中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组及发热器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与散热器支架,所述散热器为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至少两个外侧面为散热接触面;所述散热器支架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且与所述散热接触面紧密贴合,所述散热器支架上与所述散热接触面对应的侧面开设有开口以供所述发热器件直接固定于所述散热接触面上,所述电路板组与所述散热器支架紧密连接以使固定于所述散热接触面上的发热器件处于封闭空间之内;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底座,所述箱体底座内部设有固定装置以固定由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电路组件所构成的机芯,所述箱体底座设有两个通风口,两所述通风口与所述散热器两端的开口相对应而使所述散热器内部形成第一风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顶侧和左右两侧均为散热接触面;所述发热器件包括一整流桥模块及两组IGBT模块,所述整流桥模块固定于所述散热器的顶侧,两组所述IGBT模块分别固定于所述散热器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包括一驱动板及两电路板,所述驱动板固定于所述散热器支架的顶侧以使所述整流桥模块处于封闭空间之内,两所述电路板分别设于所述散热器支架的左右两侧以分别使得所对应的IGBT模块处于封闭空间之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夏欧康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