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276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低频辐射振子、高频辐射振子、若干PCB板、两个合路器、若干同轴电缆、反射底板,低频辐射振子印刻在PCB板上,并与同轴电缆连接,高频辐射振子印刻在PCB板上,并与同轴电缆连接,低频辐射振子与高频辐射振子的+45°信号经同轴电缆接入合路器,‑45°信号经同轴电缆接入另一合路器,合路器设置在PCB板上,输出端与同轴电缆连接;低频辐射振子和高频辐射振子置于反射底板,两合路器紧贴反射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既能减少室内公共场所天线的安装用量,又可以满足通信效率,更好的覆盖所需要的区域。

Dual-frequency dual-polarization indoor directional wall-mounted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
本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通信±45°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
技术介绍
现今社会大多数移动通信业务在室内产生,为增强室内通信网络信号强度,常规天线都是垂直极化由一个端口将信号引出进行覆盖,要增强通信网络强度只能多增加天线布局,这样不仅会给室内环境造成不美观,还会导致消防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还能在满足通信效率前提下,减少室内公共场所天线的安装使用量,更好地覆盖所需区域的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低频辐射振子(698-960MHZ)、高频辐射振子(1710-2700MHZ)、若干双面覆铜PCB板、两个合路器、若干同轴电缆、反射底板,其中低频辐射振子(698-960MHZ)以±45°角印刻在双面覆铜PCB板上,并与同轴电缆连接,同时高频辐射振子(1710-2700MHZ)以±45°角印刻在双面覆铜PCB板上,并与同轴电缆连接,低频辐射振子与高频辐射振子的+45°信号经同轴电缆接入合路器,同时-45°信号经同轴电缆接入另一合路器,合路器设计在双面覆铜PCB板上,输出端与同轴电缆连接;低频辐射振子和高频辐射振子置于反射底板,两合路器紧贴反射底板。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外壳的整体尺寸为295*180*70mm。进一步地,所述低频辐射振子采用PCB设计在一块148*148*1mm的FR-4材质板上,材料介电常数ε在4.4-4.6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低频辐射振子设计为8字方型半波振子,根据公式L={λ0/C*0.5}/√ε,式中L:振子长度,λ0:频段中心频点,C:光速3*108m/s,ε:PCB板介电常数值:4.4-4.6,得到±45°振子长度L:148mm。进一步地,所述低频辐射振子的振子高度根据公式:H=λ0/C*0.25~0.15,式中H振子总高,得到低频辐射振子高度50-56mm。进一步地,所述低频辐射振子将两组8字方型半波振子以45°角印刻在PCB双面覆铜板上正反两面,-45°振子长度148mm,+45°振子长度148mm。进一步地,所述低频辐射振子上±45°各设计一个接地点和一个馈电点,让其达到半波振子工作效率。进一步地,所述低频辐射振子在半波振子对角设计耦合片来增强带宽,保证698-960MHZ频段驻波比满足要求。耦合片尺寸:长8~12mm、宽4~8mm、高0.3~0.5mm。耦合片与振子间距0.1~0.5mm。进一步地,所述高频辐射振子采用PCB设计在一块55*55*1的PTFE材质板上,ε:材料介电常数值在2.2-2.5之间。高频辐射振子高度31-41mm。进一步地,所述高频辐射振子的向上正面振子设计为8字型半波振子,向下反面耦合C型振子,将两组正面8字半波振子和反面4个C型耦合片以45°角印刻在PCB双面覆铜板上,-45°振子长度55mm,+45°振子长度55mm。进一步地,所述高频辐射振子上±45°各设计一个接地点和一个馈电点,为了解决高频振子带宽指标,满足频段1710MHZ-2700MHZ电压驻比指标达到要求,在反面设计4个C型耦合片,耦合片还与8字型振子连接,让其超越常规半波振子工作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同轴电缆采用特性抗阻50Ω同轴电缆。低频辐射振子±45°同轴电缆长度220-280mm,高频辐射振子±45°同轴电缆长度130-180mm。进一步地,所述合路器尺寸为110*70*0.8mm,合路器线路设计在双面覆铜PCB的PTFE材质板上,ε:材料介电常数值在2.2-2.5之间。正面低频变换线路和高频变换线路组合为同组线路,反面为接地面。在设计方面同时结合仿真软件AnsoftHFSS辅助优化。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底板的尺寸为294*177*1.2mm。