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230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包括中空杆、弹簧、后壳、前壳、内杆、活动板、弹性网、触碰头以及连接件,后壳设置在墙体前端面,前壳安装在后壳前侧,前壳通过连接件与后壳相连接,中空杆安装在开关主体上下两侧,中空杆内部安装有弹簧,弹簧前端面安装有内杆,弹性网安装在中空杆内侧,活动板安装在内杆前端面,活动板后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触碰头,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红外光电开关在误触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防止误触,使用安全。

An Anti-Mistakenly Touching Infrared Photoelectric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
本技术是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属于开关

技术介绍
红外光电开关可用于各种应用场合,在使用红外光电开关时,应注意环境条件,以使红外光电开关能够正常可靠的工作。红外光电开关在环境照度较高时,一般都能稳定工作,但应回避将传感器光轴正对太阳光、白炽灯等强光源。常用红外光电开关的分类方法:按检测方式可分为反射式、对射式和镜面反射式三种类型。对射式检测距离远,可检测半透明物体的密度;反射式的工作距离被限定在光束的交点附近,以避免背景影响;镜面反射式的反射距离较远,适宜作远距离检测,也可检测透明或半透明物体。现有的红外光电开关在误触方面存在不足,红外光电开关使用范围较广,运用较多,但是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常常不小心触碰到红外光电开关,导致开启,造成电源和资源的浪费,现在急需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防止误触,使用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包括墙体、防误触机构以及开关主体,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包括墙体、防误触机构以及开关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主体安装在墙体前侧,所述防误触机构设置开关主体外侧;所述防误触机构包括中空杆、弹簧、后壳、前壳、内杆、活动板、弹性网、触碰头以及连接件,所述后壳设置在墙体前端面,所述后壳前端面下侧设有凹槽,所述后壳下侧前端面设有卡槽,所述前壳安装在后壳前侧,所述前壳通过连接件与后壳相连接,所述前壳后端面下侧设有凸头,所述凸头下端面设有弹性卡扣,所述中空杆安装在开关主体上下两侧,所述中空杆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前端面安装有内杆,所述弹性网安装在中空杆内侧,所述活动板安装在内杆前端面,所述活动板后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触碰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包括墙体、防误触机构以及开关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主体安装在墙体前侧,所述防误触机构设置开关主体外侧;所述防误触机构包括中空杆、弹簧、后壳、前壳、内杆、活动板、弹性网、触碰头以及连接件,所述后壳设置在墙体前端面,所述后壳前端面下侧设有凹槽,所述后壳下侧前端面设有卡槽,所述前壳安装在后壳前侧,所述前壳通过连接件与后壳相连接,所述前壳后端面下侧设有凸头,所述凸头下端面设有弹性卡扣,所述中空杆安装在开关主体上下两侧,所述中空杆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前端面安装有内杆,所述弹性网安装在中空杆内侧,所述活动板安装在内杆前端面,所述活动板后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触碰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触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