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L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致动器及包括此致动器的车辆用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761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致动器及包括此致动器的车辆用变速装置,致动器可以包括:磁齿轮部,传递驱动力;以及驱动部,驱动所述磁齿轮部,其中,所述磁齿轮部包括:第一磁体,位于内部;第二磁体,位于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向的外部;以及柱部件,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并排地插入设置,所述驱动部包括:圆形转子,中心轴安装有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柱部件中的任意一个;第三磁体,沿所述转子的圆周安装;以及定子,包含形成有与所述第三磁体相向的多个凸起的环形芯及连接于所述凸起的线圈。

Actuator and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s including the actu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致动器及包括此致动器的车辆用变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致动器及包括此致动器的车辆用变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配备有磁齿轮的致动器及包括此致动器的车辆用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的变速装置(Transmission)根据车辆的速度而改变齿轮比,以使引擎的旋转保持预定程度,驾驶员通过对配备于变速装置的变速杆(Shiftlever)进行操作而改变变速装置的齿轮比。此时,驾驶员可以通过对位于驾驶座旁边的变速杆进行操作来选择变速挡位,从而使齿轮比变化。变速装置分为手动变速装置及自动变速装置。手动变速装置是驾驶员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直接选择1挡、2挡、3挡、4挡等变速挡位的变速装置,自动变速装置是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引擎负荷、节气门(throttlevalve)的开放量等自动调节变速挡位的变速装置。自动变速装置通常具有如下的变速挡位,即,所述变速挡位包括车辆行驶时使用的P挡、车辆倒车时使用的R挡、阻断引擎的输出向驱动轮传递的N挡以及车辆前进时使用的D挡。驾驶员可以利用变速杆来选择各个变速挡位,变速杆的典型种类有杆型及拨盘型。除此之外也有各个变速挡位由按键形式构成的车型。通常,杆型构成为变速挡位以P-R-N-D的顺序布置为一列,且能够沿直线方向移动杆来选择各个变速挡位。最近,作为杆型而提供如下的变速装置:P-R-N-D的变速挡位位置不固定,杆构成为根据驾驶员的操作在原位置倾斜之后复位,进而可以以根据杆的倾斜方向而按顺序改变P-R-N-D的方式选择变速挡位。另外,拨盘型构成为沿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旋转的拨盘的周围布置P-R-N-D的变速挡位,并通过使拨盘的特定点位于P-R-N-D的各个变速挡位而能够选择变速挡位。图14是图示所述拨盘方式的车辆用变速装置1的一示例的图。参照图14,现有的拨盘方式的车辆用变速装置1分别由止动(detent)功能部F1、自动复位功能部F2、换挡锁定(ShiftLock)功能部F3及减速部F4单独构成。这样,现有的拨盘方式的车辆用变速装置1需要用于实现各个功能部的多种部件,并且必须将其一起封装于壳体内,因此难以使装置小型化,并且通过一般齿轮结构进行的变速方式存在齿轮运转的同时可能产生噪音的问题。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的致动器及包括此致动器的车辆用变速装置,该新的致动器改善现有的车辆用变速装置1的复杂的机械动力传递结构而具有更简单且小型化的构成。[现有技术文献]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7-0080081号(2017.07.1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现有的车辆用变速装置的动力传递结构而减少所需的部件数量且降低变速噪音的配备有磁齿轮的致动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配备有磁齿轮的致动器,从而显著地简化用于实现止动扭矩、换挡锁定及自动复位功能的机制的车辆用变速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并非局限于以上提及的课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下文中的记载明确理解尚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用于达成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可以包括:磁齿轮部,传递驱动力;以及驱动部,驱动所述磁齿轮部,其中,所述磁齿轮部包括:第一磁体,位于内部;第二磁体,位于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向的外部;以及柱部件,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并排地插入设置,所述驱动部包括:圆形转子,中心轴安装有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柱部件中的任意一个;第三磁体,沿所述转子的圆周安装;以及定子,包含形成有与所述第三磁体相向的多个凸起的环形芯及连接于所述凸起的线圈。在此,所述转子可以通过向所述线圈施加电流时生成的磁力而向所述第三磁体作用引力或斥力,根据作为所述第二磁体所包含的极对相对于所述第一磁体所包含的极对的数量比的磁齿轮传递比,使位于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柱部件中的任意两个之间的剩余任意一个相对于所述转子减速或加速。并且,所述第三磁体可以包括对应于所述凸起的数量的多个磁极,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包括至少一个的极对,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及第三磁体被布置成极性交叉。并且,所述致动器还可以包括:轴,插入所述转子的中心轴。并且,所述柱部件在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并排地插入设置的面可以包括磁性体。根据用于达成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观点的车辆用变速装置可以包括:旋钮,为了选择与变速器的工作模式关联的多个变速挡位中的任意一个而可旋转;以及磁齿轮部,与所述旋钮联动,并且当驾驶员将所述旋钮旋转至所述多个变速挡位中的被选择的变速挡位时提供操作感,其中,所述磁齿轮部包括:第一磁体,位于内部;第二磁体,位于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向的外部;以及柱部件,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并排地插入设置,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柱部件能够以与所述旋钮相同的中心为基准进行旋转。在此,柱部件在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并排地插入设置的面可以包括磁性体。并且,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柱部件中的任意一个可以与所述旋钮联动。在此,所述车辆用变速装置还可以包括:驱动部,产生保持扭矩,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圆形转子,中心轴安装有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柱部件中的与所述旋钮联动的任意一个;第三磁体,沿所述转子的圆周安装;以及定子,包含形成有与所述第三磁体相向的多个凸起的环形芯及连接于所述凸起的线圈。