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拼接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47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隧道式拼接房,包括若干个呈拱形设置且等间隔排列的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的外侧设置有同样呈拱形的墙体;所述墙体由泡沫砖条拼接形成,在所述泡沫砖条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将相邻所述泡沫砖条拼接相连、呈L型的钩部;在所述墙体内设置有用于分隔出房间的隔板;通过支撑杆排列形成隧道式拼接房的支撑骨架结构,利用长条形的泡沫砖条前后拼接并覆盖在支撑杆上形成拼接房的墙体;通过钩部能够将前后泡沫砖条拼接延长,并保证在长度方向上不发生分离;墙体内部通过隔板分出房间,扩建时,沿拼接房的长度方向增加支撑杆和泡沫砖条;从而实现简化施工,提高建房效率。

Tunnel-type stitching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式拼接房
本技术涉及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隧道式拼接房。
技术介绍
旅游景区是指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旅游需求,具备相应的旅游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为了方便远来的游客,在景区附近一般会建有酒店或旅馆供旅客住宿,而一些景区也会专门建立住宿区。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68115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组装式旅游驿栈房,底盘用槽钢铆、焊、螺丝做成,在底盘的下面安装支架,上面安装房架,在房架内组装竹墙板,外面拼装重组竹户外板,在底盘上面铺设竹地板,在房架的钢架之间填充矿棉板,在房架的前后开有窗户,在房架左端装有大窗户,在房架的右端装有门和窗户,在正对门的底盘上安装楼梯。房内按三星级设施配置。上述组装式旅游驿栈房采用了较多竹材,并过铆、焊、螺丝的结构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该驿站房可作为完整的单间客房供游人使用,但当景区游客较多时,独栋的客房占地较大,需要增大建房规模时施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式拼接房,具有扩建便捷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式拼接房,包括若干个呈拱形设置且等间隔排列的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的外侧设置有同样呈拱形的墙体;所述墙体由泡沫砖条拼接形成,在所述泡沫砖条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将相邻所述泡沫砖条拼接相连、呈L型的钩部;在所述墙体内设置有用于分隔出房间的隔板。如此设置,通过支撑杆排列形成隧道式拼接房的支撑骨架结构,利用长条形的泡沫砖条前后拼接并覆盖在支撑杆上形成拼接房的墙体;通过钩部能够将前后泡沫砖条拼接延长,并保证在长度方向上不发生分离;墙体内部通过隔板分出房间,扩建时,沿拼接房的长度方向增加支撑杆和泡沫砖条;从而实现简化施工,提高建房效率。进一步设置: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泡沫砖条之间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滑移卡接的凸筋和导槽。如此设置,使得在将两个泡沫砖条并排拼接时,能够通过凸筋和导槽进行限位和导向,从而避免泡沫砖条发生错位;同时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堆砌的泡沫砖条滑落。进一步设置:在所述钩部的内凹侧卡接有填充件。如此设置,通过将填充件嵌入钩部的内凹侧,从而在泡沫砖条砌完后,将墙体两端因钩部形成的凹陷部分填平,保证墙体表面平整美观。进一步设置:所述隔板由泡沫砖块拼接形成,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泡沫砖块之间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插接的凸部和凹部。如此设置,通过凹部与凸部相插接,从而对泡沫砖块起到限制和定位作用,使砌好的隔板在不受外物固定时能够保持其结构的稳定,便于后续施工加固。进一步设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泡沫砖条和所述泡沫砖块固定。如此设置,底座能够为墙体底部和支撑杆的端部起到支撑和加固的作用,使得墙体和支撑杆的底部能够承受自重二不发生外扩变形,从而使拼接房更加稳固。进一步设置:在所述隔板的内部穿竖直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如此设置,通过加设加固杆,使得隔板的板面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不发生变形;从而提高隔板的结构强度。进一步设置:在所述隔板的表面和所述墙体的表面均覆盖有水泥层。如此设置,通过在墙体的表面覆盖水泥,待水泥硬化后能够在墙体和隔板的表面形成坚固的保护层,同时对拼接房结构起到进一步加固的作用。进一步设置:在所述隔板和所述墙体上均设置有门口和窗口,所述门口安装有门板,所述窗口安装有玻璃窗。如此设置,通过加设门窗,从而完善拼接房的整体结构,保证其能够正常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隧道式拼接房主体结构简单,泡沫砖运输便捷,砌墙成型快,施工效率高;2.隧道式拼接房扩建容易,可供较多游客使用,投入景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3.