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818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指纹识别器、红外探测器、振动传感器、风速常感器以及RFID阅读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现场报警器、通讯模块以及液晶显示器,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远程监控端,所述远程监控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云端数据库和项目管理人员移动端;所述微处理器还与电流转换器连接,所述电流转换器与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项目管理人员实时了解施工人员的位置信息,提高整体施工安全预警效果。

A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Early War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通常设置在施工过程中用以提高整体施工安全预警的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大量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无论是甲方或施工方,一直强调施工过程中人员生命安全为第一位,保证整个施工环境的安全性,但是在过往安全事故中原因分析来看,一方面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项目管理人员监管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施工环境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定期对施工环境进行排查;目前,大多数施工项目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够完善,对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不能起到及时警告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解决了施工环境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了整体施工安全预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指纹识别器、红外探测器、振动传感器、风速常感器以及RFID阅读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现场报警器、通讯模块以及液晶显示器,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远程监控端,所述远程监控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云端数据库和项目管理人员移动端;所述微处理器还与电流转换器连接,所述电流转换器与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器安装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所述振动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设置在施工平面层上;所述红外探测器设置在施工平面层的两侧;所述RFID阅读器设置在施工现场内,在施工工人带的安全帽上设有与RFID阅读器配合的RFID标签。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模块采用zigbee无线通讯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振动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对施工平面层的施工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整体施工环境,利用红外探测器对危险区域实时探测,对进入危险区域的施工人员及时发出警告,减少危险事故,并且对施工人员的活动区域进行监测,保证项目管理人员实时了解施工人员的位置信息,提高整体施工安全预警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微处理器;2、指纹识别器;3、红外探测器;4、振动传感器;5、风速传感器;6、RFID阅读器;7、RFID标签;8、电流转换器;9、电源;10、现场报警器;11、zigbee通讯模块;12.液晶显示器;13、云端数据库;14、远程监控端;15、项目管理人员移动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包括微处理器1,所述微处理器1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指纹识别器2、红外探测器3、振动传感器4、风速常感器5以及RFID阅读器6,所述微处理器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现场报警器10、zigbee无线通讯模块11以及液晶显示器12,所述zigbee无线通讯模块11的输出端连接远程监控端14,所述远程监控端1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云端数据库13和项目管理人员移动端15;所述微处理器1还与电流转换器8连接,所述电流转换器8与电源9连接;所述指纹识别器2安装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所述振动传感器4和风速传感器5置在施工平面层上;所述红外探测器2设置在施工平面层的两侧;所述RFID阅读器6设置在施工现场内,在施工工人带的安全帽上设有与RFID阅读器6配合的RFID标签7。其工作过程:通过设置在施工现场入口的指纹识别器2对施工现场内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采集指纹并对指纹识别,确保施工人员的工作信息,在相应施工平面层设置有振动传感器4和风速传感器5,利用振动传感器4和风速传感器5对相应施工平面层的支撑架上的振动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利用风速传感器5对施工层的风速进行监测,为施工人员提供精准信息,避免风速过大,影响施工平面层内的设备安全;在施工平面层的两侧设有红外探测器2,利用红外探测器2对施工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进行探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报警,同时施工人员身上带有RFID标签7的安全帽,通过设置在施工区域内的RFID阅读器6对有效范围内的施工人员进行监测,施工人员不在施工区域范围内时,RFID阅读器6向微处理器1传输信号,微处理器1对相应信息进行处理,并现场报警器10发出报警信息。微处理器1接收红外探测器3、振动传感器4、风速传感器5、指纹识别器2和RFID阅读器6的信号后,微处理器1对信息进行处理之后分别在液晶显示屏12上显示信息,并且发现异常信息后,微处理器1控制报警器10发出报警,且微处理器通过zigbee通讯模块11将异常信息传输至远程监控端14,远程监控端14随后向项目管理人员移动端15发送命令,项目管理人员前往施工区域进行实际查看并确认后相应情况后,通过指纹识别器进行识别身份,随后监测端向远程监控端发送确认信息。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指纹识别器、红外探测器、振动传感器、风速常感器以及RFID阅读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现场报警器、通讯模块以及液晶显示器,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远程监控端,所述远程监控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云端数据库和项目管理人员移动端;所述微处理器还与电流转换器连接,所述电流转换器与电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指纹识别器、红外探测器、振动传感器、风速常感器以及RFID阅读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现场报警器、通讯模块以及液晶显示器,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远程监控端,所述远程监控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云端数据库和项目管理人员移动端;所述微处理器还与电流转换器连接,所述电流转换器与电源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猛刘向党孟迎春高冠华张士柱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