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219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34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包括:至少一个可相互拼接的单元池,单元池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容器,单元池设有形成长方体棱边的边框,单元池表面为固定在边框上的板材,单元池底部设有用于污水流出的出水口。本申请所提供的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包括至少一个可相互拼接的单元池,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任意拆装拼接成任意容量的污水处理池,能够实现污水处理池在不同地域之间灵活地调配,极大的提高了污水处理池的利用率;单元池采用金属框架与板材的组合,极大的降低了污水处理池建造成本及运输成本,且由于其拆卸组装方便,不受传统污水处理池选址的制约,随时可以更换地点,给土地规划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空间。

Modular Sewage Treatment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和乡村污水处理工程主要是将污水引入污水处理池,在经过一系列的除杂、净化、消毒等环节后,使得污水达到符合国家现行排放的标准,再将其排放到附近水体或河流中。而现有的污水处理池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而成,其建设成本极高,且一旦建成则无法移动,也无法根据需要调整水池规模大小。而污水排放量根据时间及空间的不同处于动态变化中,经常出现一个地区的污水净化速度严重滞后排放速度,而另一地区同一时间却污水排放很少,污水处理池存在闲置的现象发生,使得污水处理池的运行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旨在解决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污水处理池成本高,利用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所公开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包括:至少一个可相互拼接的单元池,所述单元池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容器,所述单元池设有形成长方体棱边的边框,所述单元池表面为固定在边框上的板材,所述单元池底部设有用于污水流出的出水口。所述的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其中,所述边框临近顶点处设有单元池之间相互拼接时用于固定连接的固定耳。所述的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其中,所述固定耳在单元池相正对的两个面临近顶点处设置。所述的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其中,位于同一个面上的四个固定耳均平行于所述单元池的底面,且与该侧表面垂直。所述的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其中,所述单元池的底部表面固定有定位梁,所述定位梁凸出所述单元池的底部表面,用于当所述单元池上下拼接时,位于上方的单元池的定位梁可嵌入到位于下方单元池的顶部开口内。所述的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其中,所述定位梁横截面为U型。所述的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其中,所述相邻的两块板材对接处均填充有密封胶。所述的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其中,所述边框为金属边框。以上所述的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其中,板材为PE板或金属板。本申请所提供的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包括至少一个可相互拼接的单元池,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任意拆装拼接成任意容量的污水处理池,能够实现污水处理池在不同地域之间灵活地调配,极大的提高了污水处理池的利用率;单元池采用金属框架与板材的组合,极大的降低了污水处理池建造成本及运输成本,且由于其拆卸组装方便,不受传统污水处理池选址的制约,随时可以更换地点,给土地规划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单元池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单元池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污水处理池水平拼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污水处理池竖直拼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单元池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单元池的爆炸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侧面PE板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污水处理池水平拼接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污水处理池竖直拼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会意识到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具体细节描述可以被省略,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组件或材料。在一些例子中,一些实施方式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技术方案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如图1-图4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单元池,每个单元池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容器,单元池设有形成长方体棱边的边框1,单元池表面为固定在边框1上的板材2,单元池底部设有用于污水流出的出水口3。污水从顶部开口处流入,经过处理后由底部出水口3排出。其中,边框1为金属边框,板材2为玻纤增强复合PE板,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且重量轻。当然,板材2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或铝合金板。每个单元池的边框1临近顶点处设有固定耳4,固定耳4设置在单元池相正对的两个面上。即,每个单元池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四个固定耳4,位于同一个面上的四个固定耳4均平行于所述单元池的底面,且与该侧表面垂直。每个固定耳4根部固定在边框1上,端部向水平方向弯折。多个单元池可以通过固定耳4在水平方向上相互拼接,拼接时将临近的两个单元池的固定耳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也可以在两个固定耳4之间增设连接板,将单元池相互拼接成一个整体。当然,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单元池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进行拼接,例如,在单元池的边框1上设置插拔部件,通过相互插拔拼接,或者在边框1上设置朝向外侧的榫卯结构实现拼接。单元池的底部表面固定有定位梁5,定位梁5向下凸出单元池的底部表面,当单元池需要上下拼接时,位于上方的单元池的定位梁5刚好嵌入到位于下方单元池的顶部开口内,这样定位梁5就可以防止单元池上下拼接时在水平方向晃动,使得污水处理池整体更加稳固。其中,定位梁5为截面呈U型的金属槽,其端面与对应的板材2内表面相平行。当单元池上下拼接时,底部的出水口3位于同一直线上,污水可顺次流到最底下的单元池内,并通过出水口3排出。为了确保单元池的密封性,避免污水泄漏,相邻的两块板材2对接处均填充有密封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包括至少一个可相互拼接的单元池,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任意拆装拼接成任意容量的污水处理池,能够实现污水处理池在不同地域之间灵活地调配,极大的提高了污水处理池的利用率;单元池采用金属框架与PE板的组合,极大的降低了污水处理池建造成本及运输成本,且由于其拆卸组装方便,不受传统污水处理池选址的制约,随时可以更换地点,给土地规划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空间。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方案,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9所示,侧面板材21内表面还通过模压等工艺形成有多根凸棱20,凸棱20沿着单元池高度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等间距分布。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降低侧面板材21的厚度,减轻单元池的整体重量,同时,由于凸棱20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使得单元池整体的力学结构得到加强。单元池内的污水处理流程有些技术工艺需要通风,因此在单元池内还设置通气管道。为了简化单元池的结构及重量,至少存在一个侧面板材21上的至少一个凸棱20上开设有通气管道,当然,也可以是每个侧面板材21都在其中一个凸棱20上开设有通气管道。具体地,凸棱20由单元池的顶部开口延伸至底面板材22,凸棱20上下两个端面之间设有贯通的中空腔道200,凸棱20底部的表面还开设有连通中空腔道200与单元池内部空间的通气孔210。当单元池上下拼接时,位于上、下方的单元池其中空腔道200刚好对接,这样就形成了竖向贯通的通气管道,使得单元池内气流与外界自由交换。为了增加单元池内外气流交换效率,在侧面板材21外侧设有与中空腔道200联通的外通气孔201。为了进一步的降低单元池的重量,每个侧面板材21沿其宽度方向相间隔的均布有孔洞211,孔洞211沿竖直方向贯穿侧面板材21的两端。为增强单元池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的相邻的侧面板材21之间采用榫卯结构212相互挤压对接,并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可相互拼接的单元池,所述单元池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容器,所述单元池设有形成长方体棱边的边框,所述单元池表面为固定在边框上的板材,所述单元池底部设有用于污水流出的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可相互拼接的单元池,所述单元池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容器,所述单元池设有形成长方体棱边的边框,所述单元池表面为固定在边框上的板材,所述单元池底部设有用于污水流出的出水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临近顶点处设有单元池之间相互拼接时,用于固定连接的固定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耳在单元池相正对的两个面临近顶点处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个面上的四个固定耳均平行于所述单元池的底面,且与该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燕波吴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森科智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