在此,向所述线圈施加第一保持电流或者通过由于所述线圈之间的连接生成的磁力可以在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定子之间产生保持力,通过固定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柱部件中的未与所述旋钮联动的剩余两个,从而当旋钮旋转时提供操作感。另外,在停车挡下驾驶员没有进行刹车操作时,通过由施加于所述线圈的第二保持电流生成的磁力可以在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定子之间产生保持力,并且进入防止所述旋钮旋转的状态。并且,所述车辆用变速装置还可以包括:轴,插入所述转子的中心轴。根据用于达成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观点的车辆用变速装置可以包括:旋钮,为了选择与变速器的工作模式关联的多个变速挡位中的任意一个而能够进行旋转;磁齿轮部,当满足联动条件时,向所述旋钮传递驱动力;以及驱动部,驱动所述磁齿轮部,其中,所述磁齿轮部包括:第一磁体,位于内部;第二磁体,位于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向的外部;以及柱部件,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并排地插入设置,所述驱动部包括:圆形转子,中心轴安装有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柱部件中的任意一个;第三磁体,沿所述转子的圆周安装;以及定子,包含形成有与所述第三磁体相向的多个凸起的环形芯及连接于所述凸起的线圈。在此,柱部件在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并排地插入设置的面可以包括磁性体。在此,所述转子通过向所述线圈施加电流时生成的磁力可以向所述第三磁体作用引力或斥力,根据所述第一磁体及所述第二磁体分别包含的极对的数量与所述磁性体所包含的磁极片的数量使所述旋钮相对于所述转子减速或加速。在此,所述旋钮可以与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及柱部件中的未安装于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的任意一个联动。另外,当满足从非停车挡至停车挡的复位条件时,所述旋钮可以进行旋转以复位至所述停车挡。并且,在自动行驶模式下,当满足变速条件时,所述旋钮可以进行旋转以选择对应于所述变速条件的变速挡位。另外,为了选择所述变速挡位而所述旋钮旋转的单位角度可以由将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动器,包括:磁齿轮部,传递驱动力;以及驱动部,驱动所述磁齿轮部,其中,所述磁齿轮部包括:第一磁体,位于内部;第二磁体,位于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向的外部;以及柱部件,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并排地插入设置,所述驱动部包括:圆形转子,中心轴安装有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柱部件中的任意一个;第三磁体,沿所述转子的圆周安装;以及定子,包含形成有与所述第三磁体相向的多个凸起的环形芯及连接于所述凸起的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9 KR 10-2017-01845761.一种致动器,包括:磁齿轮部,传递驱动力;以及驱动部,驱动所述磁齿轮部,其中,所述磁齿轮部包括:第一磁体,位于内部;第二磁体,位于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向的外部;以及柱部件,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并排地插入设置,所述驱动部包括:圆形转子,中心轴安装有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柱部件中的任意一个;第三磁体,沿所述转子的圆周安装;以及定子,包含形成有与所述第三磁体相向的多个凸起的环形芯及连接于所述凸起的线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转子通过向所述线圈施加电流时生成的磁力而向所述第三磁体作用引力或斥力,根据作为所述第二磁体所包含的极对相对于所述第一磁体所包含的极对的数量比的磁齿轮传递比,使位于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柱部件中的任意两个之间的剩余任意一个相对于所述转子减速或加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三磁体包括对应于所述凸起的数量的多个磁极,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包括至少一个的极对,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及第三磁体被布置成极性交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还包括:轴,插入所述转子的中心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柱部件在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并排地插入设置的面包括磁性体。6.一种车辆用变速装置,其中,包括:旋钮,为了选择与变速器的工作模式关联的多个变速挡位中的任意一个而能够进行旋转;以及磁齿轮部,与所述旋钮联动,并且当驾驶员将所述旋钮旋转至所述多个变速挡位中的被选择的变速挡位时提供操作感,其中,所述磁齿轮部包括:第一磁体,位于内部;第二磁体,位于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向的外部;以及柱部件,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并排地插入设置,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柱部件能够以与所述旋钮相同的中心为基准进行旋转。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变速装置,其中,柱部件在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并排地插入设置的面包括磁性体。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变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柱部件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旋钮联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变速装置,其中,还包括:驱动部,产生保持扭矩,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圆形转子,中心轴安装有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柱部件中的与所述旋钮联动的任意一个;第三磁体,沿所述转子的圆周安装;以及定子,包含形成有与所述第三磁体相向的多个凸起的环形芯及连接于所述凸起的线圈。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变速装置,其中,向所述线圈施加第一保持电流或者通过由于所述线圈之间的连接生成的磁力在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定子之间产生保持力,通过固定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及所述柱部件中的未与所述旋钮联动的剩余两个,从而当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春宁金玟秀金圣辰金容载
申请(专利权)人:SL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