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深层地热能吸收压缩式一体化集中供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地热能供热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深层地热能吸收压缩式一体化集中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地热资源的储量是全球地热资源总量的六分之一,其中,中深层地热资源量相当于8530亿吨标准煤,现每年可利用6.4亿吨标准煤,用中深层地热资源量代替标准煤,从而可减排13亿吨二氧化碳;干热岩资源量折合860万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目前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6万倍,处于开发利用研究阶段。当前我国利用地热资源的供热方式可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直接利用方式是将地热水直接或者通过换热器间接的换热方式向用户供热,此方式受地热水水质的影响较大,对输送管路及用户换热设备容易造成腐蚀、堵塞等影响,带来供热安全问题;而采用较高温度的地热水供热还会造成换热温差大,回水温度过高,地热资源利用不充分,控制困难等技术问题。间接利用方式是通过压缩式热泵以地热水或土壤作为低温热源,消耗电能来制取中温热量向用户供热。目前,压缩式热泵间接利用浅层地热资源的方式,因为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严重,所以必须保证浅层地热全年的热平衡性,在冬季从浅层地热提取的用于供热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深层地热能吸收压缩式一体化集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深层地热井和吸收压缩式一体化机组,所述中深层地热井设置在中深层地热源处,所述中深层地热井用于将中深层地热源输送至所述吸收压缩式一体化机组内;所述吸收压缩式一体化机组包括阶梯设置的吸收式热泵、二级压缩式热泵和三级压缩式热泵,所述中深层地热井通过热源井供水管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低热端进口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低热端出口与所述二级压缩式热泵的低热端进口连接,所述二级压缩式热泵的低热端出口与所述三级压缩式热泵的低热端进口连接,所述三级压缩式热泵的低热端出口通过热源井回水管与所述中深层地热井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的换热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深层地热能吸收压缩式一体化集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深层地热井和吸收压缩式一体化机组,所述中深层地热井设置在中深层地热源处,所述中深层地热井用于将中深层地热源输送至所述吸收压缩式一体化机组内;所述吸收压缩式一体化机组包括阶梯设置的吸收式热泵、二级压缩式热泵和三级压缩式热泵,所述中深层地热井通过热源井供水管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低热端进口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低热端出口与所述二级压缩式热泵的低热端进口连接,所述二级压缩式热泵的低热端出口与所述三级压缩式热泵的低热端进口连接,所述三级压缩式热泵的低热端出口通过热源井回水管与所述中深层地热井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的换热端、所述二级压缩式热泵的换热端和所述三级压缩式热泵的换热端分别与一用户末端双向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的换热端、所述二级压缩式热泵的换热端和所述三级压缩式热泵的换热端分别用于将从各自的低热端进口输入的中深层地热源能量与从用户末端输出的循环水进行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深层地热能吸收压缩式一体化集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深层地热源为中深层热水地热源,所述中深层地热井用于将所述中深层热水地热源的地热水输送至所述吸收压缩式一体化机组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深层地热能吸收压缩式一体化集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深层地热源为中深层干热岩热源,所述中深层地热井通过循环热交换介质提取干热岩层中的热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深层地热能吸收压缩式一体化集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换热端包括第一换热端出口和第一换热端进口,所述第一换热端出口通过第一二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韩爽,刘浩鹏,刘大庆,张卫东,赵岩,赵云,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节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