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长段电缆敷设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31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压长段电缆敷设导向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设备是由单根滚筒和底座构成,无法对电缆限位和保护,在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在滚筒上纵向滚动的同时会横向大幅滑动,需要纯靠人力移动摆放位置,无法保证电缆安全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压长段电缆敷设导向装置,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地面上的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呈喇叭状设置在地面上。优点,本高压长段电缆敷设导向装置,对高压长段电缆的敷设过程实现导向和保护,并大幅提高电缆敷设的施工效率。

High Voltage Long Section Cable Laying Guid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长段电缆敷设导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长段电缆敷设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高压长段电缆在从电缆盘导下时,由于电缆刚性和电缆盘宽度都很大,因此在电缆盘和第一台输送机之间的电缆会在敷设过程中左右宽幅摆动,这就需要大量施工人员对电缆位置进行调整和保护。由于电缆大盘的电动盘架和输送机对电缆均产生很大的纵向敷设力,因此虽然使用大量施工人员在前端实时调整电缆位置,仍然可能无法保证电缆顺利进入输送通道,造成电缆受侧向挤压而损坏。现有设备是由单根滚筒和底座构成,无法对电缆限位和保护,在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在滚筒上纵向滚动的同时会横向大幅滑动,需要纯靠人力移动摆放位置,无法保证电缆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现有设备是由单根滚筒和底座构成,无法对电缆限位和保护,在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在滚筒上纵向滚动的同时会横向大幅滑动,需要纯靠人力移动摆放位置,无法保证电缆安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长段电缆敷设导向装置,将建电缆滚轮架全部安装在一个平台内,并减少了大量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多种施工环境内的电缆快速敷设。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长段电缆敷设导向装置,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地面上的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呈喇叭状设置在地面上;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均包括间隔设置在地面上的多个支撑架,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支撑架一一对应设置;左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的底部之间设置底部侧支撑连接杆,左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的顶部之间设置顶部支撑连接杆,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的底部之间设置底部侧支撑连接杆,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的顶部之间设置顶部支撑连接杆,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一一对应设置的支撑架的顶部之间均设置中间连接支撑;在每个中间连接支撑的两端均竖直朝上设置用于放线的第一滚筒;在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顶部支撑连接杆上均一一对应设置轴承座,在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一一对应设置轴承座之间设置用于放线的第二滚筒,第二滚筒分别对应中间连接支撑设置且位于靠近中间连接支撑。本装置采用钢结构,为可拆装形式,其底座、滚筒、侧向保护装置等等均可拆卸成小构件运输,现场拼装,钢结构材料采用国家标准型钢通过焊接和螺栓连接而成。优选地,支撑架的底部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连接。优选地,在中间连接支撑上垂直设置中间支撑柱,中间支撑柱的底部设置在地面上,中间支撑柱的顶部支撑在中间连接支撑上;中间支撑柱的底部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连接。优选地,在支撑架与中间支撑柱之间设置第一倾斜加强杆。优选地,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相邻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第二倾斜加强杆。优选地,左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支撑架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高,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支撑架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本高压长段电缆敷设导向装置,对高压长段电缆的敷设过程实现导向和保护,并大幅提高电缆敷设的施工效率。2、本高压长段电缆敷设导向装置,采用钢结构,为可拆装形式,其底座、滚筒、侧向保护装置等等均可拆卸成小构件运输,现场拼装,钢结构材料采用国家标准型钢通过焊接和螺栓连接而成。3、本高压长段电缆敷设导向装置,满足电缆敷设需求、保障结构安全,实现可组合模块化,小型化,实现长寿命工作,实现模块功能可拓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为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图3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高压长段电缆敷设导向装置,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地面上的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呈喇叭状设置在地面上。如图1和2所示,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均包括间隔设置在地面上的多个支撑架1,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支撑架1一一对应设置;支撑架1的底部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连接。