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7512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22
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域,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电子传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包括至少一种具有配位性能的长链有机化合物,以及掺杂在所述长链有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惰性金属。所述长链有机化合物为含有选自N^O、N^S、S^O、S^S、O^O、N^N中至少一个配位结构的长链配体化合物。能与惰性金属发生配位反应。该长链配体化合物与惰性金属进行配位后,增加了分子间的作用力,拉近了分子间的距离,降低载流子的传递势垒,同时配体的长链结构有利于构筑载流子传输的通道,显著改善电子传输层的电子迁移率。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全称为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为OLED),由于自发光、低功耗、视角大、响应速度快、轻薄等一系列优点,成为下一代显示器技术的主力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不仅取决于发光材料本身的发光效率,而且也和载流子在运输层和发光层内部的输运有关。电子和空穴注入的不平衡是影响发光效率的因素之一。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注入式发光器件,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首先被注入到有机层,然后载流子在有机层内迁移,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在发光层内辐射衰减而发光。相比于空穴注入传输能力,有机分子的电子注入传输能力很弱,电子和空穴注入的不平衡以及迁移率的差异,使得从两极注入的载流子不能有效地限制在发光区而形成激子,导致部分多余载流子到达电极,造成电极处发光的淬灭,而且多余的载流子也会和发光层中激子的三线态能级碰撞,产生三线态-极化子湮灭(TPA),这些都会引起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效率和寿命的降低。但是与无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电子传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中包括至少一种具有配位性能的长链有机化合物,以及掺杂在所述长链有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惰性金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电子传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中包括至少一种具有配位性能的长链有机化合物,以及掺杂在所述长链有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惰性金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链有机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其中,L可以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含有1-12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含有1-12个碳原子的取代亚烷基、亚芳基或取代亚芳基;Ar可以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N^O、N^S、S^O、S^S、O^O、N^N中至少一个配位结构的基团;m选自0至10之间的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r具有结构式(1)-(25)所示结构: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选自氢、烷基、芳香基团、共轭杂环、甲氧基、氨基、-CnH2n-NH2、氰基、卤族基、卤代烷基、醛基、酮基、酯基、乙酰丙酮基、-CnH2n-CN、-CnH2n-COOR、-CnH2n-CHO或-CnH2n-COCH2COR;R选自氢、含1-1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含6-18个碳原子的芳香基;n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炼宾正杨李国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