隧道式拼接房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结构强度高,安全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隧道式拼接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隧道式拼接房中墙体、支撑杆、加固杆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墙体的剖面图;图6为泡沫砖块与加固杆的拼接示意图。图中:1、支撑杆;2、墙体;201、泡沫砖条;3、钩部;4、隔板;401、泡沫砖块;5、凸筋;6、导槽;7、填充件;8、凹部;9、通孔;10、凸部;11、底座;12、加固杆;13、水泥层;14、门口;15、窗口;16、门板;17、玻璃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隧道式拼接房,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支撑杆1、墙体2、隔板4和底座11。其中,支撑杆1为钢管,呈拱形设置,且等间隔排列形成隧道式拼接房的主体骨架。底座1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件,支撑杆1的两端焊接固定在底座11上。墙体2同样呈拱形设置,且由较长的泡沫砖条201拼接形成。隔板4由泡沫砖块401拼接形成,设置在墙体2内用于分隔出房间的隔板4。具体地,结合图3、图4和图5,泡沫砖条201大体上呈长方体状,位于墙体2拱形弯曲部位的泡沫砖条201横截面带有一定弧度以贴合支撑杆1。在泡沫砖条201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将相邻泡沫砖条201拼接相连、呈L型的钩部3。且在位于墙体2两端的泡沫砖条201外露的钩部3内侧卡接有用于将其填平的填充件7。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泡沫砖条201之间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用于相互滑移卡接的凸筋5和导槽6,凸筋5和导槽6的横截面均呈矩形且导槽6略宽于凸筋5。在凸筋5与导槽6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水泥。结合图2和图6,泡沫砖块401呈长方体状,在相邻的两个泡沫砖块401之间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插接的凸部910和凹部8,凸部910与凹部8均呈台状设置。在泡沫砖块401上开设有通孔9,通孔9过盈穿设有加固杆12。加固杆12竖直且等间隔排列在隔板4内,其上下两端分别穿设固定在支撑杆1和底座11上。上述泡沫材料优选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简称EPS,具有优良的抗水性,密度小且机械强度好,缓冲性能优异;EPS易于模塑成型,而且尺寸精度高,结构均匀;且温度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作为墙体材料能够使室内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结合图1,在隔板4上以及墙体2的侧部均设置有门口14和窗口15,在墙体2的门口14四周设置有向外伸出的门沿和窗沿;门口14安装有门板16,窗口15安装有玻璃窗17供正常使用。在隔板4和墙体2搭建完后,结合图5,在两者的表面还覆盖有水泥层13,待其硬化后形成保护结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式拼接房,包括若干个呈拱形设置且等间隔排列的支撑杆(1),在所述支撑杆(1)的外侧设置有同样呈拱形的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由泡沫砖条(201)拼接形成,在所述泡沫砖条(20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将相邻所述泡沫砖条(201)拼接相连、呈L型的钩部(3);在所述墙体(2)内设置有用于分隔出房间的隔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式拼接房,包括若干个呈拱形设置且等间隔排列的支撑杆(1),在所述支撑杆(1)的外侧设置有同样呈拱形的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由泡沫砖条(201)拼接形成,在所述泡沫砖条(20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将相邻所述泡沫砖条(201)拼接相连、呈L型的钩部(3);在所述墙体(2)内设置有用于分隔出房间的隔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拼接房,其特征在于: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泡沫砖条(201)之间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滑移卡接的凸筋(5)和导槽(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式拼接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钩部(3)的内凹侧卡接有填充件(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式拼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由泡沫砖块(401)拼接形成,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泡沫砖块(401)之间的两个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一华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