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型机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779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型机电装置,包括抗震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抗震组件主要由固定板、方形钢、抗震侧支架、加紧装置、侧支架弹簧、正支架弹簧、管箍和安装槽组成,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设有所述方形钢,所述方形钢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方形钢位于所述固定板下表面,且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通过抗震侧弹簧和正支架弹簧达到三角抗震的效果,通过上压盖和下压盖内侧壁设有减震弹簧和减震孔,当地震发生时通过上压盖对下压盖进行挤压,通过减震弹簧进行支撑抗震,通过减震孔将空气排出,让下压盖、上压盖和减震弹簧成为密封状态,从而达到抗震效果,对支撑对象进行很好的防护。

A Seismic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型机电装置
本技术属于减震支架
,具体涉及一种抗震型机电装置。
技术介绍
抗震支架是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原有抗震机电装置,消震连接座连接方式是单一的,结构简单,支撑固定件安装不方便,抗震效果也不理想,原有的抗震机电也无法保护支撑对象被挤压导致变形的情况,给使用者需要更换新的支撑对象,导致使用者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型机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原有抗震机电装置,消震连接座连接方式是单一的,结构简单,支撑固定件安装不方便,抗震效果也不理想,原有的抗震机电也无法保护支撑对象被挤压导致变形的情况,给使用者需要更换新的支撑对象,导致使用者经济损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型机电装置,包括抗震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抗震组件主要由固定板、方形钢、抗震侧支架、加紧装置、侧支架弹簧、正支架弹簧、管箍和安装槽组成,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型机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抗震组件(10)和防护组件(20),所述抗震组件(10)主要由固定板(11)、方形钢(12)、抗震侧支架(13)、加紧装置(14)、侧支架弹簧(15)、正支架弹簧(16)、管箍(17)和安装槽(18)组成,所述固定板(11)的下表面设有所述方形钢(12),所述方形钢(12)与所述固定板(11)固定连接,所述方形钢(12)位于所述固定板(11)下表面,且与所述固定板(11)固定连接,所述方形钢(12)的内侧壁中心设有所述抗震侧支架(13),所述抗震侧支架(13)与所述方形钢(12)焊接固定,所述侧支架弹簧(15)位于所述方形钢(12)的内侧壁,且与所述方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型机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抗震组件(10)和防护组件(20),所述抗震组件(10)主要由固定板(11)、方形钢(12)、抗震侧支架(13)、加紧装置(14)、侧支架弹簧(15)、正支架弹簧(16)、管箍(17)和安装槽(18)组成,所述固定板(11)的下表面设有所述方形钢(12),所述方形钢(12)与所述固定板(11)固定连接,所述方形钢(12)位于所述固定板(11)下表面,且与所述固定板(11)固定连接,所述方形钢(12)的内侧壁中心设有所述抗震侧支架(13),所述抗震侧支架(13)与所述方形钢(12)焊接固定,所述侧支架弹簧(15)位于所述方形钢(12)的内侧壁,且与所述方形钢(12)可拆卸连接,所述方形钢(12)的下表面设有所述正支架弹簧(16),所述正支架弹簧(16)与所述方形钢(12)可拆卸连接,所述加紧装置(14)位于所述正支架弹簧(16)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正支架弹簧(16)螺纹连接,所述正支架弹簧(16)的下表面设有所述管箍(17),所述管箍(17)与所述正支架弹簧(16)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18)位于所述管箍(17)的内侧壁,且与所述管箍(17)滑动连接,所述防护组件(20)主要由下压盖(21)、上压盖(22)、滑轮(23)、减震弹簧(24)和减震孔(25)组成,所述下压盖(21)位于所述加紧装置(14)的内侧壁,且与所述加紧装置(14)滑动连接,所述下压盖(21)的上表面设有所述上压盖(22),所述上压盖(22)与所述下压盖(21)固定连接,所述下压盖(21)的底部内侧和所述上压盖(22)的顶部内侧壁设有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姜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中和永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