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230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包括中空杆、弹簧、后壳、前壳、内杆、活动板、弹性网、触碰头以及连接件,后壳设置在墙体前端面,前壳安装在后壳前侧,前壳通过连接件与后壳相连接,中空杆安装在开关主体上下两侧,中空杆内部安装有弹簧,弹簧前端面安装有内杆,弹性网安装在中空杆内侧,活动板安装在内杆前端面,活动板后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触碰头,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红外光电开关在误触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防止误触,使用安全。

An Anti-Mistakenly Touching Infrared Photoelectric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
本技术是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属于开关

技术介绍
红外光电开关可用于各种应用场合,在使用红外光电开关时,应注意环境条件,以使红外光电开关能够正常可靠的工作。红外光电开关在环境照度较高时,一般都能稳定工作,但应回避将传感器光轴正对太阳光、白炽灯等强光源。常用红外光电开关的分类方法:按检测方式可分为反射式、对射式和镜面反射式三种类型。对射式检测距离远,可检测半透明物体的密度;反射式的工作距离被限定在光束的交点附近,以避免背景影响;镜面反射式的反射距离较远,适宜作远距离检测,也可检测透明或半透明物体。现有的红外光电开关在误触方面存在不足,红外光电开关使用范围较广,运用较多,但是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常常不小心触碰到红外光电开关,导致开启,造成电源和资源的浪费,现在急需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防止误触,使用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包括墙体、防误触机构以及开关主体,所述开关主体安装在墙体前侧,所述防误触机构设置开关主体外侧,所述防误触机构包括中空杆、弹簧、后壳、前壳、内杆、活动板、弹性网、触碰头以及连接件,所述后壳设置在墙体前端面,所述后壳前端面下侧设有凹槽,所述后壳下侧前端面设有卡槽,所述前壳安装在后壳前侧,所述前壳通过连接件与后壳相连接,所述前壳后端面下侧设有凸头,所述凸头下端面设有弹性卡扣,所述中空杆安装在开关主体上下两侧,所述中空杆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前端面安装有内杆,所述弹性网安装在中空杆内侧,所述活动板安装在内杆前端面,所述活动板后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触碰头。进一步地,所述触碰头后侧呈锥形状。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网为橡胶弹性网。进一步地,所述内杆在中空杆内的移动距离大于触碰头到开关主体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凸头与凹槽相匹配,所述弹性卡扣与卡槽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前壳前端面中间位置设有透明观察口。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杆设有四组,且四组中空杆规格相同,所述内杆设有四组,且四组内杆规格相同,所述弹簧设有四组,且四组弹簧规格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因本技术添加了中空杆、弹簧、后壳、凹槽、卡槽、前壳、弹性卡扣、凸头、内杆、活动板、弹性网、触碰头以及连接件,该设计避免使用人员不小心触碰开启红外光电开关,解决了原有红外光电开关在误触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防误触效果。因触碰头后侧呈锥形状,该设计方便触碰头挤压弹性网接触开关主体,因内杆在中空杆内的移动距离大于触碰头到开关主体的距离,该设计方便触碰头开启开关主体,本技术结构合理,防止误触,使用安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中防误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中防误触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墙体、2-防误触机构、3-开关主体、21-中空杆、22-弹簧、23-后壳、231-凹槽、232-卡槽、24-前壳、241-弹性卡扣、242-凸头、25-内杆、26-活动板、27-弹性网、28-触碰头、29-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包括墙体1、防误触机构2以及开关主体3,开关主体3安装在墙体1前侧,防误触机构2设置开关主体3外侧。防误触机构2包括中空杆21、弹簧22、后壳23、前壳24、内杆25、活动板26、弹性网27、触碰头28以及连接件29,后壳23设置在墙体1前端面,后壳23前端面下侧设有凹槽231,后壳23下侧前端面设有卡槽232,前壳24安装在后壳23前侧,前壳24通过连接件29与后壳23相连接,前壳24后端面下侧设有凸头242,凸头242下端面设有弹性卡扣241,中空杆21安装在开关主体3上下两侧,中空杆21内部安装有弹簧22,弹簧22前端面安装有内杆25,弹性网27安装在中空杆21内侧,活动板26安装在内杆25前端面,活动板26后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触碰头28,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红外光电开关在误触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触碰头28后侧呈锥形状,方便触碰头28挤压弹性网27,便于开关主体3的开启,弹性网27为橡胶弹性网27,增加了弹性网27的弹性,避免误触开启,内杆25在中空杆21内的移动距离大于触碰头28到开关主体3的距离,内杆25移动时同时也能带动触碰头28向后侧移动,进而方便开关主体3的开启,凸头242与凹槽231相匹配,弹性卡扣241与卡槽232相匹配,增加前壳24和后壳23扣合的稳定性,前壳24前端面中间位置设有透明观察口,方便观察前壳24和后的内部情况,中空杆21设有四组,且四组中空杆21规格相同,内杆25设有四组,且四组内杆25规格相同,弹簧22设有四组,且四组弹簧22规格相同,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稳定性,避免误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因前壳24通过连接件29与后壳23相连接,使用时,使用人员需按压弹性卡扣241,弹性卡扣241从卡槽232内脱落,凸头242从凹槽231内取出,从而使前壳24开启,因内杆25在中空杆21内的移动距离大于触碰头28到开关主体3的距离,所以当使用人员向后推动活动板26,弹簧22受力收缩,内杆25不断深入至中空杆21内部,触碰头28后侧呈锥形状,触碰头28挤压弹性网27后会与开关主体3前端面相接触,从而使开关主体3开启,前壳24、后壳23、弹性网27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了使用人员误触开启红外光电开关,提高了本技术的防误触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包括墙体、防误触机构以及开关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主体安装在墙体前侧,所述防误触机构设置开关主体外侧;所述防误触机构包括中空杆、弹簧、后壳、前壳、内杆、活动板、弹性网、触碰头以及连接件,所述后壳设置在墙体前端面,所述后壳前端面下侧设有凹槽,所述后壳下侧前端面设有卡槽,所述前壳安装在后壳前侧,所述前壳通过连接件与后壳相连接,所述前壳后端面下侧设有凸头,所述凸头下端面设有弹性卡扣,所述中空杆安装在开关主体上下两侧,所述中空杆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前端面安装有内杆,所述弹性网安装在中空杆内侧,所述活动板安装在内杆前端面,所述活动板后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触碰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包括墙体、防误触机构以及开关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主体安装在墙体前侧,所述防误触机构设置开关主体外侧;所述防误触机构包括中空杆、弹簧、后壳、前壳、内杆、活动板、弹性网、触碰头以及连接件,所述后壳设置在墙体前端面,所述后壳前端面下侧设有凹槽,所述后壳下侧前端面设有卡槽,所述前壳安装在后壳前侧,所述前壳通过连接件与后壳相连接,所述前壳后端面下侧设有凸头,所述凸头下端面设有弹性卡扣,所述中空杆安装在开关主体上下两侧,所述中空杆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前端面安装有内杆,所述弹性网安装在中空杆内侧,所述活动板安装在内杆前端面,所述活动板后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触碰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触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