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两部制电价体系的储能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工业用户侧储能配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两部制电价体系的储能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大工业用电实行两部制电价,电价由基本电价、电度电价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三部分构成。基本电价是按照工业企业的变压器容量或最大需用量(即一月中每15分钟或30分钟平均负荷的最大值)作为计算电价的依据,由供电部门与用电部门签订合同,确定限额,每月固定收取,不以实际耗电数量为转移。电度电价是指按用户实用电量(千瓦)计算的电价;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是指根据用户月加权平均功率因数调整减收或增收的电费。混合储能系统由于能够实现电能的时空转移,从而被认为是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提高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有效手段,混合储能系统包括能量型储能系统和功率型储能系统。能量型储能系统响应速度慢、循环寿命低,难以调控风力发电功率高频波动分量;功率型储能系统能量密度低,难以调控长时间尺度风力发电功率波动。混合储能系统,集成了循环次数高、功率密度高和容量大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独使用功率型或能量型储能系统受能量密度和运行寿命等因素制约的问题。然而,对于功率型和能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两部制电价体系的储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联络变压器下游母线相关功率;步骤2:建立含混合储能的电网功率平衡模型;步骤3:将相关功率信号利用总体平均经验分解分解为不同频率功率信号;步骤4:基于分配结果建立相关经济优化模型和约束条件;步骤5:通过优化计算后得出储能系统最优配置容量并据此对储能系统进行整体对应配置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两部制电价体系的储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联络变压器下游母线相关功率;步骤2:建立含混合储能的电网功率平衡模型;步骤3:将相关功率信号利用总体平均经验分解分解为不同频率功率信号;步骤4:基于分配结果建立相关经济优化模型和约束条件;步骤5:通过优化计算后得出储能系统最优配置容量并据此对储能系统进行整体对应配置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部制电价体系的储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电网功率平衡模型,其描述公式为:PHESS(t)=Pload(t)-Pdg(t)-Pex(t)式中,PHESS(t)为混合储能系统放电功率,放电时大于0,充电时小于0,Pload(t)为负荷功率,Pdg(t)为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Pex(t)为电网交换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部制电价体系的储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相关经济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针对每月储能全寿周期成本C1与变压器容量计费的基本电费C2和月度电度电费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C3三者总和的取最小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两部制电价体系的储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月储能全寿周期成本C1,其计算公式为:C1=Csys+Crep+Ce+CrecCsys=Cbat+CPCS+CBOPCe=Ce_pPratCrec=γCsys式中,Csys为安装成本,Crep为更换成本,Ce为年运行维护成本,Crec为回收价值,Cbat为储能成本,CPCS为PCS成本,CBOP为辅助设施成本,α为储能安装成本年均下降比例,k1为储能本体更换次数,Ce_p为储能在单位功率下的年均用电成本,Prat为储能的额定功率,γ为回收系数,n为自然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两部制电价体系的储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容量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杰,方济城,刘军,邵凌峰,刘子琦,朱彬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