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因受频率带宽限制,分开两组辐射振子进行组阵,低频辐射振子和高频辐射振子上设计接地点和馈电点,让其达到半波振子工作效率,在低频辐射振子的半波振子对角设计耦合片能够增强带宽,保证698-960MHZ频段驻波比满足要求,±45°电磁波信号分别经合路器将两组不同频段(698-960MHZ与1710-2700MHZ)的信号合成一路信号(698-2700MHZ)经引出同轴电缆进行传输;±45°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分别以±45°引出两条同轴电缆进行通信信号传输,在合理的尺寸内实现两端口同时进行通信信号覆盖,而且不影响天线各项性能指标,既能减少室内公共场所天线的安装用量,又可以满足通信效率,还能更好的覆盖所需要的区域。。附图说明图1为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的结构图;图2为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的低频辐射振子结构图;图4为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的高频辐射振子结构图;图5为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的高频辐射振子反面结构图;图6为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的低频辐射振子侧视图;图7为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的高频辐射振子侧视图;图8为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的合路器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低频辐射振子,2:高频辐射振子,3:合路器,4:反射底板,5:-45°引出传输同轴电缆,6:+45°引出传输同轴电缆。A1:低频辐射振子高,A2:-45°接地点,A3:-45°馈电点,A4:+45°接地点,A5:+45°馈电点,A6、A7:-45°振子耦合片,A8、A9:+45°振子耦合片,A10:耦合片与振子间距,A11:-45°220-280mm同轴电缆,A12:+45°220-280mm同轴电缆。B1:高频辐射振子高,B2:-45°接地点,B3:-45°馈电点,B4:+45°接地点,B5:+45°馈电点,B6:-45°130-180mm同轴电缆,B7:+45°130-180mm同轴电缆。高频振子反面包括C型耦合片:L6、L7、L8、L9。C:合路端口,C1:低频端口,C2:高频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包括:外壳、低频辐射振子1、高频辐射振子2、若干双面覆铜PCB板、两个合路器3、若干同轴电缆、反射底板4,其中低频辐射振子1以±45°角印刻在双面覆铜PCB板上,并与同轴电缆连接,同时高频辐射振子2以±45°角印刻在双面覆铜PCB板上,并与同轴电缆连接,低频辐射振子与高频辐射振子的+45°信号经同轴电缆接入合路器3,同时-45°信号经同轴电缆接入另一合路器3,合路器设计在双面覆铜PCB板上,输出端与同轴电缆连接;低频辐射振子和高频辐射振子置于反射底板,两合路器紧贴反射底板。如图3所示,所述低频辐射振子由两组8字方型半波振子组合而成,在低频辐射振子上设计一个接地点和一个馈电点,让其达到半波振子工作效率,同时在半波振子对角设计耦合片能够增强带宽,保证698-960MHZ频段驻波比满足要求。如图4-图5所示,所述高频辐射振子由两组8字方型半波振子组合而成,在高频辐射振子上设计一个接地点和一个馈电点,让其达到半波振子工作效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低频辐射振子、高频辐射振子、若干PCB板、两个合路器、若干同轴电缆、反射底板,低频辐射振子印刻在PCB板上,并与同轴电缆连接,高频辐射振子印刻在PCB板上,并与同轴电缆连接,低频辐射振子与高频辐射振子的+45°信号经同轴电缆接入合路器,‑45°信号经同轴电缆接入另一合路器,合路器设置在PCB板上,输出端与同轴电缆连接;低频辐射振子和高频辐射振子置于反射底板,两合路器紧贴反射底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低频辐射振子、高频辐射振子、若干PCB板、两个合路器、若干同轴电缆、反射底板,低频辐射振子印刻在PCB板上,并与同轴电缆连接,高频辐射振子印刻在PCB板上,并与同轴电缆连接,低频辐射振子与高频辐射振子的+45°信号经同轴电缆接入合路器,-45°信号经同轴电缆接入另一合路器,合路器设置在PCB板上,输出端与同轴电缆连接;低频辐射振子和高频辐射振子置于反射底板,两合路器紧贴反射底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辐射振子将两组8字方型半波振子以45°角印刻在PCB双面覆铜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辐射振子上设计有一个接地点和一个馈电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辐射振子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锐陈友咸韦杰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迪隆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