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隔离反馈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622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隔离反馈电路,属于隔离型开关电源电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取样比较放大电路、开关电路、载波同步电路、峰值检波电路和PWM内部运算放大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取样比较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和载波同步电路的结合,使输入载波同步电路的载波信号的频率和误差放大信号的频率同步,再通过载波同步电路将误差放大信号调制为与变换器主开关频率一致的交流方波信号,经过峰值检波电路将交流方波信号进行整流转换成直流电平后,送至PWM内部运算放大电路,进而调整整个磁隔离反馈电路的占空比,从而解决了传统的磁隔离反馈电路存在差频噪声干扰的问题,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A Magnetic Isolation Feedback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隔离反馈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离型开关电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隔离反馈电路。
技术介绍
传统的隔离式DC/DC变换器隔离反馈电路多采用器件少、电路简单的光耦进行初次级的隔离。但由于光耦存在抗辐照能力差,工作温度变化时CTR变化大等缺点,使得在空间抗辐照、长期高可靠性要求的航天航空领域,人们更加愿意采用对辐照不敏感的磁隔离反馈来代替光耦隔离。磁隔离反馈不受温度,时间漂移的影响,稳定可靠,性能具有很高的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结构最简单的磁隔离反馈方式是变压器绕组反馈,虽其所用器件最少,但隔离式DC/DC变换器的调整率及动态性能较差。此外,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UC1901芯片的磁隔离方案,由于UC1901芯片和PWM驱动的振荡频率不一致,因此会带来差频噪声干扰问题,降低了电路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隔离反馈电路,解决传统的磁隔离反馈电路存在差频噪声干扰的问题,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磁隔离反馈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取样比较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和载波同步电路;所述取样比较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电阻R1、R2、R3、R4、R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隔离反馈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取样比较放大电路(1)、开关电路(2)和载波同步电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比较放大电路(1)包括运算放大器U1,电阻R1、R2、R3、R4、R5,电容C1、C2,电压基准源N1;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2依次串联在输出电压Vout和输出地之间,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同向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3连接在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2之间的节点处,所述电阻R4和所述电压基准源N1依次串联在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和输出地之间,所述电阻R5和所述电容C1依次串联在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电容C2并联在所述电阻R5和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隔离反馈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取样比较放大电路(1)、开关电路(2)和载波同步电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比较放大电路(1)包括运算放大器U1,电阻R1、R2、R3、R4、R5,电容C1、C2,电压基准源N1;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2依次串联在输出电压Vout和输出地之间,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同向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3连接在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2之间的节点处,所述电阻R4和所述电压基准源N1依次串联在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和输出地之间,所述电阻R5和所述电容C1依次串联在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电容C2并联在所述电阻R5和所述电容C1的两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2)的输入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隔离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2)包括三极管V1和电容C3;所述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压输出端Vout,所述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载波同步电路(3)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三极管V1的基级连接所述取样比较放大电路(1)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V1的基级,另一端连接输出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隔离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同步电路(3)包括电阻R6、R7,三极管V2,二极管V3,电容C4,磁隔离变压器T1;所述电阻R6和所述电阻R7依次串联在载波信号输出端和输出地之间,所述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在所述电阻R6和所述电阻R7之间的节点处,所述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鹏王毅金阳朱伟龙赵杰李媛媛丁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