如图1和2所示,左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支撑架1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高,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支撑架1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高。如图2所示,左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1的底部之间设置底部侧支撑连接杆7,左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1的顶部之间设置顶部支撑连接杆8,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1的底部之间设置底部侧支撑连接杆7,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1的顶部之间设置顶部支撑连接杆8。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一一对应设置的支撑架1的顶部之间均设置中间连接支撑5;在中间连接支撑5上垂直设置中间支撑柱6,中间支撑柱6的底部设置在地面上,中间支撑柱6的顶部支撑在中间连接支撑5上;中间支撑柱6的底部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连接。在每个中间连接支撑5的两端均竖直朝上设置用于放线的第一滚筒3。第一滚筒3的设置是侧向保护装置,有效地的限制了电缆盘在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左右宽幅摆动。本实施例中的顶部支撑连接杆8、底部侧支撑连接杆7和中间连接支撑5均与支撑架1采用焊接的方式固联,焊接时采用E43系列焊条,连续满焊,焊缝高度为两连接件中厚度较小者的厚度。焊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规定的焊条。如图1所示,在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顶部支撑连接杆8上均一一对应设置轴承座2,在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一一对应设置轴承座2之间设置用于放线的第二滚筒4,第二滚筒4分别对应中间连接支撑5设置且位于靠近中间连接支撑5。本实施装置,在支撑架1与中间支撑柱6之间设置第一倾斜加强杆9。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相邻两个支撑架1之间设置第二倾斜加强杆10。本装置采用钢结构,为可拆装形式,其底座、滚筒、侧向保护装置等等均可拆卸成小构件运输,现场拼装,钢结构材料采用国家标准型钢通过焊接和螺栓连接而成。本实施例装置中的钢结构部分均应做好除锈涂漆处理,安装就位后均应补涂损坏部位。钢桁架采用热镀锌防腐,防火面漆类型由甲方自定。桁架主体结构防护年限应满足防腐期20年,耐火极限为1.5小时的要求。定期油漆维护,间隔时间二至三年。本实施例装置在电缆敷设过程中,从电缆大盘导下的电缆带动各滚轮转动;电缆从装置的大开口侧进入,沿装置上数十根滚筒敷设至小开口侧出线;电缆在滚筒上敷设,有效限制电缆横向移动范围,在保护电缆防止损伤的同时将电缆调整到第一台输送机所需的位置。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长段电缆敷设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地面上的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呈喇叭状设置在地面上;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均包括间隔设置在地面上的多个支撑架(1),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支撑架(1)一一对应设置;左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1)的底部之间设置底部侧支撑连接杆(7),左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1)的顶部之间设置顶部支撑连接杆(8),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1)的底部之间设置底部侧支撑连接杆(7),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1)的顶部之间设置顶部支撑连接杆(8),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一一对应设置的支撑架(1)的顶部之间均设置中间连接支撑(5);在每个中间连接支撑(5)的两端均竖直朝上设置用于放线的第一滚筒(3);在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顶部支撑连接杆(8)上均一一对应设置轴承座(2),在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一一对应设置轴承座(2)之间设置用于放线的第二滚筒(4),第二滚筒(4)分别对应中间连接支撑(5)设置且位于靠近中间连接支撑(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长段电缆敷设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地面上的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呈喇叭状设置在地面上;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均包括间隔设置在地面上的多个支撑架(1),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支撑架(1)一一对应设置;左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1)的底部之间设置底部侧支撑连接杆(7),左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1)的顶部之间设置顶部支撑连接杆(8),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1)的底部之间设置底部侧支撑连接杆(7),右侧支撑架组件内的每相邻两个支撑架(1)的顶部之间设置顶部支撑连接杆(8),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一一对应设置的支撑架(1)的顶部之间均设置中间连接支撑(5);在每个中间连接支撑(5)的两端均竖直朝上设置用于放线的第一滚筒(3);在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顶部支撑连接杆(8)上均一一对应设置轴承座(2),在左侧支撑架组件和右侧支撑架组件内一一对应设置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徒有锋张小慧夏添陈杰陈志华施成龙刘川宁朱磊金鑫鑫胡守勇印永龙张志彦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