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弹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712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伸弹簧结构,包括上连板、下连板,在上连板与下连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本体,上连板顶端、下连板底端皆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上连板顶端、下连板底端开设有槽,其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挂钩的外螺纹与槽内的内螺纹形成螺旋副;在所述上连板与下连板之间还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外管、内杆,所述外管为中空管状,其顶端与上连板底部固定连接,其底部内壁凸设有限位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弹力,并且更换弹簧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很好的防止弹簧径向晃动,防止弹簧发送弹性形变。当挂钩受损时,可以轻松进行更换。

Stretch spr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伸弹簧结构
本技术涉及弹簧
,尤其涉及一种拉伸弹簧结构。
技术介绍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大多是两端设有钩子,中间为螺旋状,然而其在受力压缩时或者受力拉伸时,很容易产生径向晃动,并且的现有技术的弹簧大多不能调节弹力,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弹簧不具有良好的防护措施,当受力过大时容易引起弹性形变,不能很好的保护弹簧,更换弹簧起来也十分麻烦。并且的,当弹簧两端的挂钩受损时,大多需要将整个弹簧更换,十分的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拉伸弹簧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拉伸弹簧结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拉伸弹簧结构,包括上连板1、下连板2,在上连板1与下连板2之间连接有弹簧本体3,上连板1顶端固定连接有挂钩6,下连板2底端固定连接有挂钩6,在使用时,通过挂钩6将弹簧两端固定在欲使用处。如图6所示,所述挂钩6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上连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伸弹簧结构,包括上连板(1)、下连板(2),在上连板(1)与下连板(2)之间连接有弹簧本体(3),上连板(1)顶端、下连板(2)底端皆固定连接有挂钩(6),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6)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上连板(1)顶端、下连板(2)底端开设有槽,其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挂钩(6)的外螺纹与槽内的内螺纹形成螺旋副;在所述上连板(1)与下连板(2)之间还固定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包括外管(41)、内杆(42),所述外管(41)为中空管状,其顶端与上连板(1)底部固定连接,其底部内壁凸设有限位环(411);所述内杆(42)包括至少一个的限位块(421)、至少一个的连杆(42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伸弹簧结构,包括上连板(1)、下连板(2),在上连板(1)与下连板(2)之间连接有弹簧本体(3),上连板(1)顶端、下连板(2)底端皆固定连接有挂钩(6),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6)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上连板(1)顶端、下连板(2)底端开设有槽,其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挂钩(6)的外螺纹与槽内的内螺纹形成螺旋副;在所述上连板(1)与下连板(2)之间还固定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包括外管(41)、内杆(42),所述外管(41)为中空管状,其顶端与上连板(1)底部固定连接,其底部内壁凸设有限位环(411);所述内杆(42)包括至少一个的限位块(421)、至少一个的连杆(422),所述限位块(421)底部与连杆(422)固定连接,限位块(421)外径与外管(41)内径贴合,连杆(422)外径与限位环(411)内径贴合;所述内杆(42)还包括至少一个的弹性部件(423);所述上连板(1)包括第一左夹持部(11)、第一中板(12)、第一右夹持部(13);所述第一左夹持部(11)右端贯穿凹设有通口,第一右夹持部(13)左端贯穿凹设有通口,所述第一中板(12)两端皆贯穿凹设有通孔,第一左夹持部(11)右端的通口与第一中板(12)左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一左弹簧过口(5),第一右夹持部(13)左端的通口与第一中板(12)右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一右弹簧过口(51);所述第一左夹持部(11)与第一中板(1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右夹持部(13)与第一中板(12)可拆卸连接;下连板(2)包括第二左夹持部(21)、第二中板(22)、第二右夹持部(23);所述第二左夹持部(21)右端贯穿凹设有通口,第二右夹持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巧玲张奕马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永强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