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可靠的母线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317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母线槽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壳,所述第一散热壳外壁远离外壳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一母线槽本体,所述第一母线槽本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排,所述第一导电排远离第一母线槽本体的一端贯穿第一散热壳且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外壁远离第一散热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壳,所述第二散热壳外壁远离外壳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母线槽本体,所述第二母线槽本体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排,所述第二导电排远离第二母线槽本体的一端贯穿第二散热壳且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母线槽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母线槽装置不够安全可靠,散热效果不好等问题。

A Safe and Reliable Busbar Groov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可靠的母线槽装置
本技术涉及母线槽
,具体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母线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插接式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配电导线应运而生,母线槽与传统的电缆相比,在大电流输送时充分体现出它的优越性,但现有的母线槽是分段式的,需要一些单元母线槽进行组装连接使用,现有的母线槽连接仅靠螺栓连接,虽然使用了绝缘材料,但绝缘性能不够强,连接结构不够紧密,且散热效果不佳,容易影响母线槽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母线槽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母线槽装置存在安全隐患,不够安全可靠,散热效果不好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安全可靠的母线槽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壳,所述第一散热壳外壁远离外壳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一母线槽本体,所述第一母线槽本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排,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可靠的母线槽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壳(2),所述第一散热壳(2)外壁远离外壳(1)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一母线槽本体(3),所述第一母线槽本体(3)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排(4),所述第一导电排(4)远离第一母线槽本体(3)的一端贯穿第一散热壳(2)且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所述外壳(1)外壁远离第一散热壳(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壳(5),所述第二散热壳(5)外壁远离外壳(1)的一侧通过螺栓(12)固定连接有第二母线槽本体(6),所述第二母线槽本体(6)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排(7),所述第二导电排(7)远离第二母线槽本体(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可靠的母线槽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壳(2),所述第一散热壳(2)外壁远离外壳(1)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一母线槽本体(3),所述第一母线槽本体(3)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排(4),所述第一导电排(4)远离第一母线槽本体(3)的一端贯穿第一散热壳(2)且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所述外壳(1)外壁远离第一散热壳(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壳(5),所述第二散热壳(5)外壁远离外壳(1)的一侧通过螺栓(12)固定连接有第二母线槽本体(6),所述第二母线槽本体(6)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排(7),所述第二导电排(7)远离第二母线槽本体(6)的一端贯穿第二散热壳(5)且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所述第二导电排(7)位于外壳(1)内部的一端与第一导电排(4)相互叠加,所述外壳(1)内壁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8),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外壳(1)的一侧通过第一绝缘垫片(9)与第一导电排(4)和第二导电排(7)连接,所述外壳(1)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10),所述第二固定座(10)外壁远离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垫片(11),所述外壳(1)中部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冠业智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