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蒙古包墙体的组合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71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蒙古包墙体的组合安装结构,涉及蒙古包建造技术领域,解决了预制组装件支撑强度有限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若干呈弧形的预组装板件,所述预组装板件的侧壁面上设置有卡接块与卡接槽,所述卡接块与卡接槽等间隔交错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卡接块位于预组装板件侧壁与一侧板面的相邻边沿处一体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升预组装板件支撑强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蒙古包墙体的组合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蒙古包建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蒙古包墙体的组合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公布号为CN10819377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拼接式穹顶房,所述的穹顶房设置有下部墙体、中部墙体、房顶以及门框、窗框,均由预制好的嵌合式预制组装件组成,嵌合式预制组装件的侧边中间均设有楔形面,相邻拼接的嵌合式预制组装件的两侧边中间楔形面是对称,即:左右两侧边中间楔形面是对称面,上下两侧边中间楔形面也是对称面,其中对称面一边侧边中间楔形面斜面朝上,则另外一边侧边中间楔形面斜面朝下;嵌合式预制组装件的中间楔形面两旁设成阶梯面,即采取“阶梯-楔形-阶梯”形状,阶梯面的阶梯两侧边也是对称。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拼接式穹顶房,其墙体通过预制好的组装件相互拼接并配合粘合剂成型,对成型后的墙体进行后期的加固与粉刷完成建造作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预制组装件通过相邻侧壁上的阶梯与楔形块相互卡接,阶梯呈延伸凸出组装体的矩形块状,其组装时,卡接在相邻预制组装件侧壁上的阶梯沿上,通过阶梯沿的相互搭接组合。由于组合安装后相邻组装件连接处的力承受面均位于两个相抵接的阶梯面上,由两个相抵接的阶梯对外力进行支撑,支撑强度分散在两个阶梯与组装件连接处上,使得其支撑强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蒙古包墙体的组合安装结构,其具有提升预组装板件支撑强度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蒙古包墙体的组合安装结构,包括若干呈弧形的预组装板件,所述预组装板件的侧壁面上设置有卡接块与卡接槽,所述卡接块与卡接槽等间隔交错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卡接块位于预组装板件侧壁与一侧板面的相邻边沿处一体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造墙体时,通过预组装板件上的卡接块插接于相邻预组装板件上的卡接槽,实现预组装板件之间的组合连接。由于卡接块与卡接槽在预组装板件侧壁上的间隔设置,且连接结构采用块与槽的卡接配合,使得当相邻预组装板件相连接时,连接结构受力的承受面集中在卡接块的侧壁面以及卡接槽的槽壁面上。由于卡接块设置于预组装板件的侧边处,卡接块所受到的承受力集中在预组装板件侧边与卡接块的连接处,而卡接槽直接开设于预组装板件上,卡接槽槽壁上的作用力直接分散至预组装板件上,从而增强了卡接槽的承受力上限。通过卡接块与卡接槽的交错卡接设置,使得相邻预组装板件之间承受的作用力均匀地分布到两个相邻预组装板件上,从而提升了预组装板件所组成墙体的支撑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槽位于所述预组装板件侧壁与另一侧板面的相邻边沿处开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槽开设于临近相邻预组装板件的边沿处开设,保证卡接块卡接槽向卡接时,相邻的两个预组装板件之间的缝隙较小,提升相邻预组装板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块远离所述预组装板件的棱边处以及所述卡接槽临近预组装板件的垂直槽壁面上均开设有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块棱边与卡接槽槽壁边上的圆角用以减少卡接槽与卡接块在插入卡接过程中可能对其侧壁造成的磨损,保证卡接结构的完整与卡接效果,同时还对卡接动作起到一定的缓冲导向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组装板件以四个为一组在竖直方向上嵌接组成墙体模块,位于所述墙体模块最顶部的预组装板件侧壁呈弧形面,其弧形方向朝向远离相邻预组装板件一侧内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结构由墙体模块在地面上相邻围绕组合而成,位于墙体模块顶部的预组装板件侧壁呈弧形面,使得墙衣模块围绕组合后,位于建筑结构顶部的预组装板件组合结构的弧形面组合成一个圆型的安装槽,方便天窗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模块位于临近底部的第二块预组装板件上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内嵌接有窗户顶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组装板件上的嵌槽用以安装窗户顶沿,对墙体上开设的窗口进行遮阳与防晒,保证预组装板件上所开设窗户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槽位于所述预组装板件上倾斜开设,其倾斜方向垂直于预组装板件的板面向下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槽倾斜开设,使得嵌槽的插接安装方向与竖直方向呈一定角度,用以减少窗户顶沿在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分力,增大其在水平方向上的重力分力,从而提升窗户顶沿在预组装板件插接位置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组装板件位于嵌槽下方开设有打通槽,所述打通槽临近嵌槽一侧边呈半圆弧形,打通槽远离嵌槽一侧的侧边延伸开设至预组装板件的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通槽用以减小窗户顶沿下方预组装板件的厚度,方便在窗户顶沿安装后位于其下方打通开设窗框,同时也保证打通后窗户的成型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通槽的位置位于所临近预组装板件侧边两端的卡接块之间开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通槽的位置位于两端卡接块之间,方便通过打通槽进行墙体上窗户开设的同时,也保证窗户开设的预组装板件与相邻预组装板件之间连接的稳定,避免因窗户的开设影响预组装板件之间的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卡接槽与卡接块的间隔交错设置,增强预组装板件连接结构对承受力的分散效果,提升预组装板件所组成墙体的支撑结构强度;(2)通过卡接块棱边与卡接槽槽壁上圆角的开设,保证相邻预组装板件之间安装动作的顺畅与连接效果;(3)通过预组装板件上倾斜开设的嵌槽增强窗户顶沿在预组装板件上安装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预组装板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墙体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窗户顶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预组装板件;2、卡接块;3、卡接槽;4、墙体模块;5、嵌槽;6、窗户顶沿;7、插块;8、打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蒙古包墙体的组合安装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若干预组装板件1,位于预组装板件1的侧壁边上设置有若干卡接块2与卡接槽3,卡接块2与卡接槽3间隔交错设置,预组装板件1通过卡接块2与相邻预组装板件1上卡接槽3的卡接实现相邻预组装板件1之间的组合建造。如图1、2所示,预组装板件1呈矩形板状,且预组装板件1的板面呈弯折一定角度呈弧形面。卡接块2呈矩形块状,卡接槽3呈矩形槽状。卡接块2位于预组装板件1侧壁上临近预组装板件1一侧板面一体设置,位于卡接块2的棱边处设置有圆角。卡接槽3开设于预组装板件1侧壁与另一板面的相邻边沿处,且位于卡接槽3内的垂直槽壁面上同样开设有圆角。预组装板件1外板面的一侧长边与一侧相邻短边上开设卡接槽3,内板面一侧设置卡接块2,且长边侧卡接槽3的数量为三个,卡接块2数量为四个;短边侧卡接槽3的数量为四个,卡接块2的数量为三个。预组装板件1外板面的另一侧长边与另一侧相邻短边上设置卡接块2,内板面一侧开设卡接槽3,且长边侧卡接槽3的数量为四个,卡接块2数量为三个;短边侧卡接槽3的数量为三个,卡接块2的数量为四个。如图2、3所示,四个预组装板件1在竖直方向上向嵌接组成墙体模块4,其位于底部的预组装板件1的底部侧壁面呈平面设置,位于顶部的预组装板件1的顶侧壁面同样为平面,且该侧壁面呈弧形面,其弧形方向朝向远离相邻预组装板件1一侧内凹,若干墙体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蒙古包墙体的组合安装结构,包括若干呈弧形的预组装板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组装板件(1)的侧壁面上设置有卡接块(2)与卡接槽(3),所述卡接块(2)与卡接槽(3)等间隔交错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卡接块(2)位于预组装板件(1)侧壁与一侧板面的相邻边沿处一体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蒙古包墙体的组合安装结构,包括若干呈弧形的预组装板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组装板件(1)的侧壁面上设置有卡接块(2)与卡接槽(3),所述卡接块(2)与卡接槽(3)等间隔交错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卡接块(2)位于预组装板件(1)侧壁与一侧板面的相邻边沿处一体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蒙古包墙体的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3)位于所述预组装板件(1)侧壁与另一侧板面的相邻边沿处开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蒙古包墙体的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2)远离所述预组装板件(1)的棱边处以及所述卡接槽(3)临近预组装板件(1)的垂直槽壁面上均开设有圆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蒙古包墙体的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组装板件(1)以四个为一组在竖直方向上嵌接组成墙体模块(4),位于所述墙体模块(4)最顶部的预组装板件(1)侧壁呈